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改造施工方案

河道改造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总则 (4)1.1 编制依据 (4)1.2 编制原则 (5)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管理目标 (6)2.1地形地质、水文概况 (7)2.2主要材料 (7)2.3工期质量要求 (7)2.5管理目标 (8)第三章项目部组织机构 (9)3.1现场项目部的设置 (10)3.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10)3.3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保证体系 (10)3.4项目部组织机构的启动 (10)第四章施工准备 (12)4.1施工准备 (12)4.2施工平面布置和临设配置 (16)4.3施工临时用电、用水及排水 (17)4.4新技术的应用 (18)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9)5.2工期保证措施 (22)5.3工期发生延误时的补救措施 (23)5.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3)第六章施工测量 (24)6.1测量依据 (24)6.2测量人员及测量工具配置 (24)6.3测量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25)第七章河道土石方开挖施工 (30)7.1 开挖顺序 (30)7.4 特殊问题的处理 (36)第八章混凝土挡墙施工 (38)8.1 工艺流程 (39)8.2 施工缝留置 (39)8.3 模板工程 (40)8.4 混凝土工程 (42)8.5 模板拆除 (43)8.6 墙背回填 (44)8.7 河道底板施工 (44)8.8 浆砌片石护坡施工 (44)第九章锥坡施工 (47)9.2 锥坡挡墙及锥坡护坡施工 (50)第十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50)10.1 质量保证体系 (51)10.2质量保证组织措施及管理制度 (53)10.3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 (54)10.4质量保证关键环节控制 (56)第十一章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57)11.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7)11.2 安全生产制度措施 (57)11.3 工程设备管理 (59)11.4 施工安全用电 (59)11.5 高处作业安全 (60)11.6 周邻房屋安全、办公安全措施 (61)第十二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2)12.1 文明施工管理 (62)12.2 环保管理 (62)第十三章成品保护及其它措施 (65)13.1 成品保护措施 (65)13.2 治安保卫、消防措施 (65)第十四章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管理措施 (67)14.2 技术资料形成的一般程序 (67)14.3 工程档案验收 (67)第一章总则1.1 编制依据(1)2009年3月重庆市市政设计院设计的《河道改造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单》(设计变更S-01—S-05)以及荣昌县建设委员会《关于城南大道二标段加紧实施河道改造和桥基挡墙锥坡等工程的紧急通知》(荣建委【2009】41号)。

(2)设计明确的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3)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

(4)国家及有关部门的其它规定。

(5)现场实际踏勘情况;(6)业主对本工程施工所提出的有关建议、要求;1.2 编制原则(1)秉着以事实出发,严密贴近现场实际,保证施工组织设计能够直接指导现场施工;(2)合理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施工工作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

(3)严格遵守设计明确的规范、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及相关文件。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4)尽量减少施工的措施投入,降低工程成本;(5)尽量全面、准确的作好外界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的评估,编制比较符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

(6)在施工安排上,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技术规程,坚持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尽量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的流水施工,降低周转材料的投入和人员的投入,保证有序的施工,避免造成窝工;(7)配合作好与相临在建工程(主线道路、桥梁、综合管网等)的协调;(8)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的整体科技含量,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9)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管理目标荣昌县城南大道二标段改河工程位于荣昌县南部新区,其中2号桥靠城区一侧的挡墙长度为:3.5m过渡段+15.2m锥坡段+3.5m过渡段+54m桥内侧段+3.5m过渡段+5m锥坡段+3.5m过渡段,靠南部新区一侧的挡墙长度为:3.5m过渡段+6m锥坡段+3.5m过渡段+54m桥内侧段+3.5m过渡段+12m锥坡段+3.5m过渡段;3号桥靠荣双路一侧的挡墙长度为:7m过渡段+17m锥坡段+7m过渡段+25m桥内侧段+7m过渡段+5m锥坡段+7m过渡段,靠工业园区一侧的挡墙长度为:7m过渡段+7m锥坡段+7m过渡段+23.5m桥内侧段+7m过渡段+22m锥坡段+7m过渡段。

为保证工期要求,在汛期来临之前将该段河道改造工程实施完毕,该段挡墙混凝土采用C25商品混凝土浇筑,墙后为土工布反滤层,墙体每10m设置一道沉降伸缩缝,墙后回填采用砂卵石,分层夯实,分层回填厚度为400-600mm,回填压实度要求为0.92。

2.1地形地质、水文概况桥位区河道构造位置属螺观山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岸层产状倾向165°,倾角12°。

地质报告显示未发现断层和构造破碎带,浅层岩体破碎,构造不清晰,深部岩体较完整。

地层由第四系残坡积层(Q4del)亚粘土与侏罗系中统砂溪庙组(J2S)砂、泥岩组成。

为满足县委县政府道路通车要求,目前桥梁工程及路基施工已经基本完成,且为满足路基填筑要求,桥梁锥坡范围已经进行了部分填筑,形成高边坡,同时路基填方均为高填方(填方顶面与河道底板高程高差达20m左右),使河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次河道改造工程施工区域为原有河床区域,根据原有桥梁工程施工记录,其地下水位较高,高程大约为308.65m,且其下卧有2m左右流塑淤泥层,淤泥层顶面标高为305.9 m,在进行河道基础及底板施工时需进行大量换填。

2.2主要材料混凝土: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墙身采用C25商品混凝土,约6600m3,底板浇筑采用C15商品混凝土,约700m3。

2.3工期质量要求(1)工期要求: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和地质水文情况复杂,该项工程力争在2009年4月30日完成桥位区河道改造工程全部施工任务。

(2)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规范标准要求,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2.5管理目标2.5.1质量管理目标本着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把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做到工程竣工验收一次合格。

2.5.2工期管理目标根据本工期要求,采用网络控制和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及工序穿插措施,确保本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使用。

2.5.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1)认真学习和贯彻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按照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有关规定要求,搞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2)由于目前桥梁工程及路基施工已经基本完成,且为满足路基填筑要求,桥梁锥坡范围已经进行了部分填筑,形成高边坡,同时路基填方均为高填方(填方顶面与河道底板高程高差达20m 左右),使河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时此次河道改造工程桥位区施工区域为原有河床区域,根据原有桥梁桩基工程施工记录,其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量较为丰富,高程大约为308.65m,且其下卧有2m左右流塑淤泥层,淤泥层顶面标高为306.5m,在进行河道基础及底板施工时需进行大量换填,因此其基础开挖难度较大,故在施工中防止安全事故是重中之重,其安全管理目标确定为无任何灾害性事故发生,千人负伤率≤3‰,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第三章项目部组织机构3.1现场项目部的设置为保证本标段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公司组建设置的“荣昌县城南大道二标段工程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3.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公司将深入地在本工程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施工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全员参加,全过程为对象,现代管理方法为手段的质量管理机制。

3.3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保证体系为保证在本工程中实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目标,现场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贯彻执行“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并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到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由项目经理负责实施具体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3.4项目部组织机构的启动(1)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序地开展工作。

(2)以已制定的各项目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

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纠”,形成赏罚分明的管理模式。

(3)将工程的社会效益看重于经济效益,将项目职业道德作为专项考核制度。

具体做法是把项目施工职业道德的具体含义、标准分解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头上,并与他们的收入挂钩,自觉抵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上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施工质量做到业主与监理是否在场都一个样。

第四章施工准备4.1施工准备4.1.1现场准备(1)利用道路及桥梁施工期间原有租住民房作为办公室及宿舍。

(2)汇同业主、监理根据规划总图、设计施工图及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现场测量定位。

约请相关部门,现场复核验收。

验收合格后,建立施工平面坐标控制及标高传递网络体系。

4.1.2技术准备施工人员进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分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a. 认真阅读、核审施工图纸和学习施工规范。

b. 编制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c. 备齐必要的技术规范和参考资料。

d. 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提供业主和监理要求的相关资料。

(2)外业技术准备a. 测量:利用南方NTS-312全站仪及苏光水准仪进行测量放线及高程测量,操作过程严格按照《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并且及时、准确提供施工所需测量资料。

各种测试仪器设备检校;掌握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

根据业主提供的点位座标、高程资料及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地形地貌的复测与中间交接。

b. 认真学习领会合同条款,结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理解业主对工程的要求。

搞好图纸的自审与会审,做好前期技术资料准备。

c.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从时间、空间、资源、资金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全面平衡,确定总的施工顺序,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具的选择;设立工作管理点,明确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与管理办法。

d. 制定各种技术措施,组织进行技术交底。

使各级人员熟悉工程情况,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和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完成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