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2)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2)


上页 下页 首页
(2)差模输入电压和共模输入电压
差模输入 + 电压
uid
-
Rb1
R1
+1 -2
uid
+1 -2
uid
Rc1 + uO -
Rc2
VT1
VT2
R2
差模输入电压 uId
两个输入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
+VCC Rb2
上页 下页 首页
+VCC
共模输入 电压
Rb
Rc
+ uO -
Rc
Rb
R
R
0.73
1
1
2
mA
0.365 mA
④ 可认为 IC11 ≈ IREF 。
VT12
+VCC
VT13
IC10
R5
IREF
IC13
VT10
R4
VT11
-VEE
R4
UT I C10
ln
I C11 I C10
26 103
28
106
0.73 103 ln 28 106
3103 3 k
上页 下页 首页
-UBE
UB
2IE
- IBQ R
-VEE
Re
IBQR + UBEQ + 2 IEQRe = VEE
IC IS
+VCC R
IREF 2IB
Ic1
IB1
VT1 +
-UBE1
IC2
IB2
+ VT2
UBE-2 Re
IE2
UBE1 – UBE2
≈ UT ( ln
IC1 IS1
IC2
– ln IS2
)
≈ IC2 Re
l UT
n
IC1 IC2
≈ IC2 Re
上页 下页 首页
[例5.3.1] 图示为集成运放LM741偏置电路的一部分,假设VCC =VEE =15V ,所有三极管的UBE =0.7V ,其中NPN三极管的β> >2,横向PNP三极管的β= 2 ,电阻R5 =39kΩ 。
Re -VEE
补偿Re 上的直流压降,
提供静态基极电流
上页 下页 首页
(2) 静态分析
βIBQ
仿真
VCC
+
uid
-
- ICQ Rc R IB
IC
Rc
UC
+ uO -
IC +VCC
Rc
UC IB
VEE - UBEQ R + 2(1+ β)
+1 -2
uid
+1 -2
uid
R
+
VT1
UBE
-
Re
VT2
+
Ad Ac
( 分贝
)
共模放大倍数
KCMR越大,说明差放分辨
差模信号的能力越强,而抑制 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
上页 下页 首页
2.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1) 电路组成
R#43;1 -2
uid
+1 -2
uid
R
引入共模负反馈 降低单管零点漂移 提高了共模抑制比
Rc
+ uO -
Rc
VT1 VT2
+VCC
uIc
1 2 (uI1
uI2 )
[例5.3.2] uI1 = 5 mV, uI2 = 1 mV
则: uId = 4 mV
uIc = 3 mV
上页 下页 首页
(3)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d
ΔuC1 = - ΔuC2 =
1 2
Au1ΔuId
ΔuO = ΔuC1 – ΔuC2
温度变化时, uC1
+
和uC2 变化一致, u
O 保持不变。
uid
-
Rb1
R1
+1 -2
uid
+1 -2
uid
Rc1 + uO -
Rc2
VT1
VT2
+VCC Rb2
R2
当温度升高时ICVC (两管变化量相等)
uo= (uC1 + uC1 ) - (uC2 + uC2 ) = 0
对称差分放大电路对两管所产生的同向漂移都有抑制作 用。
= 2 ΔuC1
Ad =
ΔuO ΔuId
= Au1
=

1 2
Au1ΔuId
牺牲一个放大管的放大倍数换取对零点漂移的抑制,
但不理想,因电路不可能完全对称,
单端输出时失去对零点漂移的抑制能力。
上页 下页 首页
共模放大倍数 共模抑制比
Ac
=
Δuo Δuic
共模抑制比
KCMR
Ad Ac
差模放大倍数
KCMR (dB) 20lg
VCC - UBE1 R
R
1
IC2
I REF 1
2
2IB
IC2
IC1
IB1
IB2
IREF - 2IB
当β >>2 时
VT1 +
UBE1
+
VT2
UBE2
IC2 ≈ IREF
=
VCC
- UBE1 R
-
-
上页 下页 首页
2. 比例电流源
UBE1 + IE1R1 = UBE2 + IE2R2
IE1R1 ≈ IE2R2
①估算基准电流IREF ;
②分析电路中各三极管组成何种电流
源;
③估算VT13的集电极电流IC13 ;
IC10
④若要求IC10 =28μA,试估算电阻R4 VT10
的阻值。
R4
VT12
+VCC
VT13
R5 IREF
IC13
VT11
-VEE
上页 下页 首页
解: ①由图可得
VT12
+VCC
VT13
I REF
二、差分放大输入级
1. 基本形式差分放大电路
+VCC
(1)电路组成
Rb1
Rc1 + uO -
Rc2
Rb2
两个输入、两
R1
个输出
两管静态工作 点相同
+
uid
-
+1 -2
uid
+1 -2
uid
VT1
VT2
R2
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的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 件的参数值都相等。
上页 下页 首页
静态时,ui1 = ui2 = 0 uO= uC1 - uC2 = 0
VT1 VT2
+
uIc-
共模输入电压 uIc
两个输入电压大小相等、极性也相同。
上页 下页 首页
实际上,在差分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加上任意大小、任意极
性的输入电压uI1和uI2 ,都可以将它们认为是某个差模输入电压
和某个共模输入电压的组合。
其中差模输入电压uId和共模输入电压uIc的值分别为:
uId uI1 uI2
第三节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偏置电路 差分放大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下页 总目录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克服零 点漂移
提供电压 放大倍数
输入级
中间级
提供负载所 需功率及效

输出级
偏置电路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
向各放大级 提供合适的 偏置电流
上页 下页 首页
一、偏置电路
1. 镜像电流源
+VCC IREF
VCC
VEE R5
2U BE
15 15 2 0.7 mA 39
0.73mA
Ic10
R5 IREF
Ic13
VT10
R4
VT11
-VEE
② VT12与VT13组成镜像电流源,
VT10 、 VT11与R4组成微电流源。
上页 下页 首页
③不能简单认为Ic13 ≈ IREF 。
1 IC13 IREF 1 2
IC2 ≈
R1 R2
IC1
+VCC IREF
R
R1 R2
IREF
2IB
Ic1
IB1
VT1 +
IE1
-UBE1
IC2
IB2
+ VT2
UBE2
-
IE2
R1
UBE1 ≈ UBE2
R2
上页 下页 首页
3. 微电流源
UBE1 – UBE2 = IE2Re
U BE
IC IS (e UT 1)
≈ IC2Re
UBE ≈ UT l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