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目录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背景 (3)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写语 (3)1.4参考文献 (3)2 项目概述 (4)2.1项目目标 (4)2.2产品的总体功能 (4)2.3假定和约束 (4)2.4用例模型 (5)3需求规定 (5)3.1功能需求 (5)3.1.1用户权限管理 (7)3.1.2图像信息管理 (7)3.1.3扩展字典管理 (8)3.1.4空间查询 (9)3.1.5地图操作 (9)3.2性能需求 (10)3.3其他专门要求 (10)3.3.1数据库需求 (10)3.3.2系统安全性要求 (10)3.3.3可移植性要求 (10)3.3.4可测试性要求 (11)3.3.5可重用性要求 (11)4运行环境规定 (11)4.1设备 (11)4.2支持的软件 (11)4.3接口 (11)4.3.1用户接口 (11)4.3.2软件接口 (12)4.4故障处理 (13)5数据要求 (13)5.1数据的逻辑描述 (13)5.2数据的采集 (13)附录: (14)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对系统要实现的软件功能做全面描述,帮助客户判断所规定的软件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为客户和开发者之间建立共同协议创立一个基础,同时编制需求分析文档的过程将使开发人员在设计开始之前周密地思考全部需求,从而减少事后重新设计、重新编码和重新测试的返工活动。

通过对各种需求的仔细复查,还可以在开发早期发现若干遗漏、错误理解和不一致性,以便及时加以纠正。

另外,本文档可作为成本计价和编制计划进度的基础,并为项目的确认和验证提供基准。

1.2背景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写语Oracle 9i: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C#:所用的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所用开发工具Windows XP:所用的操作系统GDAL:所用的图像处理工具库1.4参考文献1)陈明.《软件工程应用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3)潘孝铭.《软件文档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4)罗先文.《软件工程实物》.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陈明.《软件工程实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2 项目概述2.1项目目标图像信息系统包含了图像存储、图像管理以及图像查询三个功能:图像存储是指海量图像信息数据经过处理后,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图像管理是指对图像信息和图像扩展信息进行一些列的管理工作;图像查询是指提供用户查询图像信息以及显示图像信息2.2产品的总体功能图像信息系统能接受来自卫星数据库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可以对图像信息进行存储、修改、删除,对图像属性进行扩展;用户可以对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进行查询,并能对该图像进行添加标注、放大、缩小等操作,同时系统可以支持图像上的区域查询和定位显示。

图见纸2.3假定和约束(1)硬件环境.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网络交换机,网卡,网线;.喷墨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

(2)软件环境服务器端软件选择的具体说明:.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或Windows NT。

.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 9i.。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

客户端软件选择的具体说明:操作系统: Windows XP 。

2.4用例模型见附录3需求规定3.1功能需求系统的IPO 图如下:图3-1 本系统的IPO 图本系统的主要目标是能够支持多个外部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图像信息和图像附属信息进行入库、检索。

系统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不同任务的需要分配不同的账号,管理不同的图像信息以及相应的扩展属性,能够存储数传源码数据、二维图、DEM 数据等图像数据产品,按照图像信息来源、日期、图像格式以及其他相关属性信息进行存储,并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易于检索、操作。

本系统支持图像附属信息的扩展定制功能,包括:扩展来自卫星数据库中各种图像产品的附属信息,能够支持各个账户定制扩展自身所需图像产品的附属信息。

本系统提供图像数据存储、查询、操作接口供其他软件、系统使用,包括:图像信息数据上传/下载接口、图像附属信息扩展接口、图像信息检索接口等。

用户可以根据图像文件名称、图像信息源、日期、图像格式、分辨率、图像大小、关键字等检索条件,快速方便查询各种图像数据信息。

对于查询得到的图像,用户可以放大、缩小、拖动,标注等基本操作。

系统还具有统计功能,能按信息源、时间段、图像格式、图像大小等进行多条件组合操作,并支持导出结果。

综合以上需求,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应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图像信息管理、扩展字典管理、空间查询和地图操作。

具体功能模块图如图3-2所示:3.1.1用户权限管理本系统中的用户权限分为管理员,操作员和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只能查看信息和在图像上加标注,操作员可以对设备信息进行增加、修改,管理员不仅具有操作员的所有权限,还可以对用户进行控制。

(1)增加用户:系统管理员负责增加用户,输入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用户所拥有的权限。

(2)编辑个人信息:每个用户可修改个人信息,但不能修改所拥有的权限。

(3)修改权限:系统管理员负责修改权限,可以增加或删除某个用户对图形编辑的权限,也可使某些用户拥有管理员的权限,或取消某些用户的管理员权限。

(4)删除:系统管理员负责删除用户。

3.1.2图像信息管理图像数据管理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图像信息由两种数据组成,一种是图像原始信息,另一种是元数据;而原数据又细分为:标准元数据和扩展元数据。

此模块主要是针对图像原始信息和标准元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对其添加、修改、删除、查看和查询。

(1)图像信息数据添加:数据添加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图像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据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

本系统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因此,数据添加时要保证两部分数据对应一致和正确。

一幅图像的原始信息添加之后,要相应地对其标准元数据个属性值进行添加。

(2)图像信息数据修改:由于不能对图像原始信息进行修改,本处的修改是指图像原始信息对应的标准元数据进行修改、编辑。

操作员可直接选择需要编辑的对象,如图像文件名称、图像信息源、日期、图像格式、图像大小、关键字等。

(3)图像信息数据删除:操作员选择“删除”操作后,在图中点击要删除的图像,系统确定用户确实要删除该图像后,则删除其图像数据,系统还会删除其数据库中相对应的标准元数据信息。

(4)图像信息查询:本系统提供图像原始数据查询和图像元数据查询两种查询方式;该模块作为查询的基础入口。

检索条件包括:图像文件名称、图像信息源、日期、图像格式、图像大小、分辨率等,查询出用户想要的图像。

如用户想要按日期查询,某某时间段图像,在搜索栏里输“xxxx-xx-xx”,页面下方会显示出这个日期拍摄的所有图像。

(5)图像信息查看:本系统中图像的属性数据以表格的形式显示,若用户想以对话框的形式查看某个图像的属性时,点击该行图像后选择“详细信息”,则可查看该图像的属性信息,并可对属性信息进行修改。

即通过分块读取数据流的模式把整张图展示出来,并把其附属信息(包括标准元数据和扩展元数据)也加载进来,实现图像信息元数据列表与单一图像信息元数据浏览两种展示模式。

3.1.3扩展字典管理元数据扩展字典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外部系统、软件根据本身的账号登陆后维护管理属于自己的元数据扩展字典。

包括新增属性,改变结构等操作。

该模块是通过调用图像信息管理服务中间件的接口来完成对元数据扩展字典的管理工作,用户可通过该模块进行构建一个自定义的元数据扩展结构,并对此结构进行维护,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

(1)扩展属性添加:属性数据的输入采用图形界面,用户根据系统提示输入属性数据。

系统自动进行校验。

(2)扩展属性修改:用户修改图像的扩展属性数据后,系统将修改的结果保存到属性数据库中,同时自动修改相应的图像图形信息。

(3)扩展属性删除:用户对不需要的扩展属性,可对其进行删除。

(4)扩展属性查询:用户可按某些关键字对扩展属性数据进行查询。

3.1.4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图像信息系统以及许多其它自动化图像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本系统的空间查询分为三个部分:标注查询、定位和区域查询。

(1)标注查询:用户可以根据关键字查询该图像上所有标注信息,并用亮色显示出标注地点。

用户在搜索栏中输入要检索的关键字,如“河流”,在图像上就应该显示所有用户标注的“河流”区域。

(2)定位:根据用户输入的坐标值进行定位显示,使有限的显示界面以该坐标值为(0,0)的坐标轴进行加载图像。

(3)区域查询:用户输入图像的位置属性,可以快速查找到想要仔细浏览的图像。

3.1.5地图操作(1)本系统具有图像信息系统基本的图形操作功能,包括放大、缩小、漫游、全景显示等。

(2)图层管理:主要完成对组成地图的各地理要素的管理。

(3)标注:可以选择为某一或某些个图层添加某一个固定的标记信息。

(4)测距:测量图像上某两点间的距,计算出线条的长度,并换算成实际长度,创建文本框,以显示所测量的长度结果。

3.2性能需求(1)所存储与与管理的图像数据库最大容量不少于1T;(2)图像数据的检索速度优于200毫秒;(3)支持最大终端并发操作数不少于20个;(4)图像文件下载过程稳定可靠,支持单个图片数据文件不小于200M的稳定下载。

3.3其他专门要求3.3.1数据库需求本软件使用Oracle数据库,对于Oracle数据库最大容量为X,所以能够满足该性能要求,而且本系统将通过使用优化存储模块,对数据库进行表分区,以分区存储的模式来提高对数据的存储能力与检索效率的保障,为本系统选择Oracle 数据库的原因。

3.3.2系统安全性要求由于系统要存储海量信息,并且涉及到国家信息保密,因此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系统中,对访问人员进行分类,并赋予不同权限,这样做既可满足他们的信息维护和信息访问要求,又可保护好信息不受破坏,不越权使用信息。

3.3.3可移植性要求本系统由模块组成。

系统中所开发的模块不仅能够在这个项目中使用,而且可以稍加修改使用在其他项目中,从而在多个系统中发挥作用。

本系统使用快速原型法进行开发,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来实现快速组成部分——类,就是抽象出现实实体的主要矛盾而形成的结构。

当系统需要扩充时,可把当前系统作为一个原型而进行延伸开发,开发人员只需在现有系统框架的基础上对类做扩充和修改,系统扩展和维护的工作量自然大大降低。

3.3.4可测试性要求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进行系统的各项功能测试所需的工作量。

3.3.5可重用性要求应采取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系统内各模块接口尽可能强内聚、弱耦合,以提高模块的可重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