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教案
第一章免疫学概述(讲授与类比)
一、导入新课:
1.随着春季来临,也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感冒,而有的人则不易感冒呢?
2.在打青霉素之前,护士都会对病人做皮试。
为什么有的人要起红包,而有的人则不起红包呢?
3.当突然进入久闭的屋子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打喷嚏?而有的人则没反应呢?
以上内容涉及我们今天及后面要学习的免疫学内容,那么什么是免疫呢?
二、进入新课:
一、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是有害的。
二、免疫的三大功能(举例、对比)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正常的免疫应答可阻止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即具有抗感染免疫的作用。
(2)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机体对自身成份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免疫系统可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免疫的功能与表现
免疫功能正常表现(有利)异常表现(有害)
免疫防御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及毒素作用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
免疫稳定对自身成分耐受、清除抗原异物免疫失调、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性感染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第二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与分类(讲授、举例、图文结合)
一、概述及特性
1、抗原的概念:诱导抗体和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结核,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免疫反应性)(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3、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二、抗原的种类
1、根据抗原与机体异种抗原:病原微生物,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的亲缘关系分类同种异型抗原:ABO/Rh血型抗原
自身抗原:隐蔽抗原,改变或修饰的自身抗原
异嗜性抗原
2、根据诱导抗体产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生是否需要T细胞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3、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内源性抗原
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外源性抗原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讲授、PBL、多媒体教学法)一、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抗原的异物性
1、异物:与机体自身成分不同或在胚胎期未与宿主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1)有异物性的物质: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
(2)抗原与机体之间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如:微生物抗原→人(强免疫原)、鸭血清蛋白→鸡(弱免疫原)、兔(强免疫原)
(二)抗原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蛋白>多糖/核酸>类脂
2、分子量大小
3、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讲授、启发式、多媒体教学法)
一、抗原的特异性:某种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某种特定的应答产物并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以图文及举例的方式突破难点)
(一)抗原决定簇
概念:抗原决定簇又称表位(epitope),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的化学基团。
(二)抗原的结合价
抗原的结合价: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表位的数目
半抗原→单价天然抗原→多价
多价抗原可同时与多个抗体结合
二、抗原的交叉反应
1、共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
2、交叉反应:针对某种表位的抗体能与带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的抗原发生反应
三、巩固新课:1、免疫学的功能;2、抗原的概念与特性、种类;3、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4、抗原的特异性;
四、归纳总结:1、免疫学的功能;2、抗原的概念与特性、种类;3、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4、抗原的特异性;
五、布置作业:试述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板书设计
第一章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的概念
二、免疫的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
2.免疫稳定
3.免疫监视
第二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一、抗原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1.抗原的概念
2.抗原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二、抗原的分类
1、根据抗原与机体异种抗原:病原微生物,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的亲缘关系分类同种异型抗原:ABO/Rh血型抗原
自身抗原:隐蔽抗原,改变或修饰的自身抗原
异嗜性抗原
2、根据诱导抗体产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生是否需要T细胞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3、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内源性抗原
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外源性抗原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抗原的异物性
(二)抗原的理化性质
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的特异性
二、抗原的交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