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一采薇(节选)1.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昔我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___________,莫知我哀!(1)这首诗选自《_______________》。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 A.yǔ() B.yù()迟迟: A.迟到() B.迟缓的样子()载: A.zǎi() B.zài()莫: A.不要() B.没有人()(3)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处境是_____________。
一个“____________”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送元二使安西1.读题目,完成练习。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
A.让,致使B.奉使命办事的人C.出使D.使用(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 )的行程。
A.风光无限B.通畅无阻C.繁荣热闹D.充满艰辛2.读诗句,完成练习。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①解释字词。
浥: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诗中可知,诗人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柳”往往让人想起古人的“折柳相送”,诗句中的“柳”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下列哪一项不是诗句所表现出的画面?( )A.设宴饯别B.把酒话别C.对酒当歌D.殷殷相送②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向元二说说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春夜喜雨1.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①诗句中“潜”字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饱含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②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①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象,“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了云厚雨足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②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A.触觉B.听觉C.视觉D.嗅觉2.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这首诗的题目点出这是_________(时节)的小雨,诗的第一句以“__________”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
(3)“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写出了早春的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将诗词补充完整,感受诗词中的雨。
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______________细如愁。
②沾衣欲湿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五江上渔者1.解释下列字词。
爱:_____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①“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②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①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劝。
3.课文综合回顾《江上渔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六泊船瓜洲1.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间”在这里的读音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它和诗句中的“________”字的意思相同。
②从诗句可知,诗人此时是站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渡口眺望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水间”说明距离近,舟在其中行驶迅疾,顷刻就到。
B.“只隔”两字是说钟山近在咫尺。
C.“数重山”说明虽然阻隔重重,但在诗人看来却很平常。
D.“一水”“万重山”的阻隔是诗人不能回到家乡的原因。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②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完成这两句内心独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诗稿从“到”“过”“人”“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游园不值1.阅读《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①“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3)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
①补充诗句。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八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
(1)品读题目。
①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
这是一首( )(填序号)。
A.写景词B.言志词C.思乡词D.送别词(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山比作___________。
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A.山水的柔美多姿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①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浣溪沙1.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1)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