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管线安全保护手册一、工程概况XX地铁X号线工程施工总承包起于XXXX站(不含),终于XXXX 站,正线全长38.76公里。
本工程全部为地下线,共16座车站,18个区间及出入段、场2个区间盾构段。
二、管线迁改概况2.1、总体概况本标段土建正线线路总长38.76Km(不含出入场线长度)、共设置车站16座、中间风井6座、18个地下盾构区间、2条出入场线盾构段、工程量很大;施工范围跨XX区、XX区、XX区三个行政区,涉及的各类电力、雨污水、给水、燃气、弱电(通信)管线的临时迁改或永久迁改工程量大,依据设计图数量统计:630KVA大电接入57台,2000KVA专线接入52台,电力迁改(10KV/35KV/110KV)14178m、(380V/220V)3503m,雨污水迁改17296m,给水管道迁改9903m,燃气管道迁改9041m,通信迁改11787m。
2.2.管线类别及特性(1)给水管:主要是压力供水,在高程上可上下变化,管道多采用钢管、给水铸铁管、给水塑料管等管材,管道连接要求较高。
(2)排水管:包括雨水、污水管,都是以重力流排水为主,只能从上游按一定坡度排至下游,受地面坡度、下游接管口高程的影响较大,管线改迁时在高程上的调整余地较少。
(3)电力、弱电管:电力管线一般敷设在电缆沟内,部分110kV 以上电力管线一般高架敷设;弱电线一般敷设在管道内,埋地设置。
两类管线都具有可弯曲的特点,但转弯半径要求较大。
(4)燃气管:压力输送,由于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虽然在平面、高程上可以调整,但在敷设时尽量做到平直、少弯曲、减少弯头,一般采用PE管或钢管,管道要求高。
三.组织机构为加强管线迁改安全组织管理,为管线保护提供组织保障,进一步促进管线安全保护工作,各工区成立管线安全保护领导小组。
组长:工区项目经理副组长:工区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组员:工区各部门负责人管线安全保护领导小组职责:组织编制管线安全保护技术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签订管线安全保护协议,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交底和教育培训,落实现场管线安全保护措施,完善管线安全应急预案及相关应急措施。
四.管线迁改流程及安全保护原则4.1管线迁改流程4.2管线安全保护原则(简称“九必须”):(1)必须进行管线调查复核,绘制平面图,标清带压管线阀门井位置,并在现场醒目标示;(2)必须与权属单位联络对接,公示权属单位联系人姓名、24 小时应急抢修电话;(3)必须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4)必须落实管线动土作业前报审制度,动土作业前必须经过监理审批同意;(5)必须对重要管线旁站并邀请权属单位派人现场监护;(6)发现不明管线或不明漏水漏气,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严禁盲目冒进;(7)必须高度重视监测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8)必须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演练,备足应急物资;(9)发生管线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反应敏捷、措施得力、处置果断”。
管线安全“九必须”五、前期管线调查5.1收集地下管线资料工区技术部门向管线勘察单位、管线产权单位的相关人员仔细咨询,了解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的种类、用途、数量、走向、埋置深度等。
并收集相关的图纸资料,以此作为制定地下管线防护措施的依据。
5.2.实地勘测根据已取得的管线资料,在施工影响范围内进行实地勘察,通过调查、测量、探沟、观测阀门井等形式。
发现未知管线,摸清既有管线的走向、位置、埋深等基本参数,以及对现场施工的影响,为管线迁改的合理性、管线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原始的数据。
同时根据管线迁改平衡方案提出的管线改迁的方案,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和管线对施工的影响,对管线迁改方案进一步优化。
现场查看实地测量5.3.管线现场标识对原状管线,用三角旗或管线标识牌子进行标识,防止管线破坏,且便于后续寻找。
原状管线标识5.4.管线调查报告通过现场调查,汇总形成管线调查报告,绘制现状管线图,明确现场管线状况,对遗漏的管线进行记录。
以土建X工区XX站为例,分专业对各管线进行梳理,按专业类别分为雨水、污水、给水、弱电、燃气、电力分别汇图,图中含迁改路线,如下图所示:给水迁改图综合管线迁改图5.5.管线保护协议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管线安全,各工区需同管线产权单位签订管线保护协议,在管线迁改施工前,邀请产权单位有关人员到场进行安全监督。
管线安全保护协议六、管线施工6.1管线迁改施工准备(1)管线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查设计图、现场踏勘、人工探挖等方式查明作业处既有管线。
技术人员针对重点管线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管线安全保护交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无误后,下发至至作业层。
工区必须派专人进行现场旁站监督,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作业处既有管线已放样。
技术交底书(2)管线迁改前,必须组织管线施工相关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必须对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全覆盖。
(3)动土作业前需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重点管线邀请产权单位旁站监护。
动土令(4)在管线施工范围外设置围挡进行防护。
若在交通道路上进行迁改施工,与交警部门协调沟通,满足交警部门要求后,方能安排人员进行施工。
施工范围隔离6.2管线迁改施工(1)管线迁改施工前,需对管线的迁改位置进行放样确认,保证迁改位置的准确,避免因位置偏差发生意外,也便于绘制管线竣工图。
测量精确定位(2)相关作业前,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相关管线保护的具体要求;重点管线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管线迁改施工主要由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各工区安排人员对现场进行监督,协调现场施工进度,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4)在管线或其余作业穿越既有管线位置的过程中,需采取措施,加强对既有管线的保护。
人工挖探沟窨井防护(5)对于施工影响范围的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在管线上布设直接观测点,便于后期对管线进行保护监测。
管线监测点管线监测点埋设(6)管线迁改后,需按照要求对裸土进行覆盖,及时恢复施工路面(或绿化)。
有通行要求的位置,采用钢板先行铺设,再及时浇筑混凝土,铺设沥青路面。
七、管线保护工作7.1现场警示(1)为更好地进行管线保护工作,保证正式施工过程中管线不被施工人员破坏,需对现场所有管线进行标识,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线交底,明确管线位置,保证管线的安全。
管线警示管线警示(2)现场安放管线布置图,明确管线位置7.2燃气管线保护“七个一”(1)1、一份告知单;2、一套安全宣传图册;3、一套安全标识;4、一次交底;5、一张告示;6、一块紧急联络牌;7、一张管线图。
燃气管线保护“七个一”宣传牌(2)两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管线对应位置设置“管线保护信息牌(钢制)”,保护信息牌应明确管线类型、走向、管线产权单位联络人及联系方式、现场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地面涂刷管线轮廓线,燃气用红色、弱电用绿色、给水用蓝色、污水用红棕色、雨水用黄色、电力用天蓝色。
标线宽15cm,在场地内全长设置,用白色油漆标示场地下方管线名称及警告保护标语。
建立管线保护确认挂牌制度,标明管线联络人通讯信息。
场地内涂刷管线标线管线保护信息牌样式(3)在地面标线上,钉管线铭牌,管线铭牌有管线名称、走向、紧急联系电话。
地面管线铭牌(4)对进场人员进行管线交底,使之了解现场管线情况,提高管线保护意识,确保安全第一。
管线保护交底现场交底7.3电力架空线保护电力架空线地面投影范围内各5米设置警戒区,施工机械严禁进入施工。
警戒区设置7.4管线割接阶段安全(有限空间安全)措施各工区在进行管道割接前,必须组织学习《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对管理人员和作业层工人进行教育培训和交底,同时将制度和规定在现场落地。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八、管线施工事故处理8.1应急抢险发生管线设施断裂、爆裂、挖漏等事故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应急处理预案,向有关产权单位抢修抢险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安全补救措施,进行不间断抢修、抢险作业,直至抢修、抢险完毕。
发现燃气管线泄露时,立即停止周边一切作业;设置隔离警戒区,禁止火源;并将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
8.2信息报送施工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对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向业主相关处室报告。
统一由地铁公司依事故轻重情况向外界如实报道。
施工单位应正确对待新闻媒体,掌握主动,合理引导第一时间报道的导向,避免事态恶化。
8.3恢复生产管线抢修抢险结束,经相关产权单位确定无二次渗漏等安全隐患后,应及时恢复施工,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善后工作。
8.4责任追究根据相关专职部门的调查结果,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单位、人员,依照“责任追究制”,按照合同及地铁公司有关文件追究责任。
8.5应急抢险电话自来水管线抢修热线:XXXXXXXXXXX;雨水管线抢修热线:XXXXXXXXXXX;污水抢修热线:XXXXXXXXXXX ;燃气管线抢修热线:XXXXXXXXXXX;通信管线抢修热线:XXXXXXXXXXX;电力管线抢修热线: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