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
30.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 a)。
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剂用量c.增加进料量
31.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C)。
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
3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二元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总压和各组分的分压与液相组成都成直线关系
12.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与进料中易挥发组分含量无关…(√)
13.恒沸精馏流程中恒沸剂用量过多,则塔底流出的是恒沸剂和重组分的混合物。(√)
14.如果二元物系有最大正偏差存在,则此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为最高温度恒沸物。(×)
15. 在萃取精馏操作中,溶剂回收段液相流率小于气相流率。… ……(√)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 ),它决定了吸收液的(该组分的最大浓度)。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 ),它决定了吸收剂中(自身挟带)。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L = AV、),在(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
3.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6.任何逆流流动的分最基本的原则是可行性。(×)
8.化学吸收的类型是按化学反应类型划分的。(√)
9.分离因子为1时,表示两组分不能用精馏方法将其分离。(×)
10.化学吸附就是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过程。(×)
11.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 )。
21.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22.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3.54A分子筛的孔径为( 5埃),可允许吸附分子直径(小于5埃)的分子。
24.离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塔顶釜两块板)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L= AV)。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35.在液相部分互溶的二元系恒温相图中,下列(B)系统的两液相共存区的溶液蒸汽压大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且蒸汽组成介于两液相组成之间。
(A)均相恒沸物(B)非均相共沸物
(C)非均相共沸物和均相恒沸物(D)既不是非均相共沸物也不是均相恒沸物
36.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
———————————————————————————————— 作者:
———————————————————————————————— 日期:
ﻩ
复习题
一、填空选择: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固有分离因子)。
二、判断:×√
1.分离过程是将化合物分离成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产品的操作。(×)
2.气液平衡常数Κi=ΦiL,适用于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3.在选择共沸剂时,应使原有组分间生成共沸物。(×)
4.结晶过程可分为溶液结晶、熔融结晶、升华和沉淀四类。(√)
5.液体在板式塔塔板上的纵向混和有利于板效率的提高。(√)
(B)完全互溶的二元物系,不形成恒沸物的非理想溶液的蒸汽总压都介于两纯组分蒸汽压之间
(C)完全互溶的二元物系,由相律可知恒沸物在两相平衡时其自由度为“0”
(D)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处于平衡状态时总压等于两饱和蒸汽压之和
34.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气体组成将(A)。
2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控制过程)两大类。
26.分离剂可以是()和()。
27.机械分离过程是()。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
28.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
29.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膜分离。渗透。
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义( 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
(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
1.分离剂、混合过程2.分离因子、固有分离因子3.混合过程、分离剂
4.分离因子、理想分离因子5.气液相平衡、板效率
6.气液传质分离、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7. 、物料平衡和相平衡8.萃取剂回收段9.小
10. 、难易程度11.塔顶釜两块板
12.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13.组成、泡露点方程14.L= AV 15.设计、操作16.分配组分
17. 、该组分的最大浓度18. 、自身挟带
19.L= AV、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
20. 21.膜分离、吸附分离22.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23.5埃、小于5埃24、机械分离、传质分离25、平衡分离过程、速率控制过程26、能量、物质27、过滤、离心分离28、膜分离、渗透29、吸收、萃取30、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