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净高、层高、建筑高度等名词解释-16页文档资料

净高、层高、建筑高度等名词解释-16页文档资料

住宅楼住宅的楼层净高,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可理解为: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楼梯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净高=层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净高[1]。

有些建筑物无法测量出层高,例如地下室的入口处、窑洞等建筑物就测不出层高。

为保证人最基本的活动空间,建筑物空间的高度应使用楼层净高这一标准取代层高标准。

商品住宅的开间、进深和层高(即住宅的宽度、长度和高度),这三大指标是确定住宅价格的重要因素。

如果住宅的尺寸越大(即开间、进深、楼层净高越大),建筑工艺相应就越复杂,建造的难度就越大,同时所消耗的建材也会越多,导致建造的成本也就越高。

当然人们居住的空间会有所增大,但要付出的房价就会更高。

因此,购房者在购买商品住宅时,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支付的能力来考虑,住宅的面积适宜即可。

根据住建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m。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 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2写字楼写字楼的楼层净高(Net Ceiling Height)是指标准层某层的地板装饰面到本层吊顶下表面的距离。

通常,在选购优质的甲级写字楼的时候,楼层净高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指标,因为净高的概念中包含了梁板厚度、空调、消防及强弱电布线等管线占据的高度空间等不确定因素,如一个层高3.5 米的写字楼,看起来好像很好了,如果以上结构及管线空间占据了 1 米,底板找平等又去除了 50mm 的话,那楼层净高也就剩余 2.45 米了,这个室内净高就显得有些压抑了。

通常,影响写字楼楼层净高的因素有以下 5 种,供读者参考:1. 层高:这一因素是基础,只有较高的层高,才能尽可能提供较高的净高供选择。

2. 梁板厚度:这是占用层高空间最大的因素,一般根据开间跨度在 600mm-1000mm 之间。

3. 水、电、空调管线占用净高:占用梁下的空间,科学合理的设计中可以合理安排多种管线的高度关系,部分可以穿过或绕过梁进行排布,这一因素一般占用 100mm-500mm 之间。

4. 吊顶系统自身占用高度:根据吊顶系统的不同,一般在 50mm-100mm 之间。

5. 地面找平或架空地板高度:结构找平根据结构施工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优质的施工这一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平整度控制得不好的话,出现 30-50mm 找平也是很常见的;当然,如果采用架空地板系统,这一高度也应扣除。

楼梯净高于楼层净高相差无几。

以上分析为需要租用或购买写字楼的客户提供一个参考,在选择写字楼时一定要分清层高和净高的概念,国际国内写字楼领域比较公认的甲级写字楼净高标准为不低于 2.6 米,当然香港、上海等城市一些高标准写字楼楼层净高甚至达到 2.8-3.0 米。

同时,净高太高对于照明及空调的能耗也会相应提高,笔者认为甲级写字楼 2.6-2.8 米的净高是比较理想的,一般来讲,层高越高,能提供的净高空间也相应较高,如市场上一般的写字楼层高 3.8-4.2 米,就比如市场上一般的写字楼层高 3.8,2.6米的净高, 3.2米或更低,较容易达到 2.6-2.8 米的净高,若层高只有 3.2-3.5 米或更低,那么要想获得理想的净高就较难了。

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每一层的高度国家在设计上有要求,这个高度就叫层高。

它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

目录净高2测量3计算1定义storey height层高[1]的定义: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楼面层高楼面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楼面,或二层楼面至地面,或楼面至屋顶面结构层的垂直距离。

楼板面至屋顶面的垂直高度也包括楼板面至房屋顶平台面的高度,但房屋顶面或平台面都不应包括隔热层的高度。

楼面或地面也不应包括装饰层的厚度,例如用于装饰而铺设的木地板、塑胶地板、瓷砖、石材板料等块料面层的装饰厚度。

我们所指的层高一般均指的是楼面层高,这种层高的定义和解释已得到了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细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以求得共识。

结构层高在有[2]些学术著作和文件中,也有提出使用结构层高的问题。

结构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结构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房屋建成以后,房屋各层的结构层层面已被上层构造层层面所埋盖,这对实测和以后复测或检测都很困难;另外结构面是一个粗糙的不平表面,无法进行更为精确的测量。

所以以房屋的结构层层面作为测量的参照面尽管也是科学和可行的,但困难较多,而且也不适用于更为精密的测量,因此很少用于房产测量。

中线层高中线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层厚中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中线层高的根据尚不清楚,是否是因为《房产测量规范》中计算房屋建筑面积采用中线尺寸而仿效之,不得而知。

楼板层、屋顶层都可根据层的厚度找到层厚的中线尺寸,测量参照面也存在;但地面之底层的中线位置却很难找到,是一不定值,需要另行进行专门的定义。

所以以中线尺寸来定义层高是不可取的。

净高根据上述层高的定义,有些建筑物就无法测量出层高,例如地下室的入口处、窑洞等建筑物就测不出层高。

为了保证人民最基本的活动空间,建筑物空间的高度应使用净高这一标准取代层高标准,这已达成共识,净高标准的要求在全国也应该统一。

2测量房屋的层高已定义为:房屋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至地面、或楼面至屋顶面的垂直距离,即房屋层高测量的参照面选择的是楼面、地面和屋顶面。

房产测量的参照面对测量的实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房产测量的成果和房产测量结果的公正性。

作为房产测量的参照面应具备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个面应该是永久性的、稳定不变的,是可以用数学模型描述的,测量的结果是可以恢复的。

地面、楼面、屋顶面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如何保证成果的公正性,现分述如下。

地面和楼面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地面的定义,地面(floor finishing)是建筑物内部和周围地表的铺筑层,也指楼层表面的铺筑层(楼面)。

地面(楼面)通常由面层和基层两部分组成,面层直接承受化学和物理作用,并构成室内空间的表面形象。

基层包括:找平层、结构层和垫层,有时也包括管道层。

面层包括:表层、结合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0.14 层高 storey height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

层高=净高+楼板厚度+梁向下凸出楼底层以外的高度。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条文说明 3.0.3 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建筑物最底层的层高,有基础底板的指基础底板上表面结构标高至上层楼面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没有基础底板的指地面标高至上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最上一层的层高是指楼面结构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屋面,层高指楼面结构标高至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计算层高为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

在1987年发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层高采用的参数为:2.6米、2.7米、2.8米。

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

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

出于降低成本、节约建材、节约土地等考虑,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米左右。

层高,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说到层高,我们必须将其与“室内净高”予以区分。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室内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室内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层高=室内净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室内净高。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一般是就层高进行约定,而许多买受人在交房验收时测量的是室内净高,忽视了楼板厚度,因此产生了误解。

所以说房屋的层高问题是必须要关注的一点,如果房屋的其他质量问题还可以找开发商处理修复,那层高的问题是神仙也无能为力的,除非拆了重盖。

[3]建筑高度编辑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目录1定义2高度规定3具体措施4相关规范1定义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2高度规定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顶部的总高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设高度。

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间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小于标准层面积25%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层数。

平顶房屋按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坡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

坡顶不同坡度计算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3具体措施建筑为坡度大于30度的坡屋顶建筑时,按坡顶高度一半处到室外地平面计算建筑高度。

文物保护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最高点(包括电梯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等构筑物)、中国传统大屋顶形式按檐口至地面高度计算建筑高度4相关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2.3.1.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风景区附近的建筑物、在航线控制高度以内的建筑物,其高度系指建筑物的最高点,包括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

2.3.2在上条所指地区以外的一般地区。

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女儿墙高度计算。

坡顶房屋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屋檐或屋脊的平均高度汁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