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解释汇编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与6个虚词解释汇编

③只、只是
技止此耳
116

①我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④仅仅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②剩下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③多余的
48

①靠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到朝廷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
②面对着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进献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③将要
临行,诸僧进曰
40

①停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9

①考虑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②处在……地方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思想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居住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③担心
②强悍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70

①进入
便舍船,从口入
③勉强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②进入(深入)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
62

私下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③进入(国内)
入则无法家拂士
63

①要求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④收入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70

⑤交纳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77

②老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1

①好
士大夫多以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78

①设置
施八尺屏障
②善于,擅长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②实施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72

①不多,数量小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79

①果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缺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实际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
③减少
然则问可少耶?
80

①吃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①兴起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⑧是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②建立
大楚兴,陈胜王
91

致力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101

①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
92

迁移
非死即徙尔
②修改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93

窄,不宽阔
初极狭,才通人
③提高修养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94

①鲜艳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④长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②少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97

①诚实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必以信
88

痛心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信用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89

①逃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③确实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②灭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相信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通“无”
河曲智叟无以应
98

①行走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90

①做
行拂乱其所为
②做
行拂乱其所为
或说处杀虎斩蛟
④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
⑥同“悦”高兴,喜欢
公输盘不说
77

①军队
十年春,齐师伐我
86

①白色的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86

②朴素,不加装饰的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③向来
吴广素爱人
96

①效法
王效其作为
87

①热水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
②有成效
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②(shāng)水大的样子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②判定
孔子不能决也
⑤对我……
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一定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7

①竭尽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47

①类推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②枯竭、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类似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38

完,没有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③像
佛印绝类弥勒
39

①前进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④去除
去死肌,杀三虫
③平常
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68

①完整
全石以为底
59

悲伤
言之,貌若甚戚者
②保全
苟全性命于乱世
60

①打开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69

①责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陈述
某启:昨日蒙教
②任用
任其用,除其妖
61

①刚强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③承受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类、类属
忠之属也
⑧对读书人的称呼
黄生允修借书
85

①解说
请说之
⑨产生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②陈述
乃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76

①能承受
驴不胜怒,蹄之
③言论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②胜利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古代的一种文体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胜过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
⑤劝说
④年轻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粮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73

①房舍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③同“饲”饲养
吾赖是以食吾躯
②放弃
舍问,其奚决焉?
81
使
①派遣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74

①经历
涉寒暑不溃
②支使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②渡
楚人有涉江者
③让
为一说,使与书俱
75

①草木生长
橘生淮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③一种文体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会面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8

交换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26

③恰巧(遇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19

①旧、原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7

给人以好处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原因,缘故
既克,公问其故
28

①赶得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124

①知道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③树阴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4

①牵
友人惭,下车引之
③通“智”聪明智慧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
②取过来
一人蛇先成,取酒且饮之
125

①停止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115

①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②阻止
拊床而止之
②增长
彼竭我盈,故克之
③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④秘密的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5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4

征集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36

①看见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5

①急速
是方啮也,而遽死耶?
②拜见
曹刿请见
②就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③表示被动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46

①解决
舍问,其奚决焉?
④通“现”出现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9

①在……时候(地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③地方
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②占着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④方法
多方以捕之,弗获
16

①背
至于负者歌于途
②辜负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25

①返回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7

①赋税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②归还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②征收
岁赋其二
52

①熄灭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③器具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②暗,看不见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④通“俱”都,全部
问所从来,具答之
53

①明亮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43

①在一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透明
庭下如积水空明,
②全,都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③清楚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53

④明确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11

①得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弊端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②能够
虽鸡狗不得宁焉
④羞辱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2

①安定
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5

①明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平定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②识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