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导学目标《狱中杂记》: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认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2.通过课文认识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陶庵梦忆序》:1.积累文言字词,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2.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1)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
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张岱(1597~168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世宦人家,家学渊源。
素喜游历,通晓音乐戏剧,交游广泛。
南明时,曾被授以职方主事之职,不久即辞去,托病不出。
后家道中落,布衣蔬食,生活颇为艰苦,然笔耕不辍,著述甚丰。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有“文中乌获”“后来斗杓”之称。
代表作品:《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
2.背景解读狱中杂记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
《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
戴名世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
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被牵累定死罪者甚多。
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其名字而被捕入狱。
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
在狱中,目睹了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
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
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
后累官至礼部侍郎。
本文是方苞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在刑部狱中据所见所闻写的。
陶庵梦忆序本文是张岱为自己的文集《陶庵梦忆》所作的自序。
该文集中,多为回顾自己过去豪华生活之作,而作者写此书时,已穷困潦倒,两相对比,不由心生慨叹,如大梦方醒,犹忆梦中美境,眷眷不能舍,又自知其不可复得,于是故作潇洒幡悟貌,将一切归之因果,归之大梦。
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节日与习俗(二)(1)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又名腊八节,俗称“腊八”。
在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2)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农历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3)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4)社稷:“社”,指土地之神,“稷”,古代指谷神;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5)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二古诗文基础狱中杂记1.字音识记①窦.(dòu) ②遘.者(ɡòu)③瘳.(chōu) ④迩.年(ěr)⑤绞缢.(yì) ⑥不羁晷.刻(ɡuǐ)⑦主谳.者(yàn) ⑧呿.(qū)⑨渫.(xiè) ⑩胥.(xū)⑪痼.疾(ɡù) ⑫挢.(jiǎo)2.通假字矢.溺皆闭其中(“矢”通“屎”,粪便)3.词语解释(1)迩年..狱讼迩年:近年(2)必多方钩致..钩致:钩取,即逮捕(3)或竟成痼疾..痼疾:不治之疾、残废(4)伤肤,兼旬..愈兼旬:二十天(5)遂缚以出,不羁晷刻....不羁晷刻:一刻也不停留4.古今异义(1)留者十六七...古义:表分数,十分之六七今义:表约数,十六或十七(2)吾辈无生理..古义:生存的可能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3)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然后..得死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5)余叩所以..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一词多义(1)奉⎩⎨⎧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动词,执行)沛公奉.卮酒为寿(动词,恭敬地捧着)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动词,进献、献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名词,侍奉)(2)作⎩⎪⎨⎪⎧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形容词,神情激动)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写作)舍瑟而作.(动词,站起)日出而作.(动词,劳作)此疫作.也(动词,发作)(3)薄⎩⎨⎧与饮食之气相薄.(动词,接近、迫近)薄.田十五顷(形容词,土地贫瘠)厚古薄.今(动词,轻视、看不起)(4)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yào ,形容词,重要)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yào ,动词,总结、概括)要.在安国家,利人民(yào ,名词,要点、关键)张良出,要.项伯(yāo ,动词,同“邀”,邀请)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yāo ,动词,同“约”,约定)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yāo ,动词,要挟)(5)质⎩⎨⎧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动词,以……作抵押)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名词,通“贽”,初次见面时送的礼物)狱中成法,质.明启钥(副词,刚刚)6.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①牖.其前以通明(名词作动词,开窗洞) ②必械.手足(名词作动词,拘系、拘束) ③主梏.扑者亦然(名词作动词,上刑具) ④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名词作动词,内外勾结) ⑤凡死刑狱上.(名词作动词,呈报) ⑥皆利.系者之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⑦贫则面.语之(名词作状语,当面) ⑧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2)动词的活用予我千金,吾生.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3)形容词的活用①吏因以巧.法(形容词作动词,利用……取巧) ②所全.活可数计哉(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7.特殊句式 (1)倒装句①则治之如所言(状语后置,即“则如所言治之”) ②或叩以往事(状语后置,即“或以往事叩”)③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定语后置句,即“大盗未杀人及同谋多人者他犯”)(2)判断句此疫作也(“……也”表判断)(3)省略句①众言同,(余)于是乎书②富者就其戚属(语之),贫则面语之③(胥)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④命下,遂缚(之)以出,不羁晷刻陶庵梦忆序1.字音识记①为野人(hài)②然瓶粟.屡罄.(sù_qìnɡ)③以蒉.报踵(kuì) ④以衲.报裘(nà)(zhù_chī)⑤以苎.报·2.通假字(1)为野人··(“”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2)政.如邯郸梦断(“政”通“正”,恰)3.词语解释(1)每欲引决..引决:自裁,自杀(2)不能举火..举火:生火做饭(3)以绳报枢.,以瓮报牖.枢:门轴牖:窗口(4)大梦将寤.寤:醒(5)尚视息..人间视息:观看和呼吸,指活着4.古今异义(1)当作..如何消受古义:应当用(什么事)今义:看作(2)以石报枕,仇温柔..也古义:温暖柔软 今义:温顺体贴 5.一词多义(1)名⎩⎨⎧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动词,喜好名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动词,命名、取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正确地指称、说明)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名词,名誉、名声)(2)与⎩⎪⎨⎪⎧愕窒不敢与.接(动词,交往)庶子不足与.谋(介词,和、同)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语气助词,后作“欤”,用于句末,表示反诘)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动词,等待)(3)视⎩⎨⎧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动词,观看)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动词,看待、对待)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动词,观察、考察)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名词,眼力、视线)6.词类活用 (1)动词的活用仇舆从.也(动词作名词,随从的人) (2)形容词的活用①故旧..见之(形容词作名词,故交、旧友) ②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形容词作名词,繁华奢靡的生活) ③仇轻暖..也(形容词作名词,轻而且温暖的衣服) ④仇温柔..也(形容词作名词,温暖且柔软的床) ⑤仇爽垲..也(形容词作名词,明亮干燥的房子) ⑥仇香艳..也(形容词作名词,闻香睹艳的生活) (3)名词的活用仇.温柔也(名词作动词,报应) 7.文言句式(1)省略句①还是后人妆点(他们)语也②因思昔日生长王谢(之家)③故旧见之,如(见)毒药猛兽(2)倒装句①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状语后置、省略句,应为“(于)人世视息”]②鸡鸣枕上[状语后置、省略句,应为“(于)枕上(闻)鸡鸣”]③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状语后置、省略句,应为“(与)年谱异也”“(与)志林别也”]三古今对译狱中杂记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康熙五十一年三月间,我(被关押)在刑部监狱里,看见犯人死而由窦①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死去而从墙洞里拖出去的,每天有三四个人。
(狱中)有位原洪洞令杜君者,作②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县的知县杜君,神情激动地说:“这是瘟疫发作了呀。
现在气候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十数人。
”余叩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这时候)多到每天十多人。
”我问造成所以。
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③这种情况的原因。
杜君说:“这种疾病很容易传染,传染上的人,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而狱中为老监者四,即使是他的亲属,也不敢同他一起居住。
而狱中有老监四座,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④其前每座老监有五间房子,看守们住在中央,在房前的墙上开有窗户,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旁四室则用来通光,屋顶也开有天窗,用来透气。
旁边的四间牢房却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
每薄暮⑤下没有开窗,可是关在里面的犯人经常有二百多人。
每到傍晚管键,矢溺⑥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⑦,便落了锁,犯人的屎尿也都封闭在牢房里,同食物的气味混在一起,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再加上严冬时节,贫穷的犯人在地上睡觉,等到春天地气上升,鲜不疫矣。
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很少有不生病的。
监狱里有个老规矩,天亮了才开锁,当深更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⑧顶而卧,无可旋避,半夜的时候,活人跟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没有办法避开,此所以染者众也。
又可怪者,大盗这就是传染上瘟疫的人多的原因。
更值得奇怪的是,那些大强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和犯案多次的贼,杀过人、案情重大的囚犯,精气特别旺盛,染上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瘳⑨。
这种病症的十个当中没有一两个,有的即使染上了,随即也就好了。
其骈死⑩,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那些接连死去的,都是因为罪轻被押以及被牵连的、被当作人所不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