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命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5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长素的化学名称、产生部位及含量。
2、理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及生长素的调节特点。
3、理解植物激素定义、种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长素作用曲线的分析及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探究,理解植物生长素的调节特点。
2、收集有关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资料,思考和讨论科学技术对人类
生活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协同调节,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
二、重点:
1、植物生长素的调节特点。
2、植物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难点:
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
附:本节思维导图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植物生长素的调节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完成。
亮点:在生长素调节特点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本上相关的曲线图加工、处理,由浅入深地设计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整体到局部分析,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也渗透了解读生物图表题的方法。
在学习植物激素应用时,尽量多联系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不足:课前可先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知识,这样课上这部分可以进行更充分的学生讨论活动,效果会更好。
在课堂上还需更广泛的关注学生的反应,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化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