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街天桥施工组织设计

过街天桥施工组织设计

营口市鲅鱼圈区商业大厦及青龙山公园过街天桥工程(BT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图……………………………………………………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第五章施工方案及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六章投入的机械设备、人员、材料情况及进场计划…………………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第八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营口市鲅鱼圈区商业大厦及青龙山公园过街天桥工程(BT 项目) 建设地点:昆仑大街主干道,商业大厦南段与聚宝楼之间;长江路主干道,青龙山公园正门西侧与平安家园东路口之间。

建设内容为::新建过街天桥2座,过街天桥采用钢结构建筑材料,采用单侧上下的形式,向上配有自动扶梯,扶梯部分有遮蓬。

二、工程特点1、由于吊装要求,主梁必须在工厂分两跨整体制作,整体吊装,而主梁尺寸较大,焊接量大,在制作时要考虑焊接变形及吊装、翻转等施工操作时的变形,在主梁成型过程中要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主梁各尺寸的精度要求及主梁竖曲线、起拱度的设计要求。

由于主梁下矩形板式支座须嵌入墩柱钢管内固定,故支座位置必须准确,安装时柱子轴线尺寸要控制严格。

2、梯道梁之间与墩柱连接板连接,梯道加工制作及安装时尺寸精度控制要严格,便于现场安装顺利进行。

3、由于主梁吊装影响道路交通,故主梁吊装必须在夜晚23∶00至凌晨6∶00之间一次性完成,因此应做好各项吊装准备工作,编制详细的吊装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证主梁在一夜之间吊完。

三、主要工程量新建过街天桥2座.四、工期工期69天,拟2012年10月23日开工,2012年12月30日竣工。

第1节项目管理及施工分工项目管理模式本项目按“项目法管理”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对人、财、物等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第2节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图一、施工平面布置图(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二、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1、人行天桥基础施工区域采用白色压型聚苯板进行分隔围护;其隔离范围在天桥梯道区域内(各区范围控制在55m×16m、20m×10m、60m×16m以内);隔墙高度为2.5m。

其内作为基础施工,材料机具堆放之用,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上述隔离区域待基础施工完毕后,作为构件现场拼装场地及停放机具之用。

3、现场不设临时生活区,在天桥北侧围蔽内设置施工临时钢筋和不锈钢加工场。

4、施工临时用电采用柴油发动机。

5、施工临时用水(生活用水)分别在路两侧水源接出。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招标文件中对本工程计划工期的要求,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提供的工程数量,我公司投入的资源(机械、劳力、材料、资金等)为依据,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期。

根据公司实力和施工经验,计划以69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一、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二、施工进度计划说明1、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总体计划:施工工期69天施工控制的关键路线:施工准备→桩、承台基础→钢结构制作、油漆→墩柱吊装→主梁、梯道吊装→主梁不锈钢栏杆安装→桥面铺装→竣工验收。

2、劳动计划需求表劳动力需求量计划表3、电力需求计划表电力需求计划表第1节施工测量一、测量准备1、人员准备: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指导,由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人专职负责,安排专人复核。

2、仪器及工具准备:本工程主要需要以下仪器及工具:○1全站仪一台;○2水准仪1台、塔尺1套;○350m钢尺2把、5m钢尺10把。

3、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2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3测量仪器的检定、校核;○4校核规划红线桩和水准点。

二、施工测量1、在地面上进行测量前,应由监理及测绘部门办理交桩手续。

2、复核水准基点及中线坐标控制点,沿中线作水平测量及角度测量以复核地面标高及原有水准基点标高,如发现确有疑问,应及时向测绘单位查询,请求复核确认。

3、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

4、为了防止意外破坏,应设置护桩,将部分桩点延伸到安全不易破坏的地方,并加以保护。

在以后每次施测中,用护桩进行复测,以确保坐标及高程控制的准确性。

三、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1、用于测量坐标、距离的全站仪、水准仪及50m钢卷尺是经过测检合格的测量工具。

2、在作控制桩点丈量时,钢尺两端保持水平,拉力在每米保持10Kg ,温度改正视当时施测时温差变化的大小而定。

应当适当考虑。

3、坚持测设专人负责和专人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工程按图施工不走样。

4、验线工作要主动。

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均能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5、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

第2节 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天桥主梁和梯道在厂内加工成型,运输至现场桥位,整跨吊装就位;基础土方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基础钢筋现场制作安装,基础砼采用商品砼;不锈钢栏杆现场加工制作、安装就位。

二、总体施工顺序→ →→→ → →→→1、 施工准备阶段应完成复核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坐标、高程,接引施工测量控制桩,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及公共设施防护和材料采购及临时设施布置等方案措施工作。

2、施工场区严格按核定范围封闭,并作好安全防护以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畅通。

3、充分调查制作工厂到施工现场的道路情况,确定构件的制作及运输方式、时间;保证构件运输安全。

4、主桥钢结构箱梁运输及吊装期间,由于箱梁超长(26.1m ),运输及吊装必须选定好行驶路线(要求路面宽、平整、转弯半径大)及车流量较小的时间(23∶00 ~ 6∶00),而且必须取得交管部门的支持配合,要求一次性完成主梁吊装任务,其细则如下: (1)主梁在工厂组拼,采用60t 拖车运往现场吊装,吊装时采用90t 吊车进行吊装。

(3)桥面、栏杆及补漆及各个工序施工过程中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如防护栏杆、脚手架及安全网或彩条布封闭等,封闭高度应高出工作1.2m,以保证交通安全畅通;并设置有效的安全标志提醒或疏导车辆及人员安全通行,夜间施工设置反光标志等。

第3节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桩基施工成孔采用回旋钻机正循环法成孔,成孔效果好,钻进与排渣可同时进行,钻进速度快,泥浆质量要求不是很高,机具设备不复杂,但需要设置泥浆池,施工场地占地大,需用大量的水。

灌注桩设置的泥浆池,泥浆运走外弃,保证不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

1、测放桩位采用全站仪测设桩位,然后把桩位利用十字线引到护筒位置以外打设四根木桩,根据四根木桩的交汇点埋设护筒,护筒埋设好后再用全站仪进行复检,并对桩中加以标识,以便钻机就位时对中。

两排架桩位测好后,利用十字线将桩位引到护筒以外的型钢施工平台上。

水中钢护筒可以用小槽钢焊接成口字型导向架,以保证护筒桩位的正确。

2、护筒埋设钻孔灌注桩采用钢护筒,内径比灌注桩直径大30cm,护筒埋置深度视地层情况而定,以穿透表层相对松软层为宜并顶高出地面0.5m。

使用经纬仪控制护筒垂直度,水准仪控制标高。

3、钻进成孔(1)钻机就位立好钻架,将钻头放到护筒内,居中下放,钻机调平,要求转盘中心同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同一铅垂线上,钻杆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cm。

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转盘,如有倾斜或位移,及时纠正。

(2)初钻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等泥浆灌进孔中一定数量后再开始钻进。

(3)钻进接卸钻杆的动作要迅速、安全,争取在尽快时间内完成,以免停钻时间过长,增加孔底沉淀。

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钻进过程泥浆应及时补充。

每钻进2米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钻取样品,查明土类并作记录。

钻进时应减压钻进。

(4)清孔清孔分两次进行。

在终孔和灌注砼前应清孔,清孔采用换浆法。

终孔后,停止进尺,稍提钻,离孔底10 ~ 20cm空转,并保持泥浆正常循环,以中速压入比重为1.1 ~ 1.25的较纯泥浆,把钻孔内悬浮钻渣较多的泥浆换出。

(5)钢筋工程钢筋骨架制作采用加劲筋成型法,每根桩的钢筋骨架分节制作。

焊接采用对焊,两节骨架间采用搭接焊接。

钢筋骨架的起吊可用25T吊机,采用二点吊。

吊放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钢筋骨架入孔后徐徐下放,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障碍物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起高落,碰撞和强行下放。

钢筋骨架的焊接,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同时对钢筋焊接接头数量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钢筋骨架下放到位置后,在护筒顶口横放两根槽钢,用4根Φ8钢筋焊接在槽钢和主筋的顶部,(和主筋的焊接可在制作骨架时进行)用于固定骨架的上下位置,待砼初凝后割断4根Φ8钢筋。

吊放钢筋骨架的钢丝绳待砼浇注上来后再抽取,这之前可挂放在槽钢上。

注意钢筋骨架的最上层加劲筋与主筋之间及4根Φ8钢筋应焊接牢固。

4、砼工程(1)砼由搅拌站集中制备,用砼灌车运至浇筑现场。

(2)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吊放入孔,应将橡胶圈安放固定,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导管在孔内的位置保持居中,防止导管跑管,撞坏钢筋笼,并损坏导管。

导管底部距孔底高度为25 ~ 40cm,导管的接头采用快速接头。

(3)安放好隔水球在导管顶口。

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用铁板隔开,用钢丝绳引至料斗外,在初灌时拉出铁板。

(4)初灌量应不少于3.5m3,严禁初灌量不足就放入孔中。

(5)灌注应连续不断地进行,提升拆卸导管所耗时间应严格控制,每岗位人员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不得中断灌注作业。

(6)后续的砼应徐徐灌入,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气,将导管连接处橡胶圈挤出,而使导管漏水,或将空气压入砼内,增大砼含气量影响砼强度。

(7)灌注桩中应经常用测深锤测量砼面的上升高度并适当提升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

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断孔内情况,制定措施。

(8)拆卸的导管及时清洗干净,妥当放置。

(9)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50cm高度。

(10)有关砼灌注情况,各灌注时间,砼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由专人进行记录。

5、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桩基础施工方法(1)仔细考查和参考设计及地质勘探资料,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采用冲击钻机成孔。

(2)根据现场实际,采用粘土袋筑岛法施工,泥浆运走外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