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容器基础知识

电容器基础知识

第1 页,共8 页电解电容器简介一.电容器基本原理:1.电容器定义:一种能贮存电荷的电子组件.2.电容器的构成:由中间夹有电介质的两块金属板构成.当两极板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Q时,若极间的电位差为V,则两者之比就称为电容器的电容量.AL2O3)引导端二.铝质电解电容器特色与原理之运用:1.铝电解电容器的构造.由阳极化成铝箔与阴极腐蚀箔、导针、电解纸、电解液结合而成化成:利用电解液在直流电作用下在纯AL表面生产一层致密的AL2O3皮膜.阳极箔经化成后,含有一高介电常数的氧化膜(AL2O3).此氧化皮膜当作阳极箔与阴极箔的绝缘层.氧化皮膜的厚度即为两箔间的距离(d),此厚度的厚薄可由化成来加以控制。

由于氧化皮膜的介电系数高,且厚度薄,故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其它电容器的容量为高。

电解电容器的实际阴极是与氧化膜接解之电解液。

而阴极箔只是将电流传到电解液而已民,电解纸是用来帮助电解液之吸收及避免阳极箔、阴极箔直接接触,因磨擦而使氧化皮膜受损2.E/C特色与原理之运用。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主要组件之一.它具有隔直流和分离各种频率的能力.广泛用在隔直流﹑耦合﹑旁路﹑滤波﹑谐振回路调谐﹑能量转换﹑控制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组件等方面.三. E/C电气特性介绍.铝质电解电容器一般电气特性包括:←静电容量;↑损失角;→泄漏电流.1.静电容量:表征电容器贮存电荷能力的大小.静电容量: C= =ε(法拉第定律).ε—介电常数d—两极间距离s—两极间相对面积电容器的标称容量:E24﹑E12﹑E6三个系列.分别适用于允许偏差±5%(Ⅰ级) ﹑±10%(Ⅱ级)﹑±20%(Ⅲ级)的规格.这三个系列内的数值是按下式计算并经过必要的修正得到,即:UQdS第 2 页,共 8 页E24系列X=10n =lg -1其中n=1--24 E12系列X= 10n =lg -1其中n=1--12 E6 系列X= 10n =lg -1 其中n=1—6 1.5,2.2,3.3,4.7,6.8 ,10Book1.xls铝质电解电容器的标称容量应符合E6系列.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为法(拉),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F 表示,当电容器的两级分别带有等值异电荷q 时,电量q 与极板间相应的电位差UA-UB 的比值,即C=q/(UA-UB)。

1F=1库仑/1V 1库仑=1安*1秒1F=106μF=109nF=1012pF2.损失角(tg θ or DF).损耗角正切值标志着电容器本身在工作时的自身损耗的大小,这个损耗的大小可以定义为:在电容器被施加电压时,电容器产生的损耗与电容器存储的功率之比介质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时间中因发热而消耗的能量.电容器损耗是衡量电容器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损耗愈大,发热愈严重, 则表示电容器传递能量的效率愈差.铝质电解电容器的损耗主要表现为介质的漏电损耗,在低频下使用时,其它损耗均可忽略.DF= CRn 62424n 1212n 63.泄漏电流:印加相当于工作电压的直流电压时,流过电容器的电流大小.称为泄漏电流.用来表征电解电容器的绝缘性.构成电解电容器介质是金属氧化膜,虽然它有很高介电强度,但氧化膜绝非完美无缺.在其表面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孔洞.疵点﹑裂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就是通过这些缺陷的电子电流和离子电流.漏电流大小I =KCU(uA)U-施加的电压(V) C-标称容量(uf) k-漏电流常数.4.滤波电流.一般的电子机器都要用直流电压电源,因此外来的交流电源,经过整流之后,即成直流电压.但波形不很完整,若加上电容器之后,就会使波形变的较为完整.而此过滤整流所获得之直流电压中所含之交流成因电感所生之交流成份等经由电容器予以衰减.5.额定工作电压:电容器所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电压.6.额定使用温度:电容器所允许使用的最高环境温度.四. 电解电容器的生产流程及各工艺之质量要求重点.1.电解电容器的生产流程;裁切→钉接→卷绕→含浸→组立→洗净→套管→→充→加工→包装→入库2.各工艺之质量要求重点.a.裁切:将电解纸﹑铝箔予以所要求之宽幅.依据刀片﹑垫片之规格排列成所需之尺寸加工之.外观检查铝箔﹑电解纸有无刮伤或毛边﹑蛇形.作业时,严禁赤手直接触摸铝箔或电解纸.未经包装的铝箔或电解纸严禁直接放置地面.b.钉接:1.目的:增加引线端子导电.2.方法:将导针与铝箔压钉衔接为之,要求导针与铝箔完全接触.3.检查项目:钉接间隔﹑钉接阻抗﹑钉接厚度﹑钉接花瓣﹑剥离状态.钉接间隔:以导针钉接位置为卷取铝箔长度基准.钉接接触阻抗:导针与铝箔间接触阻抗.测量方法如下.导针(A)与铝箔(B) 间测定之,正箔1.5mΩ以下.负箔2.0mΩ以下.钉接厚度:即铝箔导针复合厚度.剥离状态:四方向的花瓣需均匀分开. 铝箔﹑导针花瓣一体重迭, 导针花瓣要压住铝箔花瓣.重点:铝箔与导针完全压平并接触,钉接针孔与花瓣两者位置须位于导针部份之中央位置.剥离实验后,导针花瓣应残留铝箔.c.卷绕:1.目的:使正负电极箔分开,以双层雹解纸隔迭卷绕.2.方法:将钉接完成之正负极铝箔,以双层雹解纸隔迭.一并采用单向回线或合成卷取而成.3.检查项目:卷取重迭度﹑松紧度﹑及两导针相对位置.素子的构造. 导针间隔.重点:作业者严禁赤手直接触摸电极箔﹑电解纸及导针. 作业所用之手套每4.5小时更换一之干净手套.素子掉落地面拾起,必须放在NG盒内确保素子品质.d.含浸:1.目的:让电解纸充分吸收电解液.2.方法:将烘干的素子放入含浸槽中,并倒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须高过素子,但不可高过排气孔.)含浸前素子烘干温度应保持95±5℃.含浸方法:抽真空加压含浸.①放气10秒钟; ②加压20分钟; ③放气10秒钟; ④为一个循环.3.检查项目:电解液特性﹑含浸后素子之CAP﹑DF.含浸是否透澈.4.重点:①药水对照不可用错;②每批素子含浸前,均需测量其使用电解液之PH值﹑电导度﹑火花电压等特性符合标准才可含浸;③含浸是否透彻;e.组立.1.目的:防止电解液外漏;2.方法:素子经含浸后,与胶盖﹑铝壳以全自动组立机组合方式快进完成,同时加以封口密闭之;3.检查项目:封口尺寸A﹑B﹑D﹑L.裸品部品图:4.外观:胶盖有无凸起﹑铝壳有无损伤﹑封口有无毛刺.f.洗净.1.目的:洗掉导针及裸品上残留的电解液或油污;2.方法:四槽洗净.一槽:加温﹑加超音波﹑清洗剂.二槽:超音波.三槽:自来水漂洗.四槽:纯水加温漂洗.3.检查项目:是否洗净烘干.4.重点:洗剂添加量及定时换水.g.套管.1.目的:绝缘和标示.2.方法:经洗净烘干后之裸品,以全自动套管机在裸品外表加套胶管,加热﹑收缩而完成.3.检查项目:被覆状态(是否有露白) ﹑收缩状态(收缩不良或破皮) .4.重点:①首件确认及收缩温度调整.②极性标示不得相反或偏差.h.串排.1.目的:以利E/C并联充电.2.方法:将套管后之电容器依同极性方向,整齐排列在串排架上.3.检查项目:串排前,检视串排架编织铜线是否断线.两端结合点及电木隔离绝缘板是否烧毁,底部金属导板是否脱落.4.重点:不得插反及混料防止.i.手工老化.1.目的:修复因裁切被破坏的Al203皮膜,以降低LC稳定E/C特性.2.方法:益寿前先经短路试验,再按照治具配线方法配线.在常温高温中印加工作电压或益寿电压(AV).完成第一次﹑第二次益寿,使制品之特性完全去除初期不良.待高温益寿后,经2-3小时冷却,待电气特性稳定后再进行测试作业.益寿时间是指电压上升到设定值后最少印加时间.3.检查项目:设定电压﹑电流最终电压﹑电流;4.重点:升压速度控制最终电流确认;j.选别.1.目的:100%电气特性,剔除CAP﹑DF﹑LC不良品;2.方法:电容器益寿后,在常温下,印加额定电压(WV).予泄漏电流﹑静电容量﹑损失角之测试,并将良品与不良品分类.每批作业完毕后,将良品以绿色箱盛装送下工程,不良品则依不良现象区分,送全能班处理.3.检查项目:CAP﹑DF﹑LC规格设定及测试电压设定.4.重点:若换规格时,必须清理工作区或机器,避免不同规格混入.k.自动老化.将套管后之电容器制品,以全自动老化机供料:串排﹑益寿测试选别分类之一贯作业.素子质量保证,自动益寿作业LC设定100V以下电容器.LC值设定以<<制造传票>>上LC值之1/3设定.l.包装.在待包装区取得制品,依生管课<<制造命令单>>指示包装方式包装.作业前先清理工作台面,严防异品混入.同规格只得有一零数箱.m.加工.1.导针加工:将电容器予导针加工机﹑导针成型﹑裁切﹑波浪裁切﹑成型波浪裁切等.导针加工后,以塑料桶盛装,避免因搬运致使导针弯斜.2.贴品加工:成品经全自动贴品机,统一极性﹑高度固定于纸带上.贴品时牛皮纸带与导针成型垂直状,纸带接续时利用指定治具.纸带与纸带间隙在1.0mm以下.贴品因异常品而拔取时,不得连续3个以上.断续拔取时必须满足包装数量.制品拔取强度每批开始作业及更换胶带时,拉力1.0kg以上.贴品始末端必须留5个空位.加工工程重点: ①如何防止导针及胶管夹伤;②如何防止混料;五.E/C使用注意事项.1.勿过压;2.勿过流;3.勿极反;4.导针拉拔力勿大;六.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