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5-1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5-1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实验6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齿轮跳动仪上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量
2.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量对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
三、计量器具及测量原理
齿轮跳动检查仪是一种多用途的测量仪器,可供检查有中心孔的圆柱、圆锥表面和端面、6级或6级以下精度有中心孔的带轴内外啮合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轮蜗杆等的径向跳动或端面跳动量。

1、仪器主要度量指标
测量范围模数0.3~5mm
最大直径~300mm
指示表值范围0~1mm
分度值0.001mm
2、仪器结构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如图4-1)、万能测齿仪或普通偏摆检查仪等仪器测量。

本实验采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来测量,该仪器的结构如图4-2所示。

本仪器主要由顶针架和测量支架两大部分组成。

顶针架是安装被测工件的;测量支架是安装百分表的,其上有刻度值,当测量圆柱齿轮时,其上的刻线指向0,若测量圆锥齿轮则需转动相应的节锥角。

3、工作原理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在轮齿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旋转轴线径向位置的最大变动量。

如图6-1所示。

如下图6-1所示,以齿轮基准孔的轴线O为中心,转动齿轮,使齿槽在正上方,再将测头插入齿槽与左右齿面接触,从百分表上读数,依次测量所有齿,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齿圈径向跳动量ΔFr。

四、测量步骤
1.安装工件
根据被测齿轮心轴的长短,先将左顶针架固定在滑板的适当位置,分别锁紧左锁紧螺钉2和3,以使顶针架和顶针固定;调整右顶针架的位置,使其顶针顶住心轴中心孔时,松紧
适度,无轴向窜动,然后锁紧右边螺钉2和3.以上操作必须用手托住齿轮,勿使齿轮落下砸
2.选择测头
测头直径亦可按式d = 1.68m决定。

使测头在齿轮分度圆处接触。

3.零位调整
旋转纵向移动手轮1,调整滑板位置,使指示表测量头位于齿宽的中部,然后锁紧滑板。

扳动手柄6使测头下降并对准齿轮上某一齿槽,然后转动升降螺母4使测量支架向下移动,以百分表的测头与齿槽双面接触、指针大致转过1—2圈为宜,随后转动测量支架后面的固紧螺钉使其固定;用手转动百分表表壳使表中的零线与指针重合,扳动手柄6将测头提起再放下,如此两、三次始终指向零位则调零工作结束。

4.测量
调零结束后,记下第一个读数;扳动手柄6提起测头后将齿轮转过一齿,再将扳手6轻轻放下,使测头与第二个齿槽接触,从百分表上读取第二个读数,依次逐齿测量直至全部,最后当齿轮转回到调零槽时,表上读数应与第一个读数相同(百分表指针仍能回到零位),
则测量数据有效。

若偏差超过±1格时应检查原因,并重新测量。

5.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百分表示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

按国家标准从GB/T10095—1998确定被测齿圈径向跳动的公差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