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下3《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课案
3下3《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课案
教学目标
1.抓住语言文字反复朗读感悟,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2、3自然段的总分段式,并学习用总分段式写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
学习第2、3自然段的总分段式,并学习用总分段式写一处景物。
教学难点
学习第2、3自然段的总分段式,并学习用总分段式写一处景物。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回忆上节课知识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一生读第2小节。其他同学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理解中心句。
2.文中写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的云雾,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一生汇报,其余生认真听。
练习读好句子。
4.师生合作读这一小节,生体会这一小节在段式上的特点。
5.自己练习背一背第二小节。
6.一生试背,其他的同学跟她一起轻声背。
7.回忆学法。
1.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一个自然段也是运用了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
2.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本设计中,通过课内外知识的融合,字词学习方法和句段阅读方法的提供,朗读背诵等方式的运用,力求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的同时,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习得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从而达成把语文教学的过程打造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过程的目标。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运用了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快找找。
交流。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理解相关语句。
3.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庐山的云雾变化得特别快?
交流并指导读好,读出变化的快。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课案
理论支持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4.师生合作读这一小节,让生体会这一小节在段式上的特点。
5.让我们把这美景,把这优美的文字记在心间。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雾是怎样的?自己先练习背一背。
6.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其他的同学跟她一起轻声背。
7.小结:学习这一段时,我们通过总起句抓住了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又通过朗读,感受到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让我们领略到它神秘的色彩。
4.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指导读出变化的快,变化的大。
5.仅仅就这两种变化吗?你能不能学着用文中的句式,也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交流。
6.自由读一读第三小节,细细体会体会作者的写法。
7.一起看着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三小节吧!
8.小结: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抓住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用总分的段式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写。
交流,理解相关语句。
3.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庐山的云雾变化得特别快?
交流并练习读好。
4.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练习读出变化的快,变化的大。
5.学着用文中的句式也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6.自由读一读第三小节,细细体会体会作者的写法。
7.看着提示试背第三小节。
练习读第四小节,读出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本环节在精读课文中,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朗读,去感悟,去理解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感受庐山云雾的动态美。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运用,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带领学生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与文本对话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与作者对话,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由喜爱庐山云雾的自然之美、赞誉祖国语言文字之美而升华为对祖国文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置身于这“千姿百态”的云雾之中,你们舍得离去吗?欣赏到这“瞬息万变”的云雾,你们还想踏上回家的归程吗?来到庐山的人们,都会有共同的感受——
2.指导读第四小节,读出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3.齐读第四自然段。
1.前两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共生园。共生园里有哪些景物?
2.以“我们学校的共生园真美呀!”为中心句写一段话,你觉得可以怎么写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
1.学生回忆,交流。
2.学生写作。
3.3名学生分别读自己的片断,互相评价。
3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一到三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文阅读。
通过简洁的谈话设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然后直奔中心,把学生引领到课堂上来。
此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想象中读。同时,通过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可感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庐山云雾的形态美,进而抓住比喻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通过读、悟,在体味语言美时更深刻地感悟庐主预习:
认真练读《庐山的云雾》课文。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感悟“神秘”。
三、当堂练习,迁移写法。
四、激情朗读,升华情感。
五、课外拓展,延伸情感。
1.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
3.庐山的云雾究竟美在哪儿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读第2小节。其他同学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理解中心句。
2.文中写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的云雾,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同桌交流后指名把划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导读好句子。
3.可以选取共生园中能体现美的几种景物接在后面写一写它们的美。还可以怎么写呢?
4.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把你所想的内容写出来。
5.全班交流,点评。
1.请3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一到三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我们共同的感受!
1.美文推荐:《阿里山的云雾》、《黄山云海》,著名作家老舍的《庐山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