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稞白酒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青稞白酒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青稞白酒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概况 (5)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7)(1)“十二五”规划纲要 (7)(2)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8)(3)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8)(4)土地政策 (9)(5)消费税政策 (9)(6)相关法律法规 (10)3、行业经营许可情况 (11)三、行业发展概况 (12)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2)2、行业主要企业和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4)3、行业进入障碍 (15)(1)生产许可证限制 (15)(2)行业政策限制 (16)(3)产品品牌限制 (16)(4)自然环境限制 (16)(5)技术人才限制 (17)(6)外商控股限制 (17)(7)资金实力限制 (17)四、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8)1、市场供求状况 (18)2、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19)(1)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 (19)(2)行业技术特点的影响 (19)(3)品牌因素的影响 (19)3、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0)(1)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动需求增长 (20)(2)人口基数增长奠定消费基础 (20)(3)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中高档白酒消费 (21)五、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2)1、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22)2、行业利润变动原因分析 (23)(1)行业调控政策影响 (23)(2)消费结构升级 (23)(3)产品提价因素影响 (24)六、影响本行业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24)1、有利因素 (24)(1)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 (24)(2)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24)(3)扶优限劣的调控政策 (24)(4)“三农”扶持政策 (25)(5)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5)2、不利因素 (26)(1)消费结构多元化 (26)(2)消费环境的影响 (26)七、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6)1、行业技术水平 (26)2、行业经营模式 (28)3、行业的周期性 (29)4、行业的区域性 (29)5、行业的季节性 (30)(1)生产的季节性 (30)(2)销售的季节性 (31)八、行业上下游关系 (32)1、粮食种植业 (32)(1)粮食种植业 (32)(2)青稞种植业 (34)2、包装印刷业 (35)3、批发零售业 (36)一、行业概况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酿和勾兑等环节酿制而成。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GB/T4754-2002)中,白酒制造行业的产业代码为C1521,是“饮料制造业”大类(C15)、“酒的制造”中类(C152)下的细分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归属于“C0501 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白酒行业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生命力旺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白酒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蒸馏技术和特有的风味,在世界蒸馏酒类产品中独树一帜,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等并列为世界六大蒸馏酒。

由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白酒已经成为各类社会交往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

按照香型分类,目前我国白酒主要有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等11种香型,其中浓香型代表有五粮液(多粮)、国窖1573(单粮);清香型代表有汾酒、青稞酒(青稞原料)、红星二锅头(二锅头工艺);酱香型代表有茅台酒。

白酒行业是我国轻工业中食品工业的重要分支,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等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白酒行业能够带动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物流运输、餐饮消费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效应。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白酒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国家其他各部门也根据各自职责对行业实施监管。

白酒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

根据国务院2004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4]23 号),食品安全工作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责任。

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

农业、发展改革和商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行业管理工作。

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根据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各级食品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我国白酒行业采取的监管体制和目前国家食品行业的监管体制一致。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支持食品精深加工,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健全食品企业质量诚信体系。

(2)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要求“按照保增长、扩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采取综合措施,扩大城乡市场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保持轻工业平稳发展;通过加快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动轻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绿色生态、质量安全和循环经济的新型轻工业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轻工业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支柱产业地位。

”针对酿酒行业提出建立重点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发酵、酿酒技术创新联盟;督促酿酒行业重点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装备,特别是快速检验和在线检测设备。

完善企业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3)产业结构调整政策2011 年3 月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自2011 年6 月1 日起施行,在该目录中“白酒生产线”被列为“限制类”投资项目。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 [2005]40号),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

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

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4)土地政策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 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 号),“白酒生产线”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凡列入该目录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5)消费税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6]33 号),规定从2006 年4 月1 日起,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为20%,定额税率为0.5 元/斤(500 克)或0.5 元/500 毫升。

从量定额税的计量单位按实际销售商品重量确定,如果实际销售商品是按体积标注计量单位的,应按500 毫升为1 斤换算,不得按酒度折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380号)及附件《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从2009年8月1日起,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高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70%(含70%)以上的,税务机关暂不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以下的,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根据生产规模、白酒品牌、利润水平等情况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50%至70%围自行核定;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的需要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税务机关核价幅度原则上应选择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60%至70%围。

已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生产企业实际销售价格高于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按实际销售价格申报纳税;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按最低计税价格申报纳税。

(6)相关法律法规白酒行业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表所示:3、行业经营许可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 号),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分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因此白酒生产企业需要取得白酒生产许可证、白酒销售企业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

根据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商务部2005 年第25 号令),国家对酒类批发、零售、储运在的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登记备案制度和溯源制度,因此白酒销售企业在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基础上还需要到商务主管部门办理酒类流通备案。

三、行业发展概况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饮料酒。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也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

按照香型分类,目前我国白酒主要有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等11 种香型,其中浓香型代表有五粮液(多粮)、国窖1573(单粮);清香型代表有汾酒、青稞酒(青稞原料)、红星二锅头(二锅头工艺);酱香型代表有茅台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