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一.地质学常识1.地壳物质组成: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
2.矿物的硬度:按顺序递增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3.地球上生物的演化顺序:①植物进化历程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②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一腔肠动物一扁形动物一线形动物一环节动物一软体动物一节肢动物。
③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4.海啸: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5.地震: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能量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2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的诱因: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大小先后排列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我国汶川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的碰撞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
震源的深度越浅,波及范围越小;地震常常发生在夜间的原因:地震其实随时都会发生,而事实上多发生在夜间,是因为受外因——太阳和月球引力的结果。
我们知道,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可引起海水在一天里2次涨落。
同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也会引起地壳的“潮汐”现象,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察觉罢了。
据测定,在朔望时,北京一带的地壳大约可以升降40厘米。
如果地球内部在孕育地震的过程中,当地下的岩石受力的作用接近于破裂时,而此时正好有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这样蓄势以旧的地震能量就会一下子迸发出来。
在这里,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就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
地震不仅多发身在夜间,而且还常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后。
因为农历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后是太阳和月球引力最大的时候。
二、地貌学常识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
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2.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河口三角洲。
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3.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中国东北的镜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
4.大陆架——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缓倾的浅水平台。
简单来说,是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架不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5.半岛:指伸入海洋或湖遥中的陆地。
它的构成形式一般是三面临水,一面同大陆相连。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中国最大半岛是山东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广东西南部,因多雷暴而得名)。
6.岛屿、群岛: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
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位于加拿大东北方向,属于丹麦。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称为马来群岛世界最小的岛屿是位于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一个美丽的珊瑚小岛。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我国宝岛台湾岛。
7.海洋、海、洋: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也是海和洋的统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
海与洋之间彼此连通,共同组成世界统一的海洋整体。
世界最大的海是珊瑚海(位于澳大利亚东边,也是最深的海)世界面积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位于土耳其附近)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是南海(也是我国最深的海)中国面积最小的海是渤海(还有的海是东海、黄海)8.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狭长的海域,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世界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非洲的莫桑比克)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是德雷克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中国最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9.江——较大的河。
世界最长的江为尼罗河,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
10.河——通指一般的水道,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
世界最长的河是尼罗河、排在后面的分别是亚马逊河、长江。
11. 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
世界最大的湖是里海。
世界最小的湖是本溪湖(位于辽宁)。
13. 七大洲四大洋——地球分七大洲四大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的面积。
七大洲为: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州四大洋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五大洲里亚洲面积最大、大洋州面积最小四大洋里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亚洲的全名为亚细亚洲、欧洲的全称为欧罗巴洲、非洲的全称为阿非利加洲、美洲的全称为亚美利加洲。
二、中国自然地理1.中国的疆域①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②疆域的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②陆地面积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③陆疆和陆上邻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新疆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有7个邻国。
④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
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
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
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
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我国的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台湾岛和海南岛沿岸以及南海诸岛。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中国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23个省,其中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
四个直辖市: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重庆(渝)。
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维吾尔自治区(新)、西藏自治区(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3.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②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4.中国地形的分布①中国的山脉: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②四大高原的特点及分布③四大盆地的特点和分布④三大平原的特点及分布5.中国的气候①气候特征及原因②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③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①河流的基本特点②内外流河③主要河流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
干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区,注入东海。
黄河概况: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干流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河。
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注入渤海。
京杭运河④湖泊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
其中青海湖(青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西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
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新疆的艾丁湖。
海拔最高的湖泊是海拔5556米的喀顺错湖,在西藏。
7.重要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东部季风区由于所跨维度很广,南北热量条件的变化,使得季风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此外,由南向北降水量的减少和水分条件的变化,也是形成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自然地理特点看,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差异显著。
此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属半湿润地区;河流汛期较短、水量较小,有冰期,而且愈向北冰期愈长;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为湿润地区;由于降水充沛,雨季较长,河流水量丰富、汛期也长,无结冰期;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从生产和生活习俗的南北差异看,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农业以旱地耕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