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法 主要标记:横突 肋骨 胸膜
14
a
阻滞技术
横断面扫描
横突TP 壁层胸膜PP 肋间外肌 肋间内膜 椎旁间隙TPVS
15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1. 经肋间法,平面内 2. 横突法, 平面内 3. 横突法,平面外
16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4. 前关节突法 平面内
5. 前关节突法 平面外
17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矢状面扫描
横突TP 壁层胸膜PP 上肋横韧带 SCTL 椎旁间隙TPVS
18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19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6.肋骨法 、平面内
7.横突法(倾斜切面)、 平面内
20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8. 横突法,平面内 9. 横突法,平面外
21
a
推荐
新手
经验丰富者
√
√
PVB主要技术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外科 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莫桂熙
1
a
目录
1
概述
2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2
a
椎旁阻滞历史
3
a
解剖基础
胸椎旁间隙
楔形 左>右 内 硬膜外 外 肋间隙 前 椎体前间隙 后壁 肋横突上韧带 前外侧壁 壁层胸膜和胸内筋膜 内侧壁 椎体和椎间盘的侧表面
以上镇痛方案均实施术后6h,12h,24h,36h,48h的随访,期间如需紧急的补救或过度措施由 病房镇痛管理组及时实施。对于高危组,必要时可延长镇痛泵的使用时间。
42
a
探索
术中循环变化
指标
SBP (mmHg)
分组 A组 B组
T0 125±10.5 121±11.3
C组 128±13.4
MAP
A组
(mmHg) B组
90.3±9.9 88.2±10.3
C组 96.2±13.1
HR
A组
(次/分) B组
81.3±5.91 77.4±5.37
C组 87.7±6.52
T1 111±9.1 93±8.9 105±11.1 95.1±9.7 67.2±7.3 102.2±10.8 83.2±5.32 72.4±4.81 81.7±7.12
技 速度5ml/h ,0.1ml/kg/h 术
28
a
临床应用
30天死亡率
29
a
临床应用
心血管并发症
30
a
临床应用
肺部并发症
31
a
临床应用
2-6小时疼痛评分
32
a
临床应用
24小时疼痛评分
33
a
临床应用
低血压
34
a
临床应用
恶心呕吐
35
a
临床应用
皮肤瘙痒
36
a
临床应用
37
a
目录
1
概述
2
7
a
阻滞技术
•盲探法(经典入路、肋间入路) •神经刺激器引导法 •胸腔镜直视法 •超声引导/辅助法
8
a
阻滞技术
盲探法(阻力消失法)
9
横突 注药、置管困难 胸膜穿刺 失败率 6.8~10%
a
阻滞技术
神经刺激器引导法
穿刺方法与经典入路相同 •穿刺针不同 •刺激仪引出目标阻滞区 域的肌肉运动
10
a
阻滞技术
手术痛 高危组
术侧连续椎旁阻滞或硬膜外阻滞,诱导时,凯纷50mg,术中舒芬太尼30-60微克,瑞芬太 尼0.5-1μg/kg.h,右美托咪定1-2微克/kg,硬膜外选用0.3%罗哌卡因维持,术毕1%罗哌 卡因局部封闭切口,硬膜外加用单次镇痛配方(吗啡2mg+0.3%罗哌卡因5ml)。术后镇 痛可选择硬膜外或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配方(吗啡3mg+0.2%罗哌卡因100ml, 2ml/h),静脉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00微克+凯纷150mg,2.5-3ml/h),选用二联用 药预防恶心呕吐,拔管1小时后进行镇静镇痛评分,如镇痛评分2-4分,进行单次追加,若 大于4分即时启动补救措施(凯纷25-50mg iv)
术中直视穿刺法
• 优点;成功率高 • 缺点: 不能覆盖整个手术时程 仅适用于胸腔镜手术
11
a
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法
• 确定目标区域 •了解目标区域旁组织结构 •实时引导,避开周围血管 •确认局麻药在目标区域的扩散
12
a
目录
1
概述
2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13
a
阻滞技术
术前
手术方式 优化麻醉、镇痛方法 引流管放置 体温控制 体液控制
术中
疼痛管理 早期活动 肺功能康复 营养支持 防治恶心呕吐
术后
40
a
临床应用
41
a
优化麻醉方案、镇痛方案
分层优化的围术期镇痛方案
分组
措施
手术痛 低危组
诱导时,凯纷50mg,术中舒芬太尼50-70微克,右美托咪定1微克/kg,术毕1%罗哌卡因 局部封闭切口,行2-8肋间神经阻滞,加用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100微克+凯纷150mg, 2.5ml/h),选用二联用药预防恶心呕吐,拔管1小时后进行镇静镇痛评分,如镇痛评分24分,进行单次追加,若大于4分即时启动补救措施(凯纷25-50mg iv)
手术痛 中危组
术侧行单次椎旁阻滞(0.5%罗哌卡因25ml),诱导时,凯纷50mg,术中舒芬太尼50100微克,右美托咪定1-2微克/kg,术毕1%罗哌卡因局部封闭切口,加用静脉镇痛泵(舒 芬太尼100微克+凯纷150mg,2.5-3ml/h),选用二联用药预防恶心呕吐,拔管1小时后 进行镇静镇痛评分,如镇痛评分2-4分,进行单次追加,若大于4分即时启动补救措施(凯 纷25-50mg iv)
4
a
解剖基础
开放 纵 T1~T12 仅在T12被腰大 肌隔断 内容物 Ø肋间N Ø脊神经后支 Ø肋间血管 Ø交通支 Ø交感神经
5
a
阻滞机制和药物分布
lTPVS
l肋间隙
l硬膜外间隙
l椎前扩散
l单次注入15-25ml,节段
很难预料,1-10
l头侧0-4节段,尾侧0-7
节段
l双侧阻滞 10%
6
a
阻滞机制和药物分布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23
a
临床应用
适应症
24
a
方法
单次阻滞
多点法
一点法
25
a
临床应用
连续置管
26
a
临床应用
阻力 置管深度
置管无阻力应怀疑导管误入胸膜间隙
27
a
临床应用
局麻药用法及用量 尚无单点和多点注射的最佳剂量
单
多点 每节段3~5ml
次
单点 10~20ml
技
术
导 管 0.125%~0.2%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38
a
探索
39
a
探索
ERAS: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的综合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延伸到胸外科即产生了加速康复胸外科,其内涵和措 施包括以下3大个方面:术前措施---术中措施---术后管理
术前宣教与培训 术前肺功能准备 术前营养支持 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