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施工方案

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施工方案

济南市轨道交通R3线一期工程工业北路站高压旋喷止水帷幕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二局集团济南市轨道交通R3线一期工程土建5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6月18日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编制依据、原则及标准 (1)2.1编制依据 (1)2.2编制原则及规范标准 (1)三、工程简介 (3)3.1工程概况 (3)3.2地质水文条件 (4)四、施工总体部署 (6)4.1施工部署 (6)4.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6)4.3施工现场用电安排 (6)五、主要工程数量和拟投入的机具设备计划 (7)5.1主要工程数量表 (7)5.2拟投入主要机具设备表 (7)六、主要劳动力配置和材料计划 (8)6.1劳动力配置 (8)6.2材料计划 (8)七、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工艺 (9)八、雨季施工措施 (11)九、质量保证措施 (12)9.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2)9.2现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12)9.3质量自检制度 (12)9.4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13)9.5建立旁站监督检查制度 (13)十、安全保证措施 (14)10.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4)10.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4)10.3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16)十一、文明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2)11.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2)11.2文明施工措施 (22)11.3环境保护措施 (23)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济南市轨道交通R3号线一期工程工业北路站主体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外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施工。

指导旋喷桩止水帷幕全过程施工作业,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预防施工中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原则及标准2.1编制依据⑴济南市轨道交通R3线一期工程招标文件及其补充文件。

⑵《济南市轨道交通R3线一期工程02标段工业北路站岩土工程勘》(详勘阶段)察编号:2015外埠勘005-12。

⑶《济南市轨道交通R3线一期工程图施工设计》第四篇车站工程第九册工业北路站第二分册结构与防水第一部分主体围护结构。

⑷国家、山东省及建筑行业有关地铁、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验收、安全生产、行业管理的规范、规程及文件。

⑸国内地铁工程中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以及本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2编制原则及规范标准⑴《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29-1999)(2003版)⑵《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⑶《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⑷《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⑺《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⑻《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三、工程简介3.1 工程概况工业北路站为济南地铁R3线的地8个车站,车站位于工业北路与奥体中路的交叉口,跨路口设置,沿工业北路东西向布置。

工业北路是济南东西向的主要道路,车辆流量大。

车站位于北侧尚未开发的土地,主要为一些低矮民房等建筑,车站西南侧为山东正元汽车城,车站东侧为张马河桥,东南侧为主体已实施完工的山东鸿腾国际大酒店。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如图3-1所示:图3-1工业北路站地理位置工业北路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

车站主体外包总长度200.0m,标准段净宽19.7m。

车站中心里程顶板覆土约3.0m,站台中心处底板埋深约16.21m。

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采用旋喷止水帷幕隔断透水层。

根据设计文件,支护结构具体参数为:车站标准段南侧基坑钻孔灌注桩采用A1200@1400规格,北侧钻孔灌注桩A1000@1500规格,端头井采用两种桩型,分别为:A1200@1400规格、A1000@1500规格。

采用A800咬合250桩外旋喷止水帷幕(密排与桩间旋喷)。

高压旋喷桩主要工程数量见表3-1。

3-1高压旋喷桩主要工程数量表3.2 地质水文条件工业北路站主体场地位于工业北路道路,附属结构位于绿化带中,施工场地主要占用工业北路半幅道路及北侧绿化带,车站施工范围内存在众多管线。

工程主体结构下方存在污水、雨水、燃气、给水、热力等控制性管线、基坑东侧张马河桥距离基坑4.0m,南侧工业北路上方存在规划高架桥,桥墩最近距离基坑4.10m。

上述环境对基坑开挖有较大影响,属于一级环境风险。

根据地勘资料,车站施工场地依次穿过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燕山期岩浆侵入(σ53)三大类土层。

本区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及岩浆岩裂隙水。

勘察期间揭露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三)。

水位埋深4.8~8.6m,水位标高18.61~22.75m。

四、施工总体部署4.1施工部署高压旋喷止水帷幕平面布置及桩位详见附图一。

计划自2016年x月x日开始施工高压旋喷桩,自南侧小里程端逆时针施做,与2016年x月x日施工完毕,共计400根高压旋喷桩,工期共计50天。

4.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根据施工场地总体部署,在高压旋喷桩施工时,场地仅布置临时的材料堆放、施工相关设备机械,来满足高压旋喷桩施工的需求。

4.3 施工现场用电安排每台咬合桩机用电75KW,为了保证现场两台咬合桩机及其他机械设备施工用电,我经理部在建设指挥部及供电部门协调,采用2台500KW的变压器进行供电。

并且在现场备用1台250KW的发电机,保证高压旋喷桩连续顺利施工。

五、主要工程数量和拟投入的机具设备计划5.1主要工程数量表表5.1 咬合桩主要工程数量表5.2拟投入主要机具设备表表5.2 主要机具设备计划表六、主要劳动力配置和材料计划6.1劳动力配置6.2材料计划表6.2 主要材料计划表七、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工艺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现采用双重管法高压喷射注浆工艺,即为钻孔、贯入喷射注浆管至钻孔底设计标高后喷射注浆,当压力流量达到规定值后,随即旋转和提升,进行自下而上喷射。

工艺流程双重管高压旋喷工艺流程图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八、雨季施工措施(1)在雨季来临之前,尽早完善排、截水沟等设施,保持排水畅通。

(2)备齐防雨设施,加强对现场便道检查和养护工作,保证雨季运输道路畅通;加强对各种临时设施的巡查,确保临时用电、用水等设施完好。

(3)制定雨季施工材料的采购计划,增加材料的储备数量,防止因降雨而停工待料的情况发生。

(4)混凝土若遇雨天施工时,必须搭设防雨棚,以保证旋喷桩施工质量。

九、质量保证措施9.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领导小组,项目安全质量部为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设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跟班作业,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9.2 现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关。

各类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由试验人员及外委试验检测单位共同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对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

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进场后分类堆码,挂牌标识。

9.3 质量自检制度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部、作业队、班组三级自检制度,选派具有类似施工经验和取得相应资格的质量检验工程师担任本工程自检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和自检制度,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工程实施过程中,作业队内部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由队质量检验员记入工程日志。

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比及总结经验,通报工程质量情况。

9.4 隐蔽工程检查制度隐蔽工程经单位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

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不准覆盖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结果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9.5 建立旁站监督检查制度对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实行24h全过程质量旁站监督检查制度,由安全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技术主管人员轮流值班。

对工序全过程实施跟班旁站监督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及质量评价表,报总工备案。

十、安全保证措施10.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框图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副经理负责安全管理,项目安全质量部为主要管理职能部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

10.2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 、机械操作安全技术措施(1)机械操作人员经过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定机定人;吊装作业设有专人指挥;现场工作人员配备特种劳动用品,并按规定穿戴。

(2)保持机械设备整齐,完好,绳索无锈蚀,磨损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并在机械上张贴对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机械转动工作范围内有安全防护装置,施工作业时要看清作业现场周围环境。

(4)禁止不戴安全帽、穿拖鞋、赤膊进入施工现场。

(5)施工现场的沟和坑等必须有防护装置或明显标志。

(6)施工前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及有关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电源、水、煤气管道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7)在架空输电线附近施工,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高压线的正下方不得停放吊机等设备。

(8)现场存在安全风险源的部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示标牌。

(9)夜间施工必须配备可以满足现场施工的照明设施。

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工地配电必须按TN-S系统设置保护接零系统,实行三相五线制,杜绝疏漏。

所有接零接地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保护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严禁混用。

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以及一闸一漏一保。

(2)设置总配电箱,门向外开,配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配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周围不得有杂物,便于操作。

B、由总配电箱引至工地各分配电箱电源回路,采用BV铜芯导线架空或套钢管埋地敷设。

(3)配电箱、开关箱应统一编号,喷上危险标志和施工单位名称。

(4)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5)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6)临电中的配电柜、配电箱应每天有巡查记录表。

10.3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1、相关生产风险源的识别火灾及爆炸;高空施工坠物;急性作业中毒;防洪渡汛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机械事故;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突发传染病;大风引起的临建毁坏和设备倾覆;材料短缺引起工期滞后;施工人员缺氧、中署、晕厥。

2、安全风险应急准备(1)应急机构项目部及项目工区成立应急组织机构,配备充足的应急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