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测试规范二(业务功能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二(业务功能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功能测试——业务功能测试用例编写规范一、编辑操作:编辑操作包括剪切,复制,粘贴操作:1.测试剪切操作的方法1)对文本,文本框,图文框进行剪切;2)剪切图像;3)文本图像混合剪切。

2.复制、粘贴操作1)粘贴复制的文本,文本框及图文框;2)粘贴所复制的图像;3)复制后,在不同的程序中粘贴;4)多次粘贴同一内容,如:复制后,在程序中连续粘贴3次;5)利用粘贴操作强制输入程序所不允许输入的数据。

二、查找替换操作:通常是针对文本型的编辑框,还有针对表格的全部或某一部分。

例如:word中的"替换"对话框。

测试本功能有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两种情况:1.通过测试:1)输入内容直接查找,或查找全部;2)在组合框中寻找已经查找过的内容,再次查找并确认文档的内容正确。

如:已经查找过"测试用例",再次进入不用重新输入查找内容,直接在文档中搜寻就可以。

2.失败测试:1)输入过长或过短的查询字符串。

如,假设查询的字符串长度为1到255,那么输入0,1,2,256,255和254进行测试;2)输入特殊字符集。

如:在word中,^g代表图片,^代表分栏符,可以输入这类特殊字符测试。

3.编辑操作窗口的功能测试的用例:1)关闭查找替换窗口。

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退出;2)附件和选项测试。

假如:设定“精确搜寻”、“向后”搜索等附件选项等等来测试;3)控件间的相互作用。

如:搜寻内容为空时,按钮“搜寻全部”、“搜寻”,“全部替换”,“替换”都为灰色。

4)热键, Tab键。

回车键的使用。

三、插入操作:1.插入文件测试用例:1)测试插入;2)插入图像;3)在文档中插入文档本身;4)移除插入的源文件;5)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2.链接文件测试用例1)插入链接文件;2)在文档中链接文档本身;3)移除插入的源文件;4)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3.插入对象测试用例1)插入程序允许的对象,如,在word中插入excel工作表;2)修改所插入对象的内容。

插入的对象仍能正确显示;3)卸载生成插入对象的程序,如,在word中插入excel工作表后卸载excel,工作表仍正常使用。

四、登记功能:1.用于搜索的输入框测试:包括两部分测试内容:测试输入条件的合法性和测试搜索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功能说明确定是否支持通配符“*”、“%”等。

1)按普通文本框的测试用例1~68,排除比最小长度还小、比最大长度还大的用例,输入记录已存在的项目内容;2)按普通文本框的测试用例1~68,输入记录不存在的项目内容;3)输入记录已存在、输入内容长度超出已存在的记录项目长度,并且输入内容前面部分与所保存的记录项目内容一样;4)输入记录已存在、输入内容长度超出已存在的记录项目长度,并且输入内容后面部分与所保存的记录项目内容一样;5)输入记录已存在、输入内容长度超出已存在的记录项目长度,并且输入内容中间部分与所保存的记录项目内容一样(应该是找不到合适内容);6)输入记录已存在、输入内容长度短于已存在的记录项目长度,并且输入内容与所保存的记录项目内容前面部分一样;7)输入记录已存在、输入内容长度短于已存在的记录项目长度,并且输入内容与所保存的记录项目内容中间部分一样;8)输入记录已存在、输入内容长度短于已存在的记录项目长度,并且输入内容与所保存的记录项目内容最后部分一样;9)输入空的项目内容。

2.添加和修改的唯一性测试:身份证号、银行帐号、个人登录帐号等的唯一性;新增记录的编号、序号的唯一性;某个系统、部门身份的唯一性,如总经理、董事长、主席、所长等。

测试用例如下:①新增记录与原来记录的唯一性项目值相同;②新增记录与原来记录的唯一性项目值不同;③修改记录时,修改后的唯一性项目与其他非同一条记录的同一项目值相同;④修改记录时,修改后的唯一性项目与其他非同一条记录的同一项目值不同;⑤修改记录时,修改后的唯一性项目与该记录原来的项目值相同;⑥修改记录时,修改后的唯一性项目与该记录原来的项目值不同。

3.登记记录时项目的必填性测试:①必填项目不填就保存;②必填项目填写后保存;③不必填项目不填就保存;④不必填项目填写后保存。

4.登记项目的关联性测试: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功能设计说明。

例如:身份证和出生日期、性别的一致性测试;出生日期与毕业日期之间的逻辑测试;调整部门信息时,人员所在的部门信息是否变化。

测试时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表内项目之间的关联性测试;②表间项目的关联性测试;③表间记录的关联性测试。

5.删除: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功能设计说明。

①删除功能的执行是否正确。

重新查看时是否还有相关记录;②删除操作,对关联性的表间项目处理是否正确;例如,A数据表的某个字段记录有B数据表中符合某种条件的记录数,那么A表的具体记录是否随着增加、删除B表记录的操作而变化。

③删除不含图片的信息;④删除含有直接从本机上传图片的信息;⑤删除含有从“我的图片库”添加图片的信息;此外,像删除功能的处理是彻底删除还是标记式删除;标记性删除是否有相应的恢复功能(受业务逻辑的限制)。

通过数据库查看数据处理方式是否正确;五、查询:1.查询项目的准确选择:查询项目实现的功能与需求/设计说明是否一致。

2.查询项目的查询范围设置:如果查询项目执行时,需要设置查询范围,根据查询范围设置所用到的控件,参照“第一章控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查询范围通常包括:区域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比如价格)、特定分类(比如信息分类)。

测试用例要覆盖各种可能的范围。

3.查询过程的正常执行:①查询执行过程是否出现错误;②查询执行过程如果时间较长,有无准确的过程提示或者进度条;③查询执行过程能否被人为终止;④查询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中断的处理;⑤查询执行完毕,查询结果能否显示出来。

要区分有、无符合条件的记录两种情况。

4.查询条件执行的正确性:结合数据库测试,检查查询的结果记录是否符合查询的范围。

“白盒测试”先在程序中临时、针对性的增加程序代码,显示所要执行的查询语句的表达式。

然后通过在数据库中直接执行,检验查询语句的合法性、查询条件的正确性和查询结果的准确性。

在数据库中执行完毕的查询结果,与系统正常运行时执行的查询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软件系统查询执行的正确性。

验证完毕,再将程序中临时增加的查询条件显示程序去掉。

测试用例要包括:①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记录;③有多个符合条件的记录。

④输入一个已存在的名称;*⑤考虑一个不存在的名称;*⑥考虑输入一个名称内容超出已保存名称长度,并且内容的某一部分与所保存的名称一样;*⑦考虑输入一个名称内容短于已保存名称长度,并且内容与所保存的名称前面部分一样;*⑧考虑输入一个名称内容短于已保存名称长度,并且内容与所保存的名称后面部分一样;*⑨输入一个名称内容短于已保名称长度,并且内容与所保存的名称中间部分一样;*⑩输入一个空的情况。

*上述用例④~⑩,针对查询条件输入文本框提供的具体用例,例如在添加新的企业信息时,检查所输入的企业名称是否已经存在。

5.查询范围不同,查询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前述第2条中所述,测试查询范围变化,查询结果数据的一致性。

测试用例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区域范围:1)属于区域内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有;2)不属于区域内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没有;3)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上级区域查询结果的记录数等于下级各个区域查询结果的记录数之和;时间范围:4)属于时间范围内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有;5)不属于时间范围内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没有;6)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不设定时间范围查询结果的记录数等于各个时间段查询结果的记录数之和;数量范围(比如价格)7)属于数量范围内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有;8)不属于数量范围内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没有;9)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不设定数量范围查询结果的记录数等于各个分段数量范围查询结果的记录数之和;特定分类(比如信息分类)10)属于该特定分类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有;11)不属于该特定分类的记录查询结果中一定没有;12)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上级分类查询结果的记录数等于下级分类各个项目查询结果的记录数之和。

6.查询结果显示记录数测试:测试查询结果不同范围显示是否正确。

“黑盒测试”先由设计人员提供查询项目所对应的明确范围说明,然后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并设计测试用例: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有一个符合条件的记录、有多个符合条件的记录、有超过整数范围的符合条件的记录这几种情况。

1)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2)有一个符合条件的记录;3)文本显示结果时,有多条记录符合条件,但不足32767、32767、32768、大于32768小于65535、65535、65536、大于65536的情况;4)表格显示结果时,有多条记录符合条件显示但不满一页;5)表格显示结果时,有多条记录符合条件刚好显示一页;6)表格显示结果时,有多条记录符合条件显示超过一页不足两页;7)表格显示结果时,有多条记录符合条件显示刚好两页;8)表格显示结果时,有超过两页的记录符合条件等情况的显示;9)表格显示结果时,页数分别超过127页、255页、16383页、32767页的情况;7.查询结果表格显示测试:1)有无标题行;2)有无标题列、序号列(不一定必要);3)是否提供当前单元格的突出显示方式。

前景/背景色、字体、字号是否正确;4)键盘换行、换列时,当前单元格显示是否正确;5)键盘换行、换列时,更换之前的当前单元格显示是否正确;6)是否提供当前行的突出显示方式,前景/背景色、字体、字号是否正确;7)键盘换行、换页时,当前行的显示是否正确;8)键盘换行、换页时,更换之前的当前行显示是否正确;9)是否提供当前列的突出显示方式,前景/背景色、字体、字号是否正确;10)键盘换列、换页时,当前列显示是否正确;11)键盘换列、换页时,更换之前的当前列显示是否正确;12)鼠标在表格内单击,不更换当前行列的显示;13)鼠标在表格内单击,只更换行的显示;14)鼠标在表格内单击,只更换列的显示;15)鼠标在表格内单击,同时更换行列的显示;16)鼠标单击表格水平滚动条的左右箭头,表格的显示内容、当前行列效果是否正确;17)鼠标单击表格水平滚动条内时,表格的显示内容、当前行列效果是否正确;18)鼠标单击表格垂直滚动条的上下箭头,表格的显示内容、当前行列效果是否正确;19)鼠标单击表格垂直滚动条内时,表格的显示内容、当前行列效果是否正确;20)鼠标拖动表格水平滚动条时,表格的显示内容、当前行列效果是否正确;21)鼠标拖动表格垂直滚动条时,表格的显示内容、当前行列效果是否正确。

22)鼠标单击标题行某个单元时,表格当前列是否有变化;23)鼠标单击标题列或某个固定列某个单元时,表格当前行是否有变化;24)是否提供双击标题行某个单元的自动排序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