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的试验尘源和分级简介

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的试验尘源和分级简介

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的试验尘源和分级简介
摘要:本文简单地对比了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中关于试验尘源的异同,并介绍了三个标准体系中有关空气过滤器分级的情况。

关键词:空气过滤器试验尘源分级
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的空气过滤器性能检测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 14295-2008《空气过滤器》[1]、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制定的EN 779: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过滤性能的测定》[2]、美国国家/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ANSI/ASHRAE52.1-1992《一般通风用空气净化装置试验方法——计重法和比色法》[3]和ANSI/ASHRAE52.2-2007《一般通风用空气净化装置计径效率方法》[4]。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述三个标注体系中试验尘源和分级情况的异同。

1 试验尘源
上述三个标准体系中,用于计重效率和容尘量试验的标准人工负荷尘都是由72%的道路尘、23%的炭黑和5%的短棉绒组成,其粒径分布和化学性质也基本一致。

但是用于计数效率试验的尘源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计数效率用尘源的比较
2 分级
2.1 GB/T 14295-2008
按照GB/T 14295-2008的规定,除了粗效3和粗效4级别的空气过滤器是以
标准人工尘计重效率作为级别划分的依据,其它级别的是以其初始计数效率作为空气过滤器分级的依据,其分级情况见表2。

表2 GB/T 14295-2008的空气过滤器分级情况
2.2 EN 779:2002
按照EN 779:2002的规定,粗效过滤器是以人工尘平均计重效率作为分级依据,中效过滤器则是以达到终阻力时整个容尘过程对0.4μm(0.3μm~0.5μm)粒子的平均效率作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情况见表3。

表3 EN 779:2002的空气过滤器分级情况
2.3 ANSI/ASHRAE52.2-2007
按照ANSI/ASHRAE52.2-2007的规定,粗效过滤器(MERV 1~4)是以人工尘平均计重效率作为分级依据,中效过滤器则是以达到终阻力时整个容尘过程对0.3μm~1.0μm、1.0μm~3.0μm和3.0μm~10.0μm三个粒径档粒子的平均效率的最低值作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情况见表4。

表4 ANSI/ASHRAE52.2-2007的空气过滤器分级情况
3 小结
本文简单地对比了我国、欧洲和美国空气过滤器标准中关于试验尘源的异同,并介绍了三个标准体系中有关空气过滤器分级的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尘源的区别和分级规则的不同,不同的标准体系分级难以进行准确的对
比。

参考文献:
[1] GB.空气过滤器. GB/T 14295-2008, 2008
[2] EN. Particulate Air Filler for General Ventilation-Determination of the Filtration Performance. EN779:2002, 2002
[3] ANSI/ASHRAE. Gravimetric and Dust-spot Procedures for Testing Air-Cleaning Devices Used in General Ventilation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 ANSI/ASHRAE 52.-1992, 1992
[4] ANSI/ASHRAE. Method of Testing General Ventilation Air-Cleaning Devices for Removal Efficiency by Particle Size. ASHRAE52.2-2007, 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