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户风险预警信号分类及认定参照标准

客户风险预警信号分类及认定参照标准

客户风险预警信号分类及认定参照标准一、企业类客户企业类客户的风险预警信号主要从客户财务、经营管理、主要管理者的行为、体制、担保、上下游客户、经营环境等方面表现。

具体如下:(一)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警信号1、应收账款非正常增加。

2、存货不正常增加、积压或倾销。

3、资产负债率升高、速动比率下降、长短期债务异常增加。

4、无形资产或客户资产重估值不适度的激增。

5、应付账款大量增减,且增减原因不清。

6、固定资产大量减少或非生产固定资产大量增加。

7、拖欠工资、税金、贷款利息。

8、利润没有偿付债务或用于扩大再生产,有抽逃资金行为。

9、对外投资的变动。

10、所有者权益非正常变动。

11、其他。

(二)损益表中的预警信号1、销售额下降,利润明显降低,靠逃税盈利或发生亏损。

2、相对于销售收入,财务、管理及商品流通费用增长过快。

3、销售收入或利润增长过快。

4、关联交易占比较高,超过营业收入的20%以上。

5、其他。

(三)现金流量表中的预警信号1、现金流量及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下降或出现负值。

3、投资或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超常变化。

4、其他。

(四)经营管理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1、没有按照现代企业机制运作,产权关系不明晰或发生争议。

2、频繁变更客户名称。

3、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混乱。

4、非正常对外提供担保。

5、投资计划雄心勃勃,但缺乏论证,技术资金不到位;盲目向非主业领域迅速扩张。

6、生产、销售、技术等过度依赖于其他客户。

7、设备或设施推迟或无力维修,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8、会计师事务所或有关部门多次审查财务等情况。

9、主要技术人员、业务人员、部门经理等人才流失。

10、其他。

(五)管理人员行为的预警信号1、管理者品行不端,独裁专制,有欺诈行为或涉诉。

2、核心管理人年老、生病、死亡,没有合适的继任者。

3、管理层、股东或家族成员之间分裂或发生劳资纠纷。

4、频繁更换管理人员或会计、稽核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

5、管理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或有移居、移民倾向。

6、随意承诺,但承诺往往不兑现。

7、转移或变相转移、侵吞企业资产。

8、主要管理者变换手机号码或手机持续处于不正常关机状态。

9、对银行的约见推诿、搪塞。

10、其他。

(六)与银行关系变化的预警信号1、不按要求或不提供信息和真实的财务报表,缺乏起码的合作态度。

2、存款账户转移或存款余额下降,结算量萎缩,资金流向与客户经营范围不相符。

3、拖延偿还贷款或延缓抵押登记,非正常借新还旧或收回再贷。

4、贷款的目的性不明确,用不正当手段千方百计申请贷款。

5、经常签发空头支票、退票或账户被查封、冻结。

6、其他银行降低其信用等级,停贷或实行制裁。

7、逃废银行债务。

8、其他。

(七)担保方面的预警信号1、保证人担保能力下降或保证人声明不继续提供担保等信息。

2、抵押(质)物的使用价值、市场价值明显降低或损毁、流失。

3、未经银行同意擅自处理抵押(质)物。

4、抵押物面临国家或市政规划影响。

5、其他。

(八)上、下游客户和相关部门方面的预警信号1、上游客户停止供货、改变销售政策或因债务纠纷对借款人提起诉讼。

2、经常发生退货,主要下游客户不再购买借款人产品。

3、被证监会警告,被银行监管部门(人民银行)列入“黑名单”或被银行同业协会确认不守信誉。

4、被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限制或制裁。

5、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借款人实行惩罚政策。

6、其他。

(九)从国家或地方的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反映的预警信号1、国家、地方经济状况不景气,市场需求衰退或不振。

2、国家出台明令禁止、限制发展或限期整改政策。

根据风险预警信号对银行信用安全的影响程度可分为一般预警信号和重大预警信号。

客户出现下情况之一或多个的,一般认定为重大预警信号:1、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销售收入、利润、应收应付款项等指标与同期、年初或上期比较,连续多期持续出现不利变化。

2、失去重要客户或市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增加对外重大投资、盲目向非主业领域迅速扩张、所有者权益减少。

3、主要管理者变更或被双规、判刑,其家庭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有移居(民)倾向,转移或变相转移、侵吞企业财产。

4、存款账户转移,业务份额下降,其他银行降低其信用等级或停贷或实行制裁。

5、逃废银行债务或被证监会警告,被银行监管部门(人民银行)列入“黑名单”,被银行同业协会确认不守信誉。

6、被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限制或制裁。

7、保证人担保能力下降或抵押(质)物的使用价值、市场价值明显降低或损毁、流失。

8、未经信用社(银行)同意擅自处理抵押(质)物。

9、国家、地方经济状况不景气,市场需求衰退或不振。

10、国家出台明令禁止或限制其发展,或限期整改政策。

11、信用等级、贷款风险分类下降。

12、其他。

其他预警信号个别偶然出现可视为一般预警信号,连续出现或多个同时出现应视为重大预警信号。

二、项目贷款项目贷款的风险预警信号除了具备一般企业类客户贷款风险预警信号的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性,要注意把握和识别。

项目贷款特殊的风险预警信号列示如下:(一)经营环境预警信号1、对行业或项目可能产生潜在或直接不良影响的新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实施。

2、对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或调整。

3、社会舆论出现对项目法人或项目本身不利的信号。

(二)项目建设期预警信号1、项目审批、设计、建设、监理、经营过程中,因违反有关规定,受到主管部门处罚,并可能对项目建设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或在上述过程中,项目单位向银行隐瞒真实情况或弄虚作假。

2、项目设计方案、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关键设备购置等发生重大变化。

3、项目投资主体、实施单位、运作模式等发生变化。

4、负责项目实施的关键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等非正常离职。

5、项目未按规定实行招投标、工程监理,或招投标、工程监理流于形式。

6、项目建设出现纠纷或发生非正常停工,实际实施进度与计划发生较大差异。

7、项目建设质量出现重大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或遭投诉。

8、其他在建或开发项目失败,关联企业经营不景气或涉诉,可能对本项目建设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预警信号1、项目实际(或预计实际)投资超出评估测算总额达10%以上。

2、项目单位违约大量拖欠工程款,或由此引发纠纷或诉讼,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3、项目资本金不到位或未按计划到位。

4、项目评估时预期除资本金以外的其他资金未按计划到位。

5、未按评估指定用途使用资金,转移项目建设资金于其他在建项目或用途。

6、关联企业间发生大量非正常交易和资金大量非正常转移。

(四)项目经营期出现不利变化1、项目原、辅材料进货渠道、市场供求发生重大变化。

2、企业技术水平不达标,产品产量、质量未达到设计水平。

3、项目市场定位、销售策略、销售渠道、销售进度、销售价格等与计划发生较大差异。

4、项目销售、资金回笼与计划发生较大不利变化。

5、同一区域或相近区域出现优势明显的竞争性项目。

6、消费者消费倾向发生变化,项目产品市场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7、对商品房开发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或未通过竣工验收,产权证书办理不及时。

8、产品受到消费者投诉事件增加,出现不利舆论;或被新闻媒体、主管部门披露不利事件。

(五)银企关系预警信号l、对信用社(银行)正常的贷后监管拒不配合或提供虚假情况。

2、隐瞒影响信用社(银行)贷款安全的重大决策。

3、项目资金违反约定体外循环,逃避信用社(银行)封闭管理要求。

(六)项目贷款出现以下预警信号,一般认为属于重大风险预警:1、项目建设出现纠纷或发生非正常停工,实际实施进度与计划发生较大差异。

2、项目建设质量出现重大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或遭投诉。

3、其他在建或开发项目失败,关联企业经营不景气或涉诉,可能对本项目建设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未按评估指定用途使用资金,转移项目建设资金于其他在建项目或用途。

5、关联企业间发生大量非正常交易和资金大量非正常转移。

6、产品受到消费者投诉事件增加,出现不利舆论;或被新闻媒体、主管部门披露不利事件。

7、对信用社(银行)正常的贷后监管拒不配合或提供虚假情况。

8、隐瞒影响信用社(银行)贷款安全的重大决策。

9、项目资金违反约定体外循环,逃避信用社(银行)封闭管理要求。

10、其他。

其他预警信号个别偶然出现可视为一般预警信号,连续出现或多个同时出现应视为重大预警信号。

三、个人类客户借款人出现以下情况,一般视为重大预警信号:(一)借款人身体出现死亡、重大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借款人家庭成员身体出现死亡、重大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足以影响贷款的归还的。

(二)借款人品行不端,违法犯罪被拘留或判刑。

(三)借款人出现离婚等重大家庭变故。

(四)借款人经商、运输等从事的经营活动(含种、养殖业)连续亏损。

(五)借款人个人资产净值明显下降,收入大幅度减少。

(六)借款抵押物明显贬值、毁损或未经银行同意被擅自出租、处置。

(七)借款人工作单位关停倒闭或借款人下岗长期待业。

(八)借款人恶意逃废信用社(银行)贷款本息的。

(九)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