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速器知识

调速器知识

一调节系统参数
1 水流惯性时间常数
w
T
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是指在额定工况下,表征过水管道中水流惯性的特征时间,
其表达式为
22
3580
r r
a
r r
J GD n
T
M N
ω
==r
w
r r
LV
Q L
T
gH S gH
==


式中
w
T为水流惯性时间常数,
Q
r
为水轮机设计流量,
H
r
为水轮机设计水头,
S为每段过水管道的截面面积,
L为相应每段过水管道的长度,
V为响应每段过水管道的流速,
G为重力加速度
w
T表示过水管道水流的惯性,它是水轮机主动力矩变化存在滞后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调节系统不稳定和动态品质恶化的主要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w
T越大,水流惯性越大,水击作用越显着,则调节过程的振幅越大,振荡次数越多,调节时间越长,以至最后超出稳定范围。

2 机组惯性时间常数
机组惯性时间常数是指机组在额定转速时的动量矩与额定转矩之比。

其表达式为
式中T
a
为机组惯性时间常数,

r
为额定转速时机组的动量矩,
GD2为机组飞轮力矩,
M r 为机组额定转矩, N r 为发电机额定功率, n r 为机组额定转速
T a 的物理意义是:在与发出额定功率相当的额定转矩下,机组由静止达到额定转速所需要的时间。

T a 越大,越有利于调节系统的稳定,而且在调节过程中能够见效转速的偏差和减缓转速的变化,但有可能使调节时间变长。

若T a 过小,将使调节系统难以稳定。

3永态转差系数b p 、永态调差系数e p
调节系统的静特性有两种情况:图1(a )为无差静特性,表示机组出力不论
为何值,调节系统均保持机组转速n 0,即静态误差为零。

图1(b )为有差静特性,当机组出力增大时,调节系统将保持较低的机组转速,即静态误差不为零,永态调差系数e p 定义为调速系统静特性曲线图上某一规定点的斜率的负数。

(反馈为功率反馈)
图1(c )也为有差静特性,它以接力器行程Y 为横坐标,以机组转速n 为纵坐标 (反馈为导叶反馈)。

永态转差系数b p 为
max
x f
b p
图1(b) 有差静特性
r
x f
e p
图1(c) 有差静特性
永态转
差系数b p 是电力系统各机组负荷分配的关键参数,根据电厂在系统的作用不同,各电厂调速器的b p 有所不同。

当系统负荷变化时,首先由b p 小的机组承当变化后的负荷,再由b p 大的机组承当变化后的负荷。

一般担任调峰、调频的机组比非调
峰、调频的机组b
p
小。

4暂态转差系数b
t
暂态转差系数又称软反馈强度。

是当永态转差系数为0,并假定缓冲装置不起作用时,在稳态下的转差系数。

(缓冲装置不起衰减作用,可以理解为缓冲器的节流孔完全封闭,此时相当与硬反馈)
暂态转差系数b
t
是防止调节系统出现过调节现象,从而获得稳定的误差调节。

增加b
t
值有利于调速系统的稳定,但灵敏性变差;反之,会恶化调速系统的动态品质,使调节动作迟缓,转速偏差增大,调节时间加长。

并网时,在确保稳定的
条件下,应设置较小的b
t
,增加调速器的灵敏性,缩短并网时间;并网后,为确
保在电网负荷变化时调速器及时调整导叶开度,增减有功,b
t
一般变为更小值。

5 缓冲时间常数T
d
缓冲时间常数T
d
定义为当信号停止变化后,缓冲装置将来自接力器位移的反馈信号衰减的时间常数。

缓冲时间常数T
d
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调节过程中的振荡
次数;但对超调量无显着作用。

过分增大T
d
值,则增加了转速偏差,延长了调节
时间,使衰减系数也增加,导致调节品质变差。

反之,T
d
减小,可提高调速系统的灵敏性和速动性。

6 加速时间常数T
n
加速时间常数T
n
又称微分时间常数,其定义为永态和暂态转差系数为零时,在
接力器刚刚反向运动的瞬间,转速偏差x
1与加速度(dx/dt)
1
之比的负数。


加速时间常数T
n
表示微分作用的大小。

但微分作用过大时,由于速动性过份增大,会引起过调节,反而造成调节过程品质恶化。

7 比例增益K P 、积分增益K I 、微分增益K D 对于调速器PID 参数有两种表达方式:
调节暂态转差系数b t 、缓冲时间常数T d 、加速时间常数T n 或 比例增益K P 、积分增益K I 、微分增益K D
PID 数字调节器调节规律可用下列传递函数描述:
1()/()//(1)u P I D V y s x s K K s K s T s =+++V V ,其中1V T 为微分衰减时间常数
通常两种表达的关系为 1d N P t d I t d n D t
T T K bT K bT T K b +=
=
=
考虑T n <<T d 上式可化为\ 8 PID 调速器动态特性
一般PID 调速器阶跃瞬态响应见图2。

在阶跃信号加入后,输出y 即有一跳变,
其幅值为1/b t ,随后以1/(b t T d )斜率随时间变化,微分环节对节约信号的响应为一脉冲,但实际上微分回路均有一定的时间常数,故其响应是近似三角形。

图2
二 调速器调节模式
水轮机调速器有三种主要的调节模式:频率调节模式、开度调节模式、功
率调节模式。

1、频率调节模式(FM ) 其特点如下:
(1) 用PID 调节规律,即K D ≠0
(2) 适用与机组空载运行、机组并入小电网或孤立电网、机组在并入大电网
以调频方式运行。

(3)在频率调节模式下,功率给定P
c 实时跟踪机组实际功率P
g
(不参与闭环
调节),使当由频率调节切换至功率调节时实现无扰动切换。

2、开度调节模式(YM)
其特点如下:
(1)采用PI规律调节,即K
D
=0;
(2)采用PI规律调节,即K
D
=0;
(3)适用于机组运行、带基本负荷运行
(4)在开度调节模式下,功率给定P
c 实时跟踪机组实际功率P
g
(不参与闭环
调节),使当由开度调节切换至功率调节时实现无扰动切换。

3、功率调节模式(PM)
这是水轮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采用的调节模式,其特点如下:
(1)用PI调节规律,即K
D
=0
(2)在闭环调节中机组的功率P
g
作为反馈值,并构成调速器的静态特性;
(3)适用于机组并网运行、AGC系统控制工况
(4)在功率调节模式下,开度给定Y
c
实时跟踪机组实际导叶接力器开度
值Y
g
(不参与闭环调节),使当由功率调节切换至频率或开度调节模式时实现无扰动切换。

4、3种调节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图8给出3种调节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实际根据需要可以增加一些其它切换条件
图3 3种调节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1)组开机进入“空载”工况运行时,调速器在“频率调节”模式下运行;
(2)机组断路器投入,并入电网工作时,调速器自动进入“功率调节”
模式工作;
(3)机组在并网的工作工况下,可以认为地选择3种调节模式的任一种模式
(4)调速器工作于“功率调节”模式时,若检测出机组功率传感器有故障,则自动切换至“开度调节”模式下工作;
(5)调速器工作于“功率调节”或“开度调节”模式时,若电网频差偏离额定值过大,切持续一段时间,则调速器自动切换至“频率调节”
模式。

三控制系统结构
根据现有调速器调节模式,以下两种并联结构是常见的调速器系统控制结构。

图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