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3年邮政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发文单位:国家邮政局文号:国邮[2003]124号发布日期:2003-4-21执行日期:2003-4-21生效日期:1900-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局直属各单位:现将《2003年邮政标准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该工作要点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抓紧组织落实。
国家邮政局二○○三年四月二十一日2003年邮政标准化工作要点2003年,邮政标准化工作要全面贯彻全国邮政标准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推行邮政标准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邮政标准化机构和组织,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开始实施“邮政服务形象工程”和“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标准化”两个战役。
组织编制邮政标准体系表,大力开展标准化知识宣传培训工作,为深入开展邮政标准化工作奠定基础。
一、成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标准化工作为推进邮政标准化工作,加大邮政标准化宣贯力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国家邮政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成立相应的标准化领导小组,并根据国家邮政局标准化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
二、建立各专业标准化组织机构针对邮政专业复杂,涉及技术领域多的特点,拟建立以下6个技术工作组及其相应的秘书处:1. 基础标准技术工作组;2. 服务标准技术工作组;3. 信息网标准技术工作组;4. 实物网标准技术工作组;5. 工程建设标准技术工作组;6. 管理标准技术工作组。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1. 国家邮政局发布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制定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3. 组织制定邮政标准技术工作组章程。
四、标准化研究及标准制修订重点1. 制修订城市邮政支局所工程建设、邮政标志服、邮政营业投递人员和185客服中心等对外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住宅区信报箱群、挂式邮政信箱、邮政营业厅信箱等涉及邮政形象工程的标准;2. 制定邮政设备分类与代码和运邮汽车车次代码编制规则等重要的基础性标准;3. 制定邮政集装箱和信盒等重要设备和用品用具的检测规范;4. 制定邮政物流系统数据格式、交换数据规范、物流配送操作规范、业务需求等物流业务相关标准或暂行规定;配合速递业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的建设制定相关标准;5. 制修订邮政综合网网管技术规范等重要的信息网标准;6. 提出邮政编码的编制规则,启动邮政编码区域划分等相关标准、实施方案的研究和试点工作;7. 抓紧研究邮政标准(含普遍服务标准)体系。
五、贯彻实施涉及邮政形象工程的标准1.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城区的所有局所标志达标率为100%;2.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城区的邮政专用汽车标志达标率达到90%;3.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城区已使用的邮政信筒信箱标识和颜色以及新建邮政信筒信箱达标率为100%;4.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城区的邮政报刊亭标识达标率为100%.5.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邮政标志服。
六、提高邮政营业窗口出售信封和特快专递封套的合格率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城区邮政营业窗口出售的信封和邮政特快专递封套合格率达到100%.七、大力推行邮件包装标准化1.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城区大宗交寄函件、商函中心制作的商函及营业窗口收寄的函件封装物品质量合格率达到80%(包括信封和包装袋等);2.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及计划单列市城区出售的包裹包装箱合格率达到90%.八、加强用品用具的抽查检测工作加强对信封、包裹包装箱等用品用具的抽查检测工作,对不合格的厂家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九、开展中心局生产作业流程标准化以邮件处理中心生产作业流程改革为核心,选择若干中心局进行生产作业流程标准化的试点,并制定相关标准。
标准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生产作业车间的布局、生产作业流程、信息处理、设备配置等。
十、推进信件运输信盒化加快邮件封装容器化的进程,在直辖市、省会市和自治区首府全面推行信件市内(包括邮政各分支机构之间)运输信盒化。
十一、实施总包和给据邮件128条码标准邮区中心局之间互封的国内邮件总包、特快专递邮件的出口总包以及省会、直辖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收寄的给据邮件实施128条码标准。
十二、研究编制邮政标准体系在已发布的《邮政技术标准体系(2000年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邮政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环境和新需求下,发挥各邮政标准技术工作组的作用,深入研究各类别的标准,组织编制邮政标准体系,确定邮政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等。
十三、初步建立邮政标准化数据库1. 初步搭建起包含标准内容及各种相关信息的中国邮政标准数据库;2. 完善UPU技术标准数据库;3. 筹建包括技术专家、标准化专家、标准化管理人员等信息的邮政标准化工作数据库。
十四、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1. 组织力量编写邮政标准化知识的文章,并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2. 组织召开2-4次标准宣贯会,进一步提高各级邮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标准化的认识;3. 对邮政标准技术工作组专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作到各邮政标准技术工作组专家持证上岗。
关于印发《云南省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文单位: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人事厅文号:云档发字[1992]第62号发布日期:1992-9-14执行日期:1992-9-14生效日期:1900-1-1各地、州、市、县档案局、人事局(职改)部门、省级各部、委、办、厅、局:为了使全省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顺利地进行,根据全省职改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档案专业的实际,制定了《云南省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向省档案局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人事(职改)部门反映。
云南省档案局云南省人事厅一九九二年九月十四日云南省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实施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便于全省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根据《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云南省专业技术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及有关文件,结合我省档案系列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的目的,是充分应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激励机制,突出水平和能力,重在工作实绩和成就,择优评聘,精心选拔和合理使用人才,调动和发挥档案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促进我省档案事业的发展,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条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要在做好四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进行。
大量的工作是进行续职和考核定职,在岗位数额内进行评聘。
第四条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加强领导,在省统一政策和部署下开展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省、地、(州、市)档案局应恢复建立职改领导小组,确定一位负责同志分管,下设办公室,配备充实工作人员。
各级职改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其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职改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组织实施全省、地区档案专业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坚持职改方向,监督检查评审质量。
办公室主要负责全省、地区档案专业职务经常评聘工作的日常事务,安排全省、地区评审工作,建立健全履职考核制度和考核档案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范围对象第五条经编制部门确定为独立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档案馆中直接从事档案专业工作的人员。
第六条各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科、处),直接从事档案专业工作的人员。
第七条在档案馆,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部门中直接从事档案科学技术工作的档案专业人员。
第三章岗位设置第八条档案专业岗位的设置应根据《云南省专业技术职务经常性评聘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实际,按照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岗位所需资格条件设置,明确其岗位职责。
地、县档案馆档案专业岗位设置方案,应报同级人民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批准,报省档案局职改办公室备案;省级各类档案馆、各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专业岗位设置方案,应报业务主管部门人事(职改)部门批准,报省档案局职改办公室备案。
第四章推荐评审条件第九条推荐评聘档案专业职务,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择优评聘的原则。
凡担任档案专业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恪守和,遵守工作纪委和职务道德,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发展我省档案事业,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全省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服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十条大学专科、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表明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为管理员。
1、系统地学院《文件管理学》、《档案管理学》或《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等主要档案专业课程,并初步掌握档案专业基本知识;2、对档案,《档案馆工作通则》或《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或《科技档案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有一定的了解;3、初步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能基本进行立卷、档案整理、编目等工作或者能借助检索工具及时查找提供档案资料,或者从事保护技术的一、二项技术操作,较好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
第十一条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档案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表明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为助理馆员。
中专毕业担任管理员四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可评聘为助理馆员。
1、系统地学《档案法规学》、《文件管理学》、《档案管理学》或《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等主要课程,比较系统地掌握档案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基本掌握档案法规、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3、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能基本掌握分类、组卷的有关要求,编制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能够对档案业务进行指导,处理业务工作和档案保护技术方面日常遇到的问题,能胜任并履行助理馆员职责。
4、初步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
第十二条获得博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档案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表明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为馆员。
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从事档案专业工作三年以上;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职务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职务五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可评聘为馆员。
1、学完了档案学各门课程,系统地掌握了档案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执行;2、熟悉档案法规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能起草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有关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并能正确的贯彻执行;3、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能够比较全面地处理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