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音乐的魅力和启发

古典音乐的魅力和启发

古典风韵——古典音乐的魅力及启发
每日穿梭于钢筋水泥森林
淹没在拥挤的人潮
行色匆匆
耳朵里塞着小喇叭
任强劲的节奏扯痛耳膜
亲临尖叫不断的演唱现场
沉浸在流行旋律的疯狂
抑或在浏览网页的时候
随机播放一曲
漫不经心地哼哼唱唱
似乎已成为我们与音乐约会的主流方式
什么时候可以坐下来推开封闭已久的窗
看午后的阳光
以慵懒的姿态漫入室内
打开满布微尘的琴盖
拨动沉寂已久的琴弦
或者
仅仅是聆听那悠扬的经典妙音世界和心
刹那间变得好安静
音乐能养生、治病。

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开阔胸襟,促进身心健康。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患抑郁症,经
多方医治,不见疗效。

后来他向
朋友学抚琴,久而乐之,抑郁症
也就自然好了。

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

“金匮真言论”把五声音阶(宫、商、角、
徵、羽,即:1、2、3、5、6)与人的五脏
(脾、肺、肝、心、肾)、五志(思、忧、
怒、喜、恐)相联系,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应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而,当我们倍感疲惫时,不妨静下心来听一曲古典音乐,舒缓身心古典音乐犹如深不可测的海洋,你总会找到震撼心灵的圣曲
九州遗韵
——中国古典音乐之妙大汉妙音:《胡笳十八拍》
汉时有两个与漫漫大漠结缘的女人,
一个是美女王昭君,另一个是才女蔡
文姬。

汉代名曲《胡笳十八拍》便是
出自这位旷世才女之手。

蔡文姬,名
琰,字文姬,汉
末著名琴家,史
书记载其“博学
而有才辨,又妙
于音律。


《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蔡文姬一生不幸的遭遇。

表达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

魏晋绝唱:《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其缘起于战国时期“聂政刺韩相”的史实。

体现了“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

《广陵散》因聂政诞生,因嵇康而神秘
嵇康,魏晋时期
杰出的思想家、
诗人和音乐家。

史载其“性烈而
才俊”。

公元前262年,对司马政权始终
持不合作态度的嵇康以“乱政”
之罪被斩首。

临刑,嵇康神色
自若。

奏《广陵散》一曲,从
容赴死。

曲罢人亡,从此人间妙音绝矣。

盛唐华章:《霓裳羽衣曲》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盛唐的繁华,在音乐艺术上不需要
更多的诠释,《霓裳羽衣曲》已是
完整的表达。

相传《霓裳羽衣舞》由唐玄宗作曲,杨贵妃编舞。

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

乐调优美,舞蹈构思精妙。

安史之乱后,《霓裳羽衣曲》随着
杨贵妃的香消玉殒渐渐模糊。

一代
名曲竟然“寂不传矣”。

时至今日,我们
只能在流传下来
的字里行间,在
现代人对盛唐风
气的推测中,窥
视一二。

欧风缥缈
——欧洲古典音乐之美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或震撼,或欢喜,或惆怅……
旋律优美、音调不很强的音乐能促使副交
感神经进入优势状态,音调强烈、旋律起伏
激烈的音乐使交感神经系统占优势。

近代许多科学家研究了音乐与心理学、
生理学的关系,发现大调乐曲可引起脉
搏,呼吸增快,小调乐曲则使其减缓。

VS
这些结论,我们依旧可以在欧洲或恬静或震撼的古典音乐之中找到印证……
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
等都很具亲和力。

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
欢快活泼,给人以轻松之感。

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
的音响俯手可得,提琴奏鸣曲
《春》、钢琴奏鸣曲《悲怆》、
《热情》、《月光》,都是传
世佳作。

贝多芬的伟大,绝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

他的音乐是英雄心的表现,亦是伟大灵魂的表征,是灵魂的声响。

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
《第九交响曲》,是
世间最伟大的杰品!
可知命运对于人类,
只能操纵怯弱懦夫,
而无可奈何这伟大的
精神的英雄。

海顿被后人推崇为“交响曲之父”与“弦乐四重奏之父”。

他的音乐之所以具
有不朽的价值,因
为它面向现实,朝
气蓬勃,令人受到
鼓舞。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的《安魂曲》
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

他音乐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的市
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
进步的意义。

真正的感动,是心灵的感动。

姑且不说艺术含量
和价值;就生命力而言,古典音乐就可以永恒。

让我们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感受古典音
乐之美……
谢谢欣赏
制作:谭晓棠宁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