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D.醋酸杆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项正确;乳酸菌虽然没有核膜、核仁,但有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即能进行转录和翻译,B项正确;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所以属于自养生物,C项正确;醋酸杆菌不含线粒体,但细胞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D项错误。
2.巴西官方宣布发现一种新“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KPC”,这与南亚发现的“超级细菌”不同,该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够抵抗所有抗生素,并有致人死亡的病例报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中的染色体上B.细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C.细菌抗药性增强是其发生突变和重组后,自然选择的结果D.该细菌感染机体后致人死亡,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答案:D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和线粒体;细菌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不发生基因重组,故A、B、C三项都错误;细菌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溶酶体消化降解入侵细菌,若溶酶体不能分解入侵细菌,则入侵细菌会大量繁殖,使人致病,并可能导致死亡。
3.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被破坏B.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D.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答案:D解析:细胞被搅碎,细胞会因失去其完整性而死亡;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也需完整的结构,病毒被搅碎,也会因失去其结构的完整性而死亡。
故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D项正确。
4.下列图片中不是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是()答案:D解析:A和B分别是光学显微镜下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和细胞分裂的显微结构,C是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D是叶绿体的立体结构模型,不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
5.下列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对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D.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且含有DNA 和RNA两类核酸分子答案:D解析: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
细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符合孟德尔定律,A项错误。
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C两项错误。
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由肽聚糖构成的细胞壁,都含有DNA和RNA,D项正确。
6.一种名为“NDM-1”的超级细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
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NDM-1超级细菌”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NDM-1超级细菌”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的耐药性基因一定位于拟核中答案:B解析:“NDM-1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项错误;“NDM-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因此其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 项正确;“NDM-1超级细菌”有细胞结构,C项错误;“NDM-1超级细菌”的耐药性基因不一定位于拟核中,也可能位于细胞质基因中,如质粒,D项错误。
7.有关下列几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烟草花叶病毒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是分解者,是生产者B.从把外界物质同化为自身组成物质的角度看,是厌氧型,是需氧型C.从分解自身物质转变为外界物质的角度看,是异养型,是自养型D.从结构和成分看,有成形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答案:D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属于异养厌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消费者。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D 项正确。
8.下列有关HIV和SA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和SARS病毒都是原核生物B.体内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都能在细菌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遗传物质为RNA,变异频率高,疫苗制取困难答案: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器,A、B两项错误;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增殖,不能用培养基培养,C项错误;HIV和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由于RNA是单链,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制取困难,D项正确。
9.19世纪德国M.J.Schleiden和T.Schwann等科学家提出了细胞学说,其意义在于()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明确了生物体结构的差异性揭示出细胞的统一性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A. B.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没有说明细胞的多样性,错误;细胞学说并没有说明生物体结构的差异性,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正确;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正确。
10.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A. 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错误;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正确。
11.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自然界中出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由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可知,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A项正确;在其他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学说更加完善,B项正确;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种生物的组成细胞是不一样的,同种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显然前者是由于遗传信息不同所致,后者是遗传信息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错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均是DNA,D项正确。
12.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A.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B.[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D.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答案:C解析: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能进行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A项正确;蓝藻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能进行[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B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染色体变异,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能进行基因重组,C项错误;蓝藻能进行分裂,所以能进行DNA的复制,能合成蛋白质,所以能进行RNA的合成,D项正确。
13.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和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糖类、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B.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完全相同C.都需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都会对相应的宿主产生不利影响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T2噬菌体为DNA病毒。
T2噬菌体等病毒不含糖类,A 项错误;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有RNA的复制和翻译,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可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C项错误;三种生物均为寄生生物,因此都会对相应的宿主产生不利影响,D项正确。
14.俄罗斯科学家称在南极考察时,发现了南极湖泊下方3 km内存在不明类型生物,并获得了深水体中含有未知细菌的DNA。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菌与酵母菌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后者有线粒体B.判断该种细菌是否是新物种可采用DNA分子杂交进行判断C.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D.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其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答案:B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是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项错误;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不同细菌DNA的碱基序列不同,因此可利用DNA匹配率来判断细菌之间的亲缘关系,DNA 匹配率越高,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B项正确;环状DNA 链不会有裸露的5’和3’端,不会有裸露的磷酸基团,C项错误;细菌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D项错误。
15.下面图甲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目镜均为)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采用切片法B.比的放大倍数大,比的放大倍数小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将物镜由转换为D.将物像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答案:C解析:切片法适用较大、较硬的材料,而叶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临时装片的制作常用装片法,比较疏松的材料如根尖、花药则用压片法。
比的放大倍数大,比的放大倍数大。
图乙细胞小、数目多,应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转为丙(高倍镜下图像)应先把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将物镜由转换为。
二、非选择题1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
?大肠杆菌发菜蓝藻酵母菌霉菌HIV水绵SARS病原体细菌(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细胞壁甲√√√√乙√× √×丙×√√√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