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规划法课件

城乡规划法课件

• 中心城区将按照“三轴四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近期完善高速公路 环内的 城市建设,中远期向京沪高速公路以东、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以 南约有序拓展。
•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 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 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
• 村庄: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 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
• 目前大约有310余万个
2.城乡规划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1)法律: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 2)行政法规 :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第116号令发布《村庄和集镇规划
4)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 ① 综合类基本规范:《城市规划基本术语》 • ② 城乡规划编制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 ③ 城乡规划各专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3、城乡规划法的配套法规和规章 (1)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办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4)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5)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6)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7)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8)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 我国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 的132个增加到2014年的664个 ,城市化水平由7.3%提高到 54.77%。
分类: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 大城市 (50万以上) 中等城市 (20-50万) 小城市 (20万以下)
•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 制镇。建镇基本条件是: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 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超过2000人的乡政府驻 地。到2006年全国建制镇大约2万个
建设管理条例》。 3)部门规章:根据各部门管理内容的不同,分为四类:
①城乡规划编制审批管理 : ②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土地使用规划管理规章;公共设施规划管理规章;市政 工程规划管理规章; 特定地区规划管理规章。 ③ 城乡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理:主要是行政检查与档案 ④ 城市规划行业管理:包括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和规划师执业资格管理。
• 淮安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长江三 角洲北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 城市规划区包括市区行政辖区(3171平方公里) 以及涟水县陈师镇在 宁连高速公路以西地区和空港部分地区(共约15平方公市规模为:到2015年,城市规划 人口规模145万人,规 划建设用地控制在174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17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204平方公里以内;到 2030年,城市规 划人口规模22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264平方公里以内。
• 城市规划七线是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 • “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 • “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 • “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 • “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 • “黑线”指高压线用地的控制范围。 • “橙线”轨道交通管理 • “黄线”基础设施。
弊端:其一,不利于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其二,造成法律空白地带
统一的城乡 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1.基本概念
• 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一 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域 单元,它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 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 中心,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 的直辖市 、市 、建制镇。
2.1.2 城乡规划概述
1.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区的概念
(1)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 和实施管理。
它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 是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城市和乡村
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第2章 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2.1 城乡规划概述 2.2 城乡规划的制定 2.3 城乡规划的实施 2.4 城乡规划的修改 2.7 案例
2.1 城乡规划概述
2.1C.l1ick城t乡o 规ad划d 法Ti立tl法e背景 2.1C.l2ick城t乡o 规ad划d 概Ti述tle 2.1.3 城乡规划法规的适用范围 2.1.C4lic城k 乡to规a划dd制T订it实le施的一般原则
• (3)规划区
• 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
规划控制的区域。 •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
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 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 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建成区,即实际已经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 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二是尚未建成但由于进一步发展建设的 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 规划,是融合多要素多人士看法的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愿景,意即进行比较 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 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
• 一地三域: • 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 • 十个专项: • 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
•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 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 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2.1.1 城乡规划立法背景
城乡二 元结构
一法一条例: 《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实施)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年11月1日实施)
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 众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2.1.2 城乡规划概述
1.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区的概念
(2)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是指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并依法对城市、
镇、乡、村庄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指 导和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