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防水涂料检测实施细则1.依据标准:GB/T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6777-200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2.分类:2.1分类:产品按组分分为单组分(S)、多组分(M)两种。
产品按拉伸性能分为Ⅰ、Ⅱ两类。
2.2标记:按产品名称、组分、类和标准号顺序标记。
示例:Ⅰ类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标记为:PU防水涂料S I GB/T19250-20033.技术要求:3.1外观:产品为均匀粘稠体,无凝胶、结块。
3.2物理力学性能: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多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序号项目ⅠⅡ1拉伸强度/MPa ≥ 1.9 2.452断裂伸长率/% ≥5504503撕裂强度/(N/mm)≥12144低温弯折性/℃≤﹣405不透水性0.3MPa 30min不透水6固体含量/% ≥807表干时间/h ≤128实干时间/h ≤24≤ 1.09加热伸缩率/%≥﹣4.010潮湿基面粘结强度/MPa ≥0.50加热老化无裂纹及变形11定伸时老化人工气候老化无裂纹及变形拉伸强度保持率/%80~15012热处理断裂伸长率/% ≥500400低温弯折性/℃≤﹣35拉伸强度保持率/%60~15013碱处理断裂伸长率/% ≥500400低温弯折性/℃≤﹣35表1续拉伸强度保持率/%80~15014酸处理断裂伸长率/% ≥500400低温弯折性/℃≤﹣35拉伸强度保持率/%80~15015人工气候老化断裂伸长率/% ≥500400低温弯折性/℃≤﹣3510、仅用于地下工程潮湿基面时要求。
15、仅用于外漏使用的产品。
表2多分组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序号项目ⅠⅡ1拉伸强度/MPa ≥ 1.9 2.45 2断裂伸长率/% ≥450450 3撕裂强度/(N/mm)≥1214 4低温弯折性/℃≤﹣355不透水性0.3MPa 30min不透水6固体含量/% ≥927表干时间/h ≤88实干时间/h ≤24≤ 1.09加热伸缩率/%≥﹣4.010潮湿基面粘结强度/MPa ≥0.50加热老化无裂纹及变形11定伸时老化人工气候老化无裂纹及变形拉伸强度保持率/%80~15012热处理断裂伸长率/% ≥400低温弯折性/℃≤﹣30拉伸强度保持率/%60~15013碱处理断裂伸长率/% ≥400低温弯折性/℃≤﹣30拉伸强度保持率/%80~15014酸处理断裂伸长率/% ≥400低温弯折性/℃≤﹣30拉伸强度保持率/%80~15015人工气候老化断裂伸长率/% ≥400低温弯折性/℃≤﹣3010、仅用于地下工程潮湿基面时要求。
15、仅用于外漏使用的产品。
4试验方法:4.1标准实验条件标准实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60±15)%。
4.2实验设备4.2.1 拉力试验机:测量值在量程的15%~85%之间,示值精度不低于1%,伸长范围大于500mm 。
4.2.2 低温冰柜:能达到﹣40℃,精度±2℃。
4.2.3 电热鼓风干燥箱:不小于200℃,精度±2℃。
4.2.4 冲片机及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符合GB/T529-1999中5.1.2要求的直角撕裂裁刀。
4.2.5 不透水仪:压力0 MPa~0.4 MPa ,三个精度2.5级透水盘,内径92mm 。
4.2.6 厚度计:接触面直径6mm ,单位面积压力0.02MPa ,分度值0.01mm 。
4.2.7 半导体温度计:量程﹣40℃~30℃,精度±0.5℃。
4.2.8 定伸保持器:能使试件标线间距离拉伸100%以上。
4.2.9 氙孤灯老化试验箱:符合GB/T18244-200 0要求的氙孤灯老化试验箱。
4.2.10 游标卡尺:精度±0.02mm4.3试件制备4.3.1 在试件制备前,试验样品及所用试验器具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 。
4.3.2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称取所需要的试验样品量,保证最终涂模厚度(1.5±0.2)mm 。
蒋静置后的样品搅匀,不得加入稀释剂,若样品为多组分涂料,则按产品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 ,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
模框不得翘曲且表面平滑,为便于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
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覆盖(最多三次,每次间隔不超过24h ),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96 h ,然后脱模,涂膜翻过来继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72h 。
4.3.3试件形状及数量见表3表3 试件形状及数量项目试件形状数量/个拉伸性能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5撕裂强度符合GB/T529-1999中5.1.2规定的无割口直角形5低温弯折性100mm ×25mm 3不透水性150mm ×150mm 3加热伸缩率300mm ×30mm 3潮湿基面粘结强度8字形砂浆试件2热处理3定伸时老化人工气候老化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3拉伸性能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5热处理低温弯折性100mm ×25mm3拉伸性能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5碱处理低温弯折性100mm ×25mm3拉伸性能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5酸处理低温弯折性100mm ×25mm3人工气候老化拉伸性能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Ⅰ型5低温弯折性100mm ×25mm34.4外观涂料搅拌后目测检查。
4.5拉伸性能4.5.1 无处理拉伸性能将涂膜按表3要求,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试件,并画好间距25mm 的平行标线,用厚度计测量试件标线中间和两端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数平均值作为试件厚度。
调整拉伸试验机夹具间距约70mm ,将试件夹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按表4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荷载(P ),断裂时标线间距离(L1),精确到0.1mm ,测试五个试件,若有试件断裂在标线外,应舍弃用备用件补测。
表4 拉伸速度产品类型拉伸速度/(mm/min )高延伸率涂料500低延伸率涂料2004.5.2 热处理拉伸性能将涂膜按要求裁取六个(120×25)mm 矩形试件平方在隔离材料商,水平放入已达到规定温度的电热鼓风箱中,加热温度沥青涂料为(70±2)℃,其它涂料为(80±2)℃。
试件与箱璧间距不得少于50mm ,试件易与温度计的探头在同一水平位置,在规定温度的电热鼓风箱中恒温(168±1)h 取出,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 ,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试件,按4.5.1进行拉伸试验。
4.5.3 碱处理拉伸性能在(23±2)℃时,在0.1%化学纯氢氧化钠(NaOH )溶液中,加入Ca (OH )2试剂,并达到过饱和状态。
在600mL 该溶液中放入按要求裁取的六个(120×25)mm 矩形试件,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10mm 以上,连续浸泡(168±1)h 取出,充分用水冲洗,擦干,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4h ,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试件,按4.5.1进行拉伸试验。
对于水性涂料,浸泡取出擦干后,在(60±2)℃的电热鼓风烘箱中放置6h ±15min ,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8±2)h ,裁取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Ⅰ型试件,按4.5.1进行拉伸试验。
4.6结果计算4.6.1 拉伸强度试件的拉伸强度:)/(D B P T L ⨯= 式中:----- 拉伸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L T P------- 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顿(N )B------- 试件中间部位宽度,单位为毫米(mm ) D------- 试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取五个试件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到0.01MPa 4.6.2 断裂伸长率试件的断裂伸长率:%100/)(1⨯-=O O L L L E 式中:E------ 断裂伸长率,%---- 试件起始标线间距离25mmO L ---- 试件断裂时标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1L 取五个试件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到1%4.7撕裂强度4.7.1 将涂膜按要求,裁取符合GB/T529---1999要求的无割口直角撕裂试件,用厚度计测量试件直角撕裂区域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数平均值作为试件厚度。
将试件夹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按要求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荷载(P ),测试五个试件。
4.7.2结果计算试件的撕裂强度:dP T s /= 式中:----- 撕裂强度,单位为千牛每米(kN/m )s T P------- 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顿(N ) d------- 试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取五个试件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精确到0.1kN/m4.8低温弯折性4.8.1试验器具试验冰柜:控温精度±2℃弯折仪:6倍放大镜。
4.8.2试验步骤按要求裁取三个(100×25)mm 试件,沿长度方向弯曲试件,将端部固定在一起,例如用胶带,如此弯曲三个试件,调节弯折仪的两个平板间的距离为试件厚度的3倍。
检测平板间4点的距离。
放置弯曲试件在试验机上,胶带端部对着平行于弯板的转轴。
放置翻开的弯折试验机和试件与调好规定温度的低温箱中,在规定的温度放置1h 后,在规定温度弯折试验机从超过90°的垂直位置到水平位置,1s 内合上,保持该位置1s ,整个操作过程在低温箱中进行,从试验机中取出试件,恢复到(23±5)℃,用6倍放大镜检查试件弯折区域的裂纹或断裂。
4.9不透水性4.9.1试验器具不透水仪:符合GB/T328.10—2007中5.2的要求。
金属网:孔径为0.2mm 。
4.9.2试验步骤按要求截取三个约(150×150)mm 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h ,试验在(23±5)℃进行,将装置中充水知道满出,彻底排出装置中空气。
将试件放置在透水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些同尺寸的金属网,盖上7孔圆盘,慢慢夹紧直到试件夹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到规定的压力。
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30±2)min ,试验时观察试件的透水情况。
4.9.3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应无透水现象。
4.10固体含量将样品搅匀后,取出(6±1)g 的样品倒入已干燥测量的直径(65±5)mm 的培养皿()中刮平,立即称量(),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