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新)

微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新)

内容来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水的科学》第15课:有趣的沉浮现象
适用对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学生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下沉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本次制作的微课程在教学中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操作步骤视频,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现象,认识到水是有浮力的,下沉物体也受水的浮力作用,体会科学探究需要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5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1、看图导入:观察各种不同物体在水盆中有沉有浮的现象,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36秒)
结合前面学过的水的知识,引导学生从物体在水中有浮有沉的现象入手,经历一个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对水的浮力的认识,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话泡提出疑问:沉下去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4秒)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让学生对水的浮力生产生好奇之心,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实验操作中。
观看实验步骤视频:(2分32秒)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水有浮力并知道所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2、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3、了解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资源
(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微视频。
学习方法
(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看微视频:下沉物体在水中是否受水的浮力作用?
2、仔细观察钩码在空中竖直和在水中竖直的变化。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1、通过观看微视频,把我们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出来吧。
2、喜欢动手操作的同学也可自己动手做一做。
3、你还有更好的办法来证明所有物体在水中都受水的浮力吗?
①先把一个钩码挂在测力计上,竖直悬在空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将数据填入实验记录单中。
②然后将钩码竖直悬在水中,再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将数据填入实验记录单中。
③观察实验记录,填好实验现象、结论。
让学生从视频实验操作中清晰地看到钩码在测力计上竖直悬在空中和水中有不同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下沉物体会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从而知道探究科学需要证据的,并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有趣的沉浮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
李丽
联系电话
####
所教学科
小学科学
所教学段033@
单位名称
招远市魁星路小学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有趣的沉浮现象
选题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了,对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下沉也不是很陌生,但对物体为什么会上浮?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的浮力作用?并不十分明确,更不能进行科学上的解释,所以我借用微课程来帮助学生了解下沉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2、通过观看操作实验步骤,直观形象的去验证学生的猜测,也让学生从微视频中清楚地看到下沉物体也受水的浮力作用并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需要证据。
3、最后播放的图片,是让学认识到水的浮力作用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趣的沉浮现象》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3、最后播放水的浮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如海上军舰、浮桥等)
(30秒)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加深水有浮力的印象。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1、从导课中的动画,提出的鲜活问题,学生就会大胆猜测,并对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产生极大的兴趣,激起他们有探索科学的愿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