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鸟的诗句大全_带鸟字的诗句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杜牧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杜甫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看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带“鸟”字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
——宋·叶绍翁《西溪》②带“鸟”字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哀郢》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唐·韦庄《台城》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唐·杜甫《望岳》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心理⑴思考百思不解不此之图长虑顾后殚精竭虑匪夷所思机关用尽急中生智兼权熟计困心衡虑冥思苦索前思后想清心寡欲权衡轻重人急智生若有所思煞费苦心深思熟虑审时度势数往知来思前想后搜索枯肠挖空心思心血来潮行成于思研精覃思左思右想⑵思念百身莫赎不可磨灭春露秋霜春树暮云寸阴若岁睹物思人抚今追昔感旧之哀耿耿于心落月屋梁牵肠挂肚人百其身人去楼空人亡物在室迩人远停云落月望云之情畏威怀德物是人非心心念念悬肠挂肚一日三秋倚门倚闾饮水思源辗转反侧朝思暮想只鸡絮酒陟岵陟屺期望馨香祷祝一枝之栖⑶回忆不堪回首温故知新浮想联翩⑷理想豪情壮志弘誓大愿⑸幻想白日做梦痴心妄想黄粱美梦梦幻泡影南柯一梦想入非非异想天开⑹忧虑愁眉苦脸后顾之忧内顾之忧杞人忧天思深忧远投鼠忌器徒乱人意人面桃花人生如寄日坐愁城忧深思远怨天尤人⑺犹豫跋前踬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多端寡要二三其德三心二意裹足不前狐疑不决举棋不定⑻为难(无奈)百辞莫辩不得已而求其次不可揆度不可究诘不可言状不可言喻不可言宣绠短汲深鬼使神差回天乏术举鼎绝膑力不能支力不胜任力不从心迫不得已骑虎难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去住两难日暮途穷山穷水尽束手无策束手待毙望洋兴叹无可奈何无从措手无计可施无能为力无米之炊无从下手无所措手足⑼烦恼唉声叹气不胜其烦不堪其忧长吁短叹怅然若失愁眉锁眼愁眉不展垂头丧气大失所望多愁善感废书而叹闷闷不乐闲愁万种心烦意乱心乱如麻悒悒不乐郁郁不乐郁郁寡欢郁郁不得志⑽不清楚不知轻重不知高低不知端倪不知甘苦不知好歹不知其详不甚了了不得而知不可捉摸不知所以⑾怀疑半信半疑沉吟不决大惑不解堕云雾中狐疑不决狐埋狐搰将信将疑人心隔肚皮同美相妒先入之见一步一鬼疑团莫释疑心生暗鬼疑神疑鬼疑则勿任,任则勿疑⑿无怨甘拜下风高山仰止何乐不为令人神往没齿无怨贫而乐道情有可原深信不疑推己及人视民如伤恬不为怪心甘篇二:描写鸟的诗描写鸟的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释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作品译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1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作品赏析“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2]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被今人誉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
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
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
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
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最终死于舟中。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3]渔歌子[yú gē zǐ]《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词人用过此调。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
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
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
“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2正文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只见一位老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穿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景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词义注释1.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
3. 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又称斗笠。
箬是一种竹子。
6. 蓑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
7:鳜鱼:江南鱼类的一种,肉质鲜美,十分可口。
1. 归:在文中是指回朝廷,字面解释为回。
2. 不须: 在文中指不需要白话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
娇艳的桃花随着流水漂去,水中嬉戏的鳜鱼又大又肥。
江岸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身披着绿色的蓑衣,坐在船上沐浴着斜风细雨。
他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景之中,不愿回到那现实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