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一、1、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建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中,“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机”是指机器,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3、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

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4、人体工程学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为确定空间范围提供依据2)、为设计家具提供依据3)、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二、1、人体测量尺寸的分类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

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2、百分位: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的百分比。

常用百分位:95百分位、50百分位、5百分位3、尺寸应用原则:极值原则、可调原则、平均原则4、人体尺寸的差异:性别、世代、年龄、障碍、种族三、感觉知觉1、感觉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的特性有感觉适应、感觉疲劳、感觉对比、感觉补偿。

2、知觉的定义: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特点: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3、感觉和知觉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从知觉的过程得知,客观事物是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被知觉,所以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的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对所作用的反映。

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中称为“感知觉”。

4、视觉问题色域问题:水平方向的色觉视野180白120黄100蓝60绿红垂直方向的色觉视野130绿95白80黄45蓝40红垂直最佳视区:上、下15度最佳视野范围:水平视线以下30度。

有效视野范围:水平视线以上25度、以下35度。

最大固定视野:115度。

扩大的视野:150度。

直立时,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标准视线,直立时低15度,放松站立时低30度,放松坐姿时低40度。

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该随着放松立姿、放松坐姿而改变视觉的适应:视觉适应是人眼随视觉环境中光量变化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

视觉适应的种类: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人由明亮的环境转入暗环境,在暗环境中视网膜上的1.2亿个视杆细胞感受光的刺激,使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暗适应。

暗适应过程的时间较长,最初5分钟,适应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慢。

获得80%的暗适应约需25分钟,完全适应则需1小时。

人在暗环境中可以看到大的物体、运动物体,但不能看清细节,也不能辨别颜色明适应:人由暗环境转入明亮的环境,视杆细胞失去感光作用而视网膜上的600-800万个视锥细胞感受强光的刺激,是视觉阈限由很低提高到正常水平,这一过程称为明适应。

明适应在最初30S内进行得很快,然后渐慢,约1-2分钟即可完全适应。

人在明亮的环境中,不仅可以辨认很小的细节而且可以辨别颜色。

5、如何避免眩光合理选择室内装饰材料、.合理的选择室内照明灯具、合理布置光源、在室内装修时,也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即:背景的亮度,以减少眩光的危害。

、间接照明6、形成图形的条件图形建立原则:接近、方向、对称、相似、封闭、良好连续、意义7、展示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的因素分析1)观展的行为习性:求知性、猎态性、渐进性、向左拐向右看、抄近路、向光性2)展示通道3)视觉因素4)光环境设计5)展柜设计6)陈列密度8、色彩的心理效应冷暖感、轻重感、距离感、软硬感、诱目性四、家居设计1、家具的分类1).按家具风格分类:现代家具,欧式古典家具,美式家具,中式家具(红木类),休闲风格,新古典系列家具。

2)按所用材料将家具分为:玉石家具、实木家具、板式家具、软体家具、藤编家具、竹编家具、金属家具、钢木家具,及其他材料组合如玻璃、大理石、陶瓷、无机矿物、纤维织物、树脂等。

3).按功能家具分为:办公家具;客厅家具、卧室家具、书房家具、儿童家具、厨卫家具(设备)和辅助家具等几类。

4).家具按结构分类:整装家具拆装家具折叠家具组合家具连壁家具悬吊家具。

5).家具按造型的效果进行分类,普通家具、艺术家具6).按家具产品的档次分类可分为:高档、中高档、中档、中低档、低档。

2、椅子设计的主要参数。

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分析明代官帽椅设计的优良性答:1)坐高指坐具的坐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椅坐高应略小于坐者小腿膝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坐高等于小腿膝窝高加25~35mm(鞋跟高)后再减10~20mm 。

2)坐深指坐面的前沿至后沿的距离。

坐深应小于人坐姿时大腿的水平长度,保证坐面前沿离开膝窝一定的距离约60mm,坐深尺寸在380~420mm3)坐宽坐宽不小于380mm,有扶手的靠椅一般不小于460mm。

4)坐面倾斜度休息椅:向后倾斜;工作椅:以水平为好,也可向前倾斜。

5)椅靠背作用使躯干特别是腰椎得到舒适的支承面形状与人体坐姿时的脊椎形状基本相吻合高度上沿不宜高于肩胛骨6)扶手高度上表面至坐面的垂直距离为200—250mm 倾斜度一般为±10一±20度水平方向左右偏角在±10度7)坐面形状及其坐垫与人坐姿时大腿及臀部与坐面承压时形成的状态相吻合官帽椅主要由座面、扶手、搭脑与靠背板组成,当我们坐在官帽椅上时,重量从腿部和足部转移到臀部和股部,同时重量也分布到臂部和头部。

从正侧面看,官帽椅的搭脑与靠背板组成“S”型,与人体的脊椎曲线基本相同,搭脑对应颈椎,靠背板则对应胸椎与腰椎,而且搭脑顶端的弧面也与头部的枕骨对应。

当人体坐下且人的骨盆与脊椎失去直立状态时,头部的重力可通过颈椎与枕骨分散到搭脑上,胸椎与腰椎也能依托于靠背板的曲面而得到放松。

官帽椅的这一绝妙设计反映了人类肢体的形态特征与基本需求,各个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不仅充分反映了人类坐的行为需要,更体体现了坐的舒适与健康。

从科学的角度讲,当座椅的座高为400mm时,人体的活动度最高,疲劳感最强,如果高于或低于400mm,活动度随之降低,舒适感为之增强。

而官帽椅的一般座高为520mm左右,不易使腰部感到疲劳,而且,前腿下截之间设踏脚板,缓解了活动度的不足。

官帽椅的一般座宽为480mm以上,这样就符合了人体工程学大于等于460mm的标准,所以坐的舒适。

虽然官帽椅的座面都以平直为主,但是大部分都在座面中设有竹、藤、棕等编织而成的软性座屉。

这类座屉细密透气,在受压后能随人体的曲线自然下凹,以减轻座面对臀部与股部的挤压,使人久坐而不腿麻。

官帽椅还构建了“坐”的身心健康。

官帽椅的靠背板与座面多呈直角关系,人只能正襟端坐,这样有利于养成良好坐姿。

良好坐姿有益于精气神的凝聚和注意力的集中,还可达到预防颈、背痛的目的等。

而且,良好的坐姿能使呼吸通畅,比较容易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它还能很好的体现人的精神风貌与内在气质.3、如何确定家具的尺寸?答:1)功能修正量在设计时,还必须考虑鞋、衣服等引起的尺寸变化。

功能修正量包括衣着修正量、穿鞋修正量和姿势修正量。

2)心理修正量在某些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由于心理作用而引起的一些尺寸变化,它也是设计造型的关键因素。

3)家具尺寸的确定最小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功能修正量最佳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4、枕头的高度10-15厘米单人枕的长度以超过自己的肩宽15厘米为宜,高度以压缩后与自己的拳高(握拳以虎口向上的高度为拳高)相等为宜。

在枕头的表面,支撑脖子和后面(颈曲)的部分应呈圆柱状,并有一定的硬度,以能衬托和支撑颈部为准。

而支撑后脑勺的部分应较上述部分低3-5厘米,使之既能支撑头部,又与颈部的高度相适应。

枕头的内容物也很重要,应根据个人情况选用。

如木棉枕心舒适柔软,荞麦皮枕心软硬适中。

5、肌肉施力避免静态施力状态五、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设计1、人的行为习性及设计的应用抄近路习性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地,人们总是趋向于选择最短路径,这是因为人类具有妙近路的行为习性.识途性人们在进入某—场所后.如遇到危险(如火灾等)时,会寻找原路返回左侧通行习性在人群密度较大的室内和广场上行走的人,一般会无意识地趋向于选择左侧通行。

案例:日本的行车方向左转弯习性人类有趋向于左转弯的行为习性,在公园散步、游览的人群的行走轨迹可以显示这一习性。

很多运动场(如跑道、棒球、滑冰等)都是左向回转的,有学者认为左侧通行可使人体主要器官心脏靠向建筑物,有力的右手向外,在生理上、心理上比较稳妥的解释从众习性假如在室内出现紧急危险情况时,总是有一部分人会首先采取避难行动,这时周围的人往往会跟着这些人朝—个方向行动,这就是大众作用。

聚集效应当空间人群密度分布不均时,则出现人群滞留现象,如果滞留时间过长,就会逐渐结集人群,这种现象称为聚集效应。

有假人在商场上穿着展示衣服,造成人头涌动的假象,招揽顾客,造成假象。

2、环境行为定义环境行为是指人们或各种社会实体与团体为了达到为我所有的目的而对资源和环境所采取的行为。

3、人的行为模式:按内容:秩序模式流动模式分布模式状态模式4、环境行为的基本模式(框图)5、依托安全感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 物体。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

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6、心里空间空间=几何空间+心理空间7、舒适性的类型包括行为舒适和知觉舒适。

六、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1、眩光的危害在于产生残象,破坏视力、破坏暗适应、降低视力、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产生视觉疲劳。

2、影响室内舒适温度因素:年龄、季节、性别、作业性质3、噪音:是干扰声音,凡干扰人活动的声音(包括心理活动)都是噪音。

静电:消除静电的方法,保持室内的温度,室内温度超过20度,不会产生静电。

羊毛毯的电伏大,大约10伏左右4、旷奥度:定义:空间的旷奥度,即空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这是空间视觉的重要特性。

它是空间各种视觉特性的综合表现,涉及面很广。

影响因素:空间旷奥度,归根结底是空间围合表面的洞口大小,多数情况下是指门窗、洞口的位置、大小和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