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概述》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我来自软件系。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操作系统概述》,这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操作系统》这门课的第一章。
一、说教材
(1)关于教材
本节课选自由***出版社出版的操作系统(第二版)的第一章。
本书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基本原理和设计技术。
全书一共9章内容,本书的编写采取了总分的形式,第1章是关于操作系统定义、类型及功能等的概略性阐述,之后对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所以在本课程中,该章
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是对本课程整体的一个导入。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其分类。
了解操作系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探究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难点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操作系统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一些茫然,所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教材的特征,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其分类。
难点:操作系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二、说教法
我个人认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决定于该课程的授课对象。
大专生不像小学生,更不像中学生一样学习的目标很单纯,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目标——生存。
他们承受
着更大的压力也肩负着更重的担子。
我们知道,专业课教学一直是职业性质类学校
教学的难点,因为其中会涉及到很多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术语,这样的话,他们
会变得很急躁,会觉得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知识领域。
学生
几次听不懂还可以勉强说得过去,但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放弃这门课程。
可以说,
如果一个学生放弃了某一课程,那么,就等于说,他也放弃了教该课程的老师。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完全抹杀掉在课程中使用专业术语的可能性。
针对专业术语较多的操作系统这门专业课,我采取以下方法:
(1)首先用通俗的大白话来描述我们所要讲的内容。
(2)等同学们听懂了并理解了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后,再进行词的“同义替换”,把专业术语放进去。
三、说学法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当前教改的热点研究课题,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本节
课通过老师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相通性的“举一(操作系统)”,培养学生“反三”
的能力;讲操作系统的种类时,让同学们去比较思考他们的不同点,并说出每种操
作系统的优缺点,进而引出另一种类型的操作系统,同时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
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和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在新课改中,提出了学生智力、能力双向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此号召,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设置问题情境——非智力因素(学会参加)。
采用悬念式的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
使同学们的思维处于活化状态,然后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追根寻源,进行探索,
培养思维能力。
(2)引导信息加工——智力因素(学会学习)。
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得出的结果进行
分析,同时将本节课内容揉进去,对比理解,对比记忆。
(3)设计实践活动——能力与技术(学会迁移)。
把本堂课的理论知识与课后实例相
结合,更深一步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4)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结合本节课内容,按照总分的方式归纳知识体系,形成总分的结构,通过举例的形式与方法实现知识与思维活动的适度拓展。
(5)作业布置
在课后习题中选出与本节课知识相对应的题目,趁热打铁,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知识结构理论,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水平来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较系统的总结。
目的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便于记忆和以后
的发现学习方法,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逻辑性,学会总结。
由此,我的板书如下:
六、教学后反思:
我觉得,要想让同学们能够进入到操作系统这门课程里来,首先就应该让他们明白到底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也就是它具有什么功能,等有个初步的理解后,再把同学们带入课程的深处,让他们对操作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虽然同学们理解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其功能,但是,毕竟是纯理论的东西,多多少少有点抽象的,所以在以后的教课过程中,我会尽量加些实质性的东西进去,以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