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行业安全生产发展变化过程

国外行业安全生产发展变化过程

30
建筑业
36.2
32.2
27
24.1
制造业
21.7
23.9
24.3
22.4
林业
26.6
16.5
20.8
20.1
其他
16.8
18.8
14.7
15.4
金融和保险业
1.6
11.2
9.6
14.6
资料来源:韩国职业安全健康局
从行业10万人死亡率来看,不同行业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相同行业之间有所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规律可循:
根据美国联邦劳工局统计,1992~2001年各行业10万人死亡率见表2(其中1996~2000年资料缺失)。从行业整体来看(制造业除外),10万人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是幅度并不大;行业10万人死亡率的从高到低顺序是(2001年为准):采矿业→农业、林业和渔业→建筑业运输和公共事业→批发业→制造业→政府部门→零售业→服务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同行业绝对死亡人数相比,行业的相对死亡情况发生了变化:采矿业虽然死亡人数较少,但是其10万人死亡率仍然高于其他行业,农林渔业的死亡率也很高,仅次于采矿业,而建筑业不论死亡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比较高,其他行业的绝对死亡人数和相对死亡率都比较低;同时各行业的相对死亡率虽然都有所降低,但是幅度并不大,而且基本都稳定在某一个数值上下浮动。
3.农林渔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都属于高危行业。
4.有些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型工业化国家都属于低危行业,行业本身显示了一定的“安全性”。
5.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马上就要进入“重化工业”的发展时代,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要以较快速度发展,这必将导致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恶化。因此,对我国安全监察机构来讲,如何作好未雨绸缪,作好以上这些重化工业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使安全和行业发展协调一致,成为国家有关部门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行业的安全状况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行业的安全状况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经济发达国家的行业与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型工业化兴国相比,安全状况比较好;另外一方面,行业的安全状况和行业本身的特征有关,表现出了“危险”的特性,比如采矿业、建筑业和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和本国其他行业相比,行业的10万人死亡率很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事故率。工业发达国家的伤亡率之所以比较低,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关。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的特点是:农业比重很低,约占5%左右,服务业比重很高,工业、制造业比重低于服务业,但高于农业比重;发达国家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呈相同特点:农业劳动力比重很低,服务业劳动力比重高,城市化程度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美国在2001年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1%、15.8%、81.1%,农林渔业事故死亡率为每10万人23人,第二产业为12人,相比之下第三产业则不足5人。日本在2001年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4.9%、30%、64.5%,而第二产业的死亡人数几乎占总死亡人数的60%以上,第三产业为30%,第一产业接近10%。
发达国家行业的死亡率普遍比较低,并且死亡率的大小趋于相同,这说明行业的安全状况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
发达国家死亡率比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建筑业、农业以及运输和仓储业,其他行业的死亡率比较低;
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行业事故率相对很高,而且多数行业死亡率仍然处于上升的趋势。

2
1
2
1
根据欧洲职业安全卫生机构统计数据,整个欧洲的行业10万人死亡率同样处于下降的趋势,渔业部门成为事故率最高的行业:其事故率是欧洲平均事故率的2.43。其他的高危行业包括建筑业(是欧洲行业平均事故率的1.41倍),健康和社会服务业(1.34倍),以及运输、仓储和邮电业(1.32倍)。相比来看,欧洲制造业的10万人死亡率相对较低。
发达国家行业死亡人数变化趋势
美国
根据美国联邦劳工部统计局资料(见表1),从整体上来看,美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下降的,但下降的幅度不大。在1992~2002年这11年间总计减少693人,平均每年减少63人。从单个行业来看,只有建筑业的死亡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运输能源及卫生业、农林渔业和政府部门这三个行业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过程,其他的行业变化幅度较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建筑业的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运输、能源和公共事业,服务业、农林渔业和制造业分列第三、第四和第五位,死亡人数最少的3个行业分别是采矿业、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和政府部门。从绝对死亡人数来看,美国的采矿业已成为比较安全的行业,2002年仅死亡121人。
表41998~2002年韩国行业10万人死亡率
行业
10万人死亡率
1998
1999
2001
2002
采矿业
1406.9
2083.4
2281
2285
渔业
741.8
479.4
664
1341.2
电力和煤气工业
23.9
23.5
24.3
34.5
农业
99.4
81.4
45.232Biblioteka 2运输和仓储业43.2
41.3
39.8
从发达国家行业的死亡人数发展趋势来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并逐渐趋于稳定,这说明行业的死亡人数存在着一个下限,当达到这个下限时,行业的事故伤亡人数将逐渐趋于稳定;
发达国家的高危行业普遍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和运输业,这三个行业的死亡人数基本占据了全部死亡人数的50%以上(美国约占50%,日本则超过60%);服务和金融行业的死亡人数比较低,并且也比较稳定。
图11965~2002年日本主要行业死亡人数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日本劳工部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1965年日本各行业的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行业是建筑业和制造业,其次是采矿业和公共运输业。公路运输业在1973死亡人数有了较大增加,以后基本稳定在300人,在1997年以后又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他行业下降趋势并不明显;从死亡人数来看,建筑业虽然死亡人数降低的幅度很大,但仍高居各行业之首,2002年死亡607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61%;其次是制造业,死亡275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6.7%;公路死亡人数234人,占14.11%,其他行业的死亡人数比较少。
发达国家行业10万人死亡率现状
行业的绝对死亡人数属于事故统计的总量指标,只反映事故的绝对数量情况,不利于行业间的相互比较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行业间工伤事故的差别,还要对反映行业工伤事故的相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不同行业的工伤事故情况的区别。常用的反映行业工伤事故的相对指标主要有10万人死亡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统计指标,如日本就采用了百万工时死亡率。
746
699
727
670
603
563
零售业
738
796
808
689
682
670
571
515
596
538
487
批发业
257
254
272
256
273
241
231
238
231
220
208
采矿业
181
174
180
157
154
158
147
123
156
171
121
金融保险与房地产
123
122
115
125
118
102
-12.90%
-3.80%
I运输、仓储和邮电业
13.7
13.7
12
12.1
11.8
-13.90%
-1.7
资料来源:英国职业安全健康局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行业事故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呈下降趋势,而且同行的10万人死亡率的大小趋于相同。例如美国建筑业2001年10万人死亡率为12,而欧洲建筑业1998年的10万人死亡率为12.8。但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欧美发达地区并不相同,这些国家中行业整体依然呈上升的趋势,并且10万人死亡率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以韩国为例,根据韩国职业安全和健康局统计资料,韩国行业10万人死亡率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例如韩国采矿业死亡率是美国采矿业死亡率的近100倍,而且大多数行业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在韩国,死亡率最高的行业是采矿业,2002年10万人死亡率高达2285;其次是渔业,2002年10万人死亡率为1341.2,其他行业的10万人死亡率明显低于上述两个行业,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高。
93
108
83
88
87
政府部门
575
543
607
639
472
474
459
421
410
433
554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统计局
日本
日本战后行业工伤事故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的发展过程。1950~1961年为上升阶段,同时在1961年因公伤亡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达48万人之多,其中死亡6712人。1962~1973年呈平稳态势,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从1973年以后,日本工业事故逐年减少,伤亡事故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根据日本劳工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73年到2002年,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从5269人下降为1658人,下降了68.54%,平均每年降低2.28%。
表1 1992-2002年美国职业事故死亡人数分类情况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合计
6217
63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