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国感控10大事件

2016中国感控10大事件

2016年中国感控大事件
一、中国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经历三十年。

1986年4月,原卫生部组织成立了“医院感染监控研究协调小组“和”医院感染监测网“,开启了我国有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至今已走过30个春秋。

30年的风风雨雨,医护人员秉承患者安全的信念,从零开始,努力奋斗,依法管理,科学防控,战胜一次次困难和挑战,成功构建了我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体系,医院感染发病率不断下降,惠及全国千万患者。

尤其在“非典”、埃博拉等重大传染病暴发事件、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

医院感染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1986-1993年)起步阶段,初步出台医院内感染监测相关法律和规范。

②第二阶段(1994-2002年)逐步规范化管理阶段。

③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步入法制化管理阶段。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更新/发布12项卫生行业标准
2016年国家卫计委加大对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分别更新/发布12项院感相关卫生行业标准,在2017年的1月和6月全面实施。

具体的行业标准是:《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
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三、感控新理念被接受和广为传播
1、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和SIFIC的联合会议上,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为首的感控专家提出“培养微生物思维,倡导精准化感控”理念引领着全国各个感控同道。

提高医务人员对微生物在医院感染中重要性的认知,是下一步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2、2016年12月山东省院感年会提出“医师主导,精准感控”的新理念,走在全国医院感染防控前列,医院感染防控临床主导,离开了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就失去了根基。

医生是院感防控的重要力量,医生的参与将大大提升医院感控工作的质量,医生在院感防控中的影响会是今后的工作的重点。

四、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三个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有关系的国家行动计划
《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
《清洁的手,呵护健康(2015~2018年)》
《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
五、2016中国医院大会公布2017年十大安全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2017年院感安全目标以结果说话,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实时监控系统的引进,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疗机构利用数据去发现薄弱环节,有重点的监控与持续改进。

可靠的数据就是事实,用事实来说话才是硬道理。

六、陕西血透丙肝感染事件
2016年2月17日至19日,陕西省镇安县医院在对该院部分血液透析患者例行病毒抗体检测时,发现有患者丙肝病毒抗体阳性,随即将该院相关透析患者血液样本送往省级医院检查,经会诊,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26名。

经专家组调查分析,此次感染是由于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

本事件是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后果严重,社会影响较大,暴露了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薄弱问题。

以此血淋淋教训,推动了全国上下在2016年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液透析科室自查自纠、上级部门联合督查”的“整风运动”,同时,加速了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出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