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麦饭石的一些应用

麦饭石的一些应用

麦饭石
麦饭石是我国应用最早的天然药石,因其外观似一团麦饭而得名。

最早记载麦饭石的是唐代医学家刘禹锡,以后宋代医学家马嗣旺、苏颂均有记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甘温无毒,主治一切痛疽背发”。

麦饭石在日本被称为“神石”、“健康石”,韩国称为“矿泉药石”,台湾称为“长寿石”。

20世纪70年代 末,我国开始重视麦饭石的近代研究和开发;80年代曾风靡一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198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研究所首次从地质学角度提出麦饭石,并指出内蒙古奈曼旗的燕山期石英闪长斑岩岩体为麦饭石矿体。

研究认为,麦饭石具有生物活性,对细菌、污物及臭气具有吸附性,能提供人体及生物所需的有益的微量元素,使硬水软化等保健作用。

由于对麦饭石的药效、保健效能及其机理缺乏认真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生物实验和临床科学研究,麦饭石的标准置信度不高。

应该说,药用矿物岩石是非金属矿床学中值得认真研究和开发的领域,麦饭石的开发利用应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

综上所述,麦饭石可以定义为:一种有益于人体和生物的、具有可溶性微量元素组合和一定吸附净化能力的花岗闪长岩类岩石的矿产品。

但是到目前为止,麦饭石到底包括哪些岩石类型,其主要矿物成分有哪些,还没有权威的认定。

初步研究认为,麦饭石的母岩多为中、酸性岩浆岩,包括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石英斑岩、花岗二长岩等,其矿物成分主要有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绢云母、角闪石、电气石、磷灰石、金红石、蛭石、碌泥石、绿帘石等。

化学成分除Cu 、Mg 、Si 、Al 、Fe 、K 、Na 外,还有少量稀有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

由于麦饭石的岩石类型众多,不同的岩石类型其物化性质均不同,现以中岳麦饭石为例说明。

岩石学特征:成矿母岩为石英二长岩,呈岩株产出,后期的构造活动和脉岩的贯入使岩体破碎并且发生了蚀变,明显的蚀变主要是高龄土化、钾化和硅化、次要的有黏土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白云母化,其中高龄土化、钾化、硅化对麦饭石中有益组分的溶出和吸附等物化性能极具有利。

溶出特征:麦饭石溶液中有害元素含量是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3001~4
1,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达95%,对细菌的吸收率达90%~97%。

麦饭石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弧后岩浆带,与岩浆活动区有关。

矿床形成时代为燕山中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

据统计,已发现的麦饭石矿床有28处,分布于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中主要产地有内蒙古奈曼旗、河南伊川、陕西小秦岭地区、天津蓟县、辽宁北票、山东泰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