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处理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处理

• 意识和反射正常者 • 进食过快(大笑或惊吓) • 吞咽过快(大块硬质食物)
海姆立克征象 (Heimlich征象)

伤病员抓住自己的脖子(“V”型呼救手势) 马上询问是否噎着了?能否说话?
轻度阻塞:有很强的咳嗽,不要干预其咳嗽 呼吸浅表、进行性呼吸困难 点头示意“是”不能说话 严重气道梗阻,立即救治
或大叫时假牙脱落误入气管。
切忌用手掏或夹取异物,以防异 物进入更深处。
在行中上腹部加压法(海氏手法) 时,用力要适度,以免造成肋骨 骨折或内脏损伤。
立位腹部冲击法
成人与1岁以 上儿童
卧位腹部冲击法 胸部冲击法
自我腹部冲击法
1岁以下婴儿
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击法
即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手法)
抬高膈肌 肺内气体排出
人工咳嗽 异物排出
施救者双臂环绕 患者腰部
一手握拳,另一手叠加, 放于剑突与脐之间
快速向上向后冲击 患者腹部5-6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李璐寰
他怎

么了?


他会 怎样?
课 内 容
如何 救他?
喉结后上是会厌 气管食管前后边 吃饭说话会厌开 食物就会进气管 呼吸立刻就困难 威胁生命在瞬间
3岁以下儿童
• 玩耍、哭闹、嬉戏、吸食时易发生
成人
• 感觉和反射损伤者 • 酗酒、药物滥用、脑部疾病、年老
卧位腹部冲击法
胸部冲击法
自我腹部冲击法 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
击法
气管异物速求助 海氏手法压上腹 骑身推腹拍背部 或者自救冲异物
教育儿童不要把玩的东西放在口中。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吃饭时不要跑
跳或开玩笑,细嚼慢咽,防止呛咳。 工作中不要将钉子、笔盖、别针及其
他物品含在嘴里。 戴假牙者注意固定好假牙,避免大笑
胸腹内脏损伤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注意:婴儿禁用
询问确定 海氏法 排除异物 请坐下
昏迷患者 体型比施救者大的患者
患者仰卧
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 的髋部
一手掌根置于剑突与脐 之间,另一手叠加
向上快速冲击腹部至异 物排出
肥胖者及孕妇 冲击部位在胸骨中部
腹部冲击手法
异物咳出,对于意识不清者,应该检查口腔, 看异物是否被冲出,如已被冲出,迅速用手 取出。
呼吸逐渐通畅。 面色恢复正常。 咳嗽症状减轻或消失。
上述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时, 拨打120
及时送医院做气管切开或环甲 膜穿刺,以暂时解除通气障碍
成人与1岁 以上儿童
1岁以下婴 儿
立位腹部冲击法
抵住坚硬物体快速冲击
或用桌角或椅背快速挤 压腹部
1岁以下婴儿 背部拍击
胸部冲击
• 坐或蹲,前臂置于大腿上
施救者体位
背部拍击
•俯卧于救助者前臂上(露口鼻) •一手掌托住患儿脸部和下颌 •另一手掌根于患儿两肩胛间拍击5次
• 保持患儿头低于躯干
俯卧变仰卧
胸部冲击
•部位: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稍下方 •手法:两指按压 •快速向下冲击5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