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一、选择题
)
1.水具有比热容大这一特点,下列在生活和生产中不是利用这一特点的是()
A.汽车上的发动机用水冷却
B.冬天用的暖手宝里面用水供暖
C.农民播种时,用盐水选种
D.城市中心建设人工湖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 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 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 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3.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跟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相等
B.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般不相等
C.热量是机械能改变的量度
D.冷水和热水的比热容相同
4.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 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
D. 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5.下列事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6.下列现象和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C.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 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关于内能,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0℃的冰块也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
9.下列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为辐射的是()
A. 站在太阳下感觉温暖
B. 空调热风使室内温度升高
C. 金属勺子放在热汤里变烫
D. 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
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有可能不变
D. 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A. 温度
B. 内能
C. 比热容
D. 热量
|
二、填空题
1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夏天为了解凉,把饮料放进冰箱里冷冻,使其温度降低,这是用
________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冰冻后的饮料瓶,在手中反复搓,可以加快冰块的熔化,这是通过
________的方式增物体的内能.
14.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热现象的例子.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________;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________.
15.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__,此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________,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___,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________越高。
16.物体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他们与分子是运动情况有关,请按分子运动的剧烈情况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铁棒不易拉长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而“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
18.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
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的很快,不会停下来。
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无规则撞击而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布朗运动是 ________的运动;
A.分子B.原子C.小颗粒
(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 ________分子的运动是 ________(有规则/无规则)的。
19.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小丽准备了以下一些实验器材:两个铁架台、两个相同的烧杯、两个同样的酒精灯、水、煤油.为了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相同的时间.此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三个测量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________.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
21.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交替进行.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是________联的.若把1.5kg的清水放入豆浆机中,从25℃加热到8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 J,在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c水=4.2×103J/(kg•℃)].
22. 秸杆焚烧严重污染空气,是造成当前雾霾严重的因素之一.可将其回收制成秸杆煤.完全燃烧0.2kg 秸杆煤可放出________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2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至
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c水=4.2×103 J/(kg•℃),q秸杆煤=2.1×107J/kg].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 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
(2)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描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b物质是
________ ,分析图象还判断出________ (水/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3)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__
;
2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对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用控制________相同的方法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比较它们来比较________和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通过实验发现:若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终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四、综合题
25.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 的煤气.己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无锡创业科技园道路两边安装的一种“风光互补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风扇在风中不停的转动,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不需要挖路面埋管铺设输电线路,无风有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有风无光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二者皆备时同时发电,并可日夜为蓄电池充电。
以一杆传统的路灯和该新颖路灯对比,“风光互补路灯”1年大约可以节省电能3.6×109J,减少碳粉尘排放300k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风光互补路灯上的小风扇和太阳能电池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无风时,小风扇和太阳能电池板既没有动能也没有重力势能
B. 当气温为0℃时,小风扇和太阳能电池板均没有内能
C. 白天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D. 夜晚无风时,储存在蓄电池里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2)若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一盏这样的路灯每年可节约煤炭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