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生态学汇报---从生态适应性探讨园林植物的选用
植物生态学汇报---从生态适应性探讨园林植物的选用
臭椿(耐瘠薄)
矮生紫薇(耐瘠薄)
两广梭罗树(不耐瘠薄)
03
案例说明
▲ ▲
引种来源
多数来自于美国;日本;东南亚 国家;澳大利亚;英国;巴西等
同纬度引种?
同纬度地区气候虽然相似,但单凭 纬度判断植物适合引种的观点是错 误的。因为植物引种与所在地区的 纬度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暖 流与冷流)、下垫面(海拔、地形 等)三个因子紧密相关。 拿我国来说,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东 南部,冬季寒流频繁。同纬度冬季 我国气温偏低。
把植物的引种和驯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引种成功的案例
在20世纪90年代初,直接从湖南引进到广州地区的红花檵木,其生长和观赏效果表现并不理想,但经过多年在广州地区的繁 殖和生产,培育出来的植株已逐渐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不仅能保持叶片的色彩,冬春还开出十分灿烂的花朵。 前几年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从浙江引进少量红叶李 Prunus cerasifera ,开始一两年该品种在夏季表现很差,叶片焦黄,基 本停止生长,需要遮荫才能度夏,但后来逐步适应,生长明显好转,如今不仅枝叶繁茂,冬季还开出美丽的花朵。
通过变异和选择,结果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 适应方式的现象。有时在外貌上也非常相似。例如植 物的趋同适应现象就有很多,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 科植物及菊科的仙人笔分属不同类群的植物,他们具 有多汁的茎,叶子退化呈刺状。例如在湿热带,许多 不同科的木本植物具有柱状茎和板状根
“趋同适应”现象
(convergent adaptation)
正面案例
鉴别特征:树皮浅灰色,呈薄片状脱落,脱落后留下 亮色斑纹。叶对生,叶柄短,有茸毛,叶片革质,深 绿色有光泽,披针形或椭圆形。其花簇生于主干和主 枝上,有时也长在新枝上,花小,白色,雄蕊多数, 顶着淡黄色的小花粉,散发出阵阵清香。
原产地:巴西
引入扩散原因及用途:1962 年由台湾农业试验所嘉 义分所引种驯化栽培,近几年进入大陆市场,在我国 长江以南地区露地栽培,受到市场追捧且广泛应用于 ▲ 庭院、休闲农场及观光农业。
Mikaina micrantha H. B. K.
反面案例
薇甘菊
鉴别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茎中部 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头状花 序。 原产地:中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 热带地区。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护滩植物及江河边防侵 蚀的植物引种 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薇甘 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 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 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通过产生化 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对6-8m以下林木, 尤其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的危害最为 严重,可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灾难性后果。
趋同适应的结果使不同中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发育节律上表现出相似性
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life form)
“趋异适应”现象
(cladogenic adaptation)
Plinia cauliflora Mart. Kausel
(嘉 宝 果
( ) )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反面案例
紫茎 泽兰
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 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 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 1-2.5m。 原产地:中美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引 种。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 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 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 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 害畜牧业。
大气因子
►重污染地区的适应配置对策
(1)降低煤的含硫量 (2)限产关停高硫煤矿 (3)加快发展动力煤洗选加工 (4)限制城市燃料含硫量 (5)控制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6)关停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降低发电煤 耗 (7)新建、扩建和改建火电机组必须同步安装 脱硫设施或采取其它脱硫措施 (8)有效削减现有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 (9)合理布局电厂,大力发展清洁发电技术
大气因子
►重污染地区的适应配置对策
(10)强化环境管理 (11)修订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12)继续进行总量控制 (13)建立“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报告制度 (14)适时调整“两控区”范围 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 (15)加大对“两控区”的资金投入 (16)加大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力度 (17)试行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制度 (18)促进国内脱硫环保产业发展
Mikaina micrantha H. B. K.
反面案例
薇甘菊
控制方法: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薇甘菊为草本或灌木状攀缘藤本,主要生长
于林缘、果园、溪河岸边、路边、铁路沿线、低洼 潮湿的空旷地以及城市公园和交通工具频繁经过的 林地。薇甘菊的生长快速,能快速入侵、蔓延绞杀 临近植物,使它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将这些 植物“绞杀”至死。薇甘菊种子相当微小,瘦果黑 色,冠毛白色,每籽粒不过0.1毫克,可随风飘流迁 移到遥远之地,乘风传播扩散其种子是薇甘菊广泛 入侵的重要原因。
生 态适应性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
生态适应性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程改中变形自成身的形态,、其结中构又和发生展理为生两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种类型: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现象
(convergent adaptation)
定义: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 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
02
生态影响因子及适应对策
·植物对温度 的要求
·针对不同温 度的选植物 的对策
温度 因子
光照 因子
·植物对光照的 要求
·针对不同光照 地区的选植物 的对策
·植物对水分的 要求
·针对不同水分 的选植物的对 策
水分 因子
大气 因子
·灰尘与噪声大 地区的适应配 置对策
·重污染地区的 适应配置对策
·根据土壤贫瘠 与肥沃程度选 用植物使之更 好适应环境
正面案例
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候条件接近,引种成功的案例
目前广州常见的绿化树种中,不少是从纬度接近或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包括外省和外国)引进的,如大王椰子 Roystonea regia 、假槟榔 Archontophoenix elexandrae ,芒果 Mabgufera indica ,印度橡胶榕 Ficuselastica ,簕杜鹃 Bongainvillea glabra 、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大花紫薇 Lagerstromiaspeciosa 、扁桃 Mabgufera persiciformis 、茉 莉 Jasminum sambac 等等,这些外来植物能较好地适应广州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保留了该品种的优良性状,为广州的城市 绿化和园林景观增添姿彩。
3、半耐寒植物:同时具备喜温植物和耐寒植物的一些特性,多分布在温带脚暖和地 区,温度在0℃便可安全越冬。常见植物有松、山茶、棕榈、南天竹、月季等
温度因子
►针对不同温度的选植物的对策
为了适应低温,植物表现出植株矮小,成匍匐状,树皮发达,芽及叶子有油脂类,如金桂、银桂、枇杷、樟树、 尖叶杜英、红花檵木、尖叶木犀榄、方枝蒲桃、灰莉、加拿利海枣 、蒲葵; 为了适应高温,植物有密生的绒毛、鳞片、呈白色、银白色等,猴欢喜、假苹婆、乌桕、合欢、木荚红豆、榕 树、榕叶冬青、无患子。
从生态适应性探讨园林植物 的选用
CONTENTS
生态适应性的 定义及原因
PART 01
生态影响因子 及适应对策
PART 02
案例说明
PART 03
01
生态适应性的定义及原因
生 态适应性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
生态适应性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化而而改改变变自自身身形形态、态结、构结和构生和理生生理化生特化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土壤 因子
温度因子
►植物对温度的要求
1、喜温植物:生长温度要求在0℃或5℃以上,常见植物有扶桑、椰子、咖啡等;生 长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无法抵御寒冷,遭遇寒流会停止生长或死亡
2、耐寒植物:分布于寒带或温带地区,生长温度要求在-5℃~-10℃,对热量要求不 高,能够抵制一定的寒冷或冰冻。常见的植物有红松、白桦、金银花等
光照因子
►植物对光照的要求
• 喜光植物:生长时喜阳、不耐阴,常不能在林下正常生长和完成其更新,在阳 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发挥其最大观赏价值。如:桃、杏、松 树、刺槐、杨树、银杏、紫薇、牡丹等。
• 耐阴植物:具有较强的耐阴能力,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强光下生长良好, 光照强度过大,就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长时间的强光直射,会造成植株死亡。 如:珍珠梅、文竹、云杉、水青冈、珊珊树、红豆杉、万年青、一叶兰等。
• 中性植物:其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对光的适应幅度较大,在 全日照下生长良好,也能忍受适当的庇荫。在高温干旱时在全光照下生长受抑 制。如杜鹃、山茶、七叶树、枫杨等。大多数植物属此类型,但其耐阴程度因 植物种类而异。
光照因子
►针对不同光照地区的选植物的对策
• 了解植物的耐阴性 • 进行树木配植时必须搭配得当 • 同样的树种,南界的植株比在中心的植株耐阴,北界的植株则较喜光;海拔愈高,树木的喜光性愈强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反面案例
紫茎 泽兰
控制方法:(1)生物防治:泽兰实蝇对植株高生 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 (2)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 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3)化学防治:2, 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 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根部 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