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

气象

联合作战战场环境分析
—战场气象环境对作战的影响战场是双方较量的舞台。

战场环境对于作战就像水与鱼、空气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紧密相联,作战行动一刻也离不开战场环境。

战场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装备失去效用,人员失去体力、智力和斗志,作战失去持续的打击力,作战的失利失败就不可避免。

战场环境的自然要素由地形、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气象和水文是经常影响军事行动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曾经讲过:“指挥战争的人们不可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取得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主动的争取战争的胜利。

”气象环境对军事活动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往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气象条件,也常常因指挥员和部队利用是否得当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现代战争武器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战争环境提出了精确要求,对气象的研究从战争幕后开始走向前台。

■天气对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三舰队遇强台风袭击,约800人死亡,飞机被毁146架,若干舰只沉没。

从1966年开始,美军在越南战争中进行了长达7年之久的人工降雨活动,致使越军主要的补给路线遭受严重破坏,并多次诱发暴雨洪水,冲毁了越方的桥梁和家园。

大风和强烈的垂直气流是危及飞机飞行、导弹发射安全,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

低云影响侦察、射击、投弹,积雨云对导弹、火箭发射和飞机飞行安全威胁很大,云层对再入大气层的导弹弹头可以造成侵蚀从而增强或减弱光辐射效应。

大雾给飞机起降、舰艇编队航行、军兵种协同作战等带来困难,雾层能使化学毒剂蒸气产生凝结、沉降和水解从而降低杀伤效能等,雾也可以作为“天然烟幕”,掩护部队的作战行动。

暴雨、大雨和连续性降雨还可引起山洪暴发、土壤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冲毁军事设施。

沙暴能引起电磁波衰减,干扰无线电通信,危害兵器和设备,强烈的沙暴卷起沙石可形成沙壁向前推进,使能见度接近于零。

■水文对战争的影响
二战初期,德军潜艇利用英国沿海潮流变化,潜入英国海军基地佛罗港,击沉近3万吨级的英国旗舰“皇家橡树”号后安全返航。

朝鲜战争中,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就是牢牢抓住了朝鲜半岛仁川港海岸几千米远的潮汐落差,实施了仁川登陆,从此一战成名。

大海连绵起伏的海浪会直接影响舰船的航向、航速,甚至破坏海港码头、水下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影响雷达的使用、水上飞机和舰载机的起降、水雷布放、扫雷、海上补给、舰载武器使用和海上救生打捞等。

掌握潮汐发生的时间和高低潮时的水深是保障舰船航行安全,进出港口、通过狭窄水道及在浅水区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军港码头、水上机场,进行海道测量、布雷扫雷、救生打捞,构筑海岸防御工事,组织登陆、抗登陆作战和水下工程建设等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登陆作战中,乘涨潮顺流而入,有利于部队登陆;逆流而行,会降低舰船速度,延长时间,增加登陆困难。

潮流大的海区不宜布雷、施放水下障碍物和舰艇抛锚待机。

■空间对战争的影响
1989年3月空间大磁暴期间,低纬度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几乎完全失效,美国海军的4颗导航卫星被迫提前一年停止有效服务,飞机、舰船的导航系统失灵。

当空间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信号传输会受到影响,卫星微波通信也会因电离层扰动而降低通信质量。

电离层闪烁可导致GPS卫星导航、定位误差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甚至信号中断。

宇宙间高能带电粒子不断轰击航天器表面,可造成航天器辐射损伤、击穿电子元件,改变电子信号数据位,导致仪器发出混乱指令或提供错误数据。

当太阳风爆发导致高层大气密度发生剧烈扰动的时候,导弹飞行的实际轨道将严重偏离预测轨道。

据估计,如果飞船在深空飞行或在磁层外进行舱外活动时,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宇航员会受到致命剂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辐射。

美国早在1947年就曾对台风进行播云试验。

目的是通过在台风眼周围的云墙和离台风眼稍远的螺旋状云系内,播撒大量的成冰催化剂,改变台风的某些结构,以减弱其风力。

20世纪60~80年代,又先后进行了多次这样的试验。

既然能使台风减弱,也就不难使台风加强。

2002年据俄罗斯科学家分析,美军建在加科纳的高频有源极光研究计划试验基地中的金属天线方阵就是气象武器,试想通过金属天线方阵将大气粒子作为透镜或聚焦装备使用,从而改变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以达到最终改变气候的效果。

美军方高层还在不同场合宣称,到2025年左右美国航空航天部队将能够在战场上控制气象。

当前,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以及近年频频暴发的自然灾害,曾经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气象问题又悄然升温,并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风云际会的气象嫁接高科技的双翼,正在最不经意间影响着未来战争与和平的天平。

影响战争成败的军事气象
研究大气对军事行动和武器装备的影响,为军队提供天气预提,以便指挥员部署军事行动是军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古代的军事十分重视天气对作战的影响,常常利用大雾,隐蔽自己的行动,利用雨天进攻,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三国时赤壁大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攻曹营,大败魏军。

其实诸葛亮并不能借助神力借来东风,而是他懂得天气变化的规律,做出了准确的天气预测,因而取得了战
争的胜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兵器对天气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例如天气的好坏对卫星、导弹发射有很大影响,风向对毒气或核武器的使用影响也很大;因此各国都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以达到某种军事企图。

如人工降雨,造成水灾;人工消雾使飞机安全着陆等等。

有的甚至研究人工引导台风,用大风暴席卷敌人阵地,不费一枪一弹就消灭敌人,当然这是目前还很难做到的。

总之随着作战武器的发展,军事气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风:大风和强烈的垂直气流是危及飞机飞行、导弹发射安全,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
云:低云影响侦察、射击、投弹,积雨云对导弹、火箭发射和飞机飞行安全威胁很大,云层
对再入大气层的导弹弹头可以造成侵蚀从而增强或减弱核爆光辐射效应;
雾:大雾给飞机起降、舰艇编队航行、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等带来困难,雾层能使化学毒剂蒸
气产生凝结、沉降和水解从而降低杀伤效能等,雾也可以作为“天然烟幕”,掩护部队的作战行动;
降水:暴雨、大雨和连续性降雨可引起山洪暴发、土壤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冲毁军事
设施。

毛毛雨、雪会降低能见度,冻雨可使飞机、导弹外壳和雷达天线等积冰而影响性能;
沙暴:能引起电磁波衰减,干扰无线电通信,危害兵器和设备,强烈的沙暴卷起沙石可形成
沙壁向前推进,使能见度接近于零。

典型战例——三国时,周瑜命诸葛亮造10万狼牙箭,限期3天。

诸葛亮胸
有成竹,准备战船20只,束草千担,在漫天大雾中把船驶进曹营。

曹操误以为
是周瑜偷营,吩咐乱箭齐发,于是使诸葛亮“借”得10万狼牙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三舰队遇强台风袭击,约800人死亡,飞机被
毁146架,若干舰只沉没。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一场强沙尘暴使美军飞机被迫降落或停止起飞,通讯网络装备被毁,2架直升机坠毁,士兵全部被“驱赶”进入就近的散兵坑、军车和帐篷。

对航天器的影响:高层大气阻力可使航天器动能减小,运行轨道高度降低,轨道收缩;宇宙间高能带电粒子不断轰击航天器表面,可造成航天器辐射损伤,更高能的粒子可穿过电子器件,在电子信号串中改变数据位,导致仪器发出混乱指令或提供错误数据;
对军用电磁通信、预警、导航定位的影响:当空间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信号传输会受到影响,卫星微波通信也会因电离层扰动而降低通信质量。

电离层闪烁可导致GPS卫星导航、定位误差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甚至信号中断;
对战略武器使用的影响:当太阳爆发导致高层大气密度发生剧烈扰动的时候,导弹飞行的实际轨道将严重偏离预测轨道;
对人的影响:据估计,如果飞船在深空飞行或在磁层外进行舱外活动时,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宇航员会受到致命剂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辐射。

典型事件——1982年12月26日,美国地球同步轨道业务4号卫星的可见
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在太阳耀斑发出的高能质子到达45分钟以后失效,在一系列强磁暴袭击加利福尼亚海岸时最终完全损坏。

1989年3月空间大磁暴期间,低纬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几乎完全失效,美国
海军的4颗导航卫星被迫提前一年停止有效服务,飞机、舰船的导航系统失灵。

2001年4月3日凌晨,25年来最大的太阳X射线爆发事件,使我国的短波通信和侦测等用户系统受阻、中断约3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