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正式版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管
理正式版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范和强化本市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工作,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建立完善企业、社会、政府联动的应急机制,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处置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制定目的
根据事故紧急管理的需求,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应急处置指挥体
系;通过现有事故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防患未然,科学救灾的事故紧急处置防范体系;进一步增强减灾综合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制定原则
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事故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提高城市紧急救援水平。

预防为主。

把事故预防作为城市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
制,应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分级管理。

按照“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系,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分级管理,按级负责。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质监局负责组织管理处置,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特种设备一般、较大等级事故由县(区)政府统一领导,县(区)质监局负责组织处置,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
工作。

对处置不了的问题,迅速报告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由市质监局组织协调处置。

四、制定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五、适应范围
根据不同类别的设备分别编制不同的应急预案,同一预案适用于相近型号规格的一台或多台设备。

如某蒸汽锅炉的应急预案适应范围可以这样表达:“本预案适应于某单位某处以及某处的蒸汽锅炉。


六、体系职责
预案中必须明确体系的组织机构、人
员及其职责。

至少要包含如下内容: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组织及人员职责、联系方式和应急原则。

其中,人员的职责必须细化分工并确定步骤、明确应急指挥者、明确参与者的责任与义务。

联系方式包括与内部机构、外部机构的联系以及报警联络的方式、步骤等。

应急原则一般包含如下几项:(1)领导负责、逐级负责、分工负责;(2)反应迅速、措施果断、动作正确;
(3)以人为本。

七、应急响应
预案的重点部分是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措施的制定必须根据设备的不同事故故障分别确定,制定应急措施时需要进行危害辨识。

特种设备包含锅炉、压力容器、
机电类特种设备等。

不同的设备会存在不同的潜在危害,但是无论何种设备,其共同点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类;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归纳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等四类。

在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的基础上,安全检查的重点要对照安监和设备部门确立的关键项,有针对性地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使预防机制有效可靠。

同时,对作业条件进行危险性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
施,风险大的作业活动重点考虑。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