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环境产权理论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 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科斯第三定理:由于制度本身的生产不是无代价 的,因此,关于生产什么制度、怎样生产制度的 选择,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
交易费用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所必需的费 用。
案例:你也许是一个爱抽烟的人。在你家附近有 卖烟的小贩。你明明知道小贩卖的烟的价钱比繁 华区、或“大地方”的国营商店中的价格高,比 如一盒云烟高出5毛到一块,但你有时还在小贩这 里买烟。如果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实 际上就懂得什么叫作交易费用。到小贩那里,只 需走几步路;而要到市中心或繁华区,则要坐车 或骑车去;且不说要花车钱,就是时间也不愿搭。 你觉得,多花上5毛到一块钱,节约时间和精力是 值得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到小贩 那里买烟,交易费用要低一些;而到市中心的大 商店,交易费用要高一些。
从搜寻交易对象,讨价还价,订立契约, 监督契约执行,维护交易秩序,解决交易 纠纷以及对违约加以惩罚,等等;在一定 范围内,企业内的交易要简单得多:工人 之间的固定分工节约了寻找交易对象的费 用,经理对工人的指挥代替了讨价还价, 工人和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 长期合同减少了在市场中多次反复地订立 契约的麻烦,因而人们很自然地要选择企 业的形式。
也可以说,企业的存在节约了交易费用。 当然,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的管理 难度会增加,对工人的监督会愈发困难, 企业官僚机构的弊端会越来越严重,企业 内的交易费用会非线性地增长。用经济学 的术语来说,就是边际交易费用在递增。 当企业内交易费用(边际)增长到和市场交易 费用(边际)相等时,企业规模就不再增大, 这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边界。这样,科斯就 完满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决定企业 规模的因素。他把这个发现写进了后来闻 名于世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并于 1937年发表在美国的《经济学》杂志上。
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防尘罩,费 用为150美元;
二是每户有一台除尘机,除尘机价格为50 元,总费用是250美元;
第三种是每户居民户有75美元的损失补偿。 补偿方是工厂或者是居民户自身。
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 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 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 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 场交易;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 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 规模扩张的界限。
另一篇著名论文是1960年发表的《社,批评了庇古关于“外 部性”问题的补偿原则(政府干预),并 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市场交易即 使在出现社会成本(即外部性)的场合也 同样有效。科斯发现,一旦假定交易成本 为零,而且对产权(指财产使用权,即运 行和操作中的财产权利)界定是清晰的, 那么法律规范并不影响合约行为的结果, 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
换言之,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 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资 源的最佳配置。施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将科斯的这一思想概括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 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科斯被 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
假定一个工厂周围有5户居民户,工厂的烟 囱排放的烟尘因为使居民户晒在户外的衣 物受到污染而使每户损失75美元,5户居民 总共损失375美元。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三 种:
早在三十年代,那时科斯刚二十多岁,他 就对这样的问题产生了疑惑:既然市场是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合作的最有效的形 式,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存在?在企业中进 行分工合作的人,为什么不能通过市场交 易来实现这样的合作?
亚当.斯密曾经描述过一个生产扣针的工场, 在这个工埸中有十八道工序,每道工序都 有一个工人来作。问题是,如果市场非常 有效,每道工序的工人也可以独立生产, 然后再到市场中将半成品卖给生产下一道 工序的工人。但是为什么这些工人不这样 作呢?为什么非要结合成一个企业呢?
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 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一种单项 的权利。
产权是行为权利,产权反映的不是人与物 的关系,而是人们之间一组被相互认可的 行为性关系。
➢二、科斯定理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 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 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会自动地驱使人们 谈判,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
这在新古典经济学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在 那里,企业是市场中的最小单位,并且被 视为是一个生产函数。科斯想,如果将一 个产品从上一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视 为一次交易,在企业内转移和通过市场转 移只不过是交易形式的不同。对于追求利 益最大化的人来说,究竟采取哪种方式, 取决于哪种方式费用较低。科斯发现,市 场中的交易其实是要耗费大量成本的。
第六章 环境产权理论
第一节 产权理论
➢一、产权的定义 • 产权(property rights)直观地说就是财产权
利。但是,对于产权明确而具体的定义, 具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H.德姆赛茨 菲吕博腾与佩杰威 阿尔钦
产权是人们在资源稀缺性条件下使用资源 的规则,这种规则是依靠社会法律、习俗 和道德来维护的,产权具有强制性、排他 性。
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 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 奖的获得者
“他的文献对经济史的研究增加了新 推动力,一门新的科学——法律经济学, 在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地带应运而生。”
——瑞典皇家科学委员会
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 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该文独辟 蹊径地讨论了产业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 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 本”(Transaction Costs)这一重要的范畴 来予以解释。所谓交易成本,即“利用价 格机制的费用”或“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 进行交易的费用”,包括提供价格的费用、 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