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乌鸦喝水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相机板书:为什么喝水?怎么喝水?喝着了吗?
二、初读指导
(一)自由读课文
1.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认读生字,正音。
口渴、看见、办法、终于、渐渐、叼起、乌鸦、瓶子
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词、轻声音节。如“喝不着、渐渐、小石子、一个一个地”等。
看,(出示第一幅图)它终于找到了一瓶水。这时它最想干什么?
(4)咦,乌鸦怎么还 不喝呀?生看图讨论。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重点指导读好:“怎么办呢?”把乌鸦失望、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是啊,哪么辛苦才找到水,可是又喝不着,怎么办呢?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大家帮乌鸦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它喝着水,好吗?(四人小组讨论,为乌鸦想办法)
谁能读好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它说什么?
2、平时你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四、扩展练习:
1、 师讲故事《故事新编─老经验不管用了》。
2、请同学们为新故事中的乌鸦找找喝不着水的原因,还为它再想想怎样才能喝到井水的办法。读了这个乌鸦喝水的故事,你又懂得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一)出示生字:
(二)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三)按笔顺图书空。
(四)教师示范写。
(五)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完成《习字册》
五、板书设计
24 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到水
要动脑筋解决困难
看图入手,
随机析字形、辨字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提示课题
(一)1、(出示乌鸦的图片)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伙伴,它是谁?
2、“乌”和哪个字有点像?(“鸟”)。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这两个字?
老师总结:小乌鸦长得黑黑的,连眼睛都看不见了,所以没有一点。
(二)1.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武蓉
所在学校
梅岭小学
单元
第七单元
课题
2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鸦喝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 写字。
3.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汉语拼音,并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色通道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指导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生字。
学生汇报为乌鸦想的办法。(集体评议这些方法是否可行)
2、你们的办法真多,乌鸦也想出办法来了,我们来看看它的办法是怎么样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划出写乌鸦的办法的句子读一读。
3、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你觉得它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图一和图二,两个瓶子里的水位有什么不同。并请一位同学上来做个小实验。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位的变化。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情况,联系“瓶口小”的特点体会“一个一个地放”理解“渐渐”,并练习用“渐渐”说一句话。
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 )的乌鸦?
4、练读句子,体会乌鸦喝到水的高兴心情。
5、乌鸦这个办法是一下子就想出来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指导读好“终于”对呀,乌鸦在想出这个办法之前,还想过许多别的办法,通过对比,发现这个办法方便省力,就采用了这个办法,也喝着了水,现在你又觉得这是一只( )的乌鸦?
2.去拼音读。
3.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请小老师来评一评小朋友读得怎么样?好的表扬,有错误的请纠正。
4、自己再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联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填空:一只乌鸦( ),它用( )的办法喝到了水。
三、指导写字
(一)出示生字:
(二)认读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教后反思
1.上节课,我们和小乌鸦见了面。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
2、你会认吗?出示:乌、鸦、石、法、渐、瓶、办、喝、渴
3、你会用吗?出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抽生填空后齐读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乌鸦为什么想喝水呢?看看图,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出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鼓励质疑问难,学会自主读书的方法。
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巩固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内容。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乌鸦找水喝的迫切心情。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遇难不让、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按笔顺书空。
(四)教师示范写。
(五)学生描红,仿影。
五、作业设计
(一)熟读课文。
(二)描红,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阅读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指导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读。重点指导理解“口渴、到处”
你口渴过吗?什么感觉?练读“口渴”
难怪乌鸦要到处找水喝。看图想一想, 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它边飞还会边说些什么?(借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
(2)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愿意上台表演读?
生练读后做动作齐读
(3)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