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打造特色班级文化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打造“励志、实干”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陈虹丹阳市马相伯学校212313
摘要:学校挖掘相伯文化资源,提炼育人思想,结合乡土文化,提出“相伯文化与乡土德育”特色建设理念。

学校特色的创建集中体现在班级特色创建。

明确创建班级特色的意义、提出“励志、实干”口号。

探索创建班级文化特色的途径创,注重建特色班级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特色班级文化、励志、实干
人的个体构建了社会,学生的个体组建了班级。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里度过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是以当地名人马相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挖掘相伯文化资源,提炼育人思想,结合乡土文化,提出“相伯文化与乡土德育”特色建设理念。

学校特色的创建集中体现在班级特色创建。

班级特色创建就是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班级集体,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载体。

一、明确创建班级特色的意义、提出“励志、实干”口号
创建班级特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良好文明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班魂”,是由班主任组织建立起来的。

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

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我和学生们在学习校本教材《爱国老人马相伯》和《与太阳对话》、并查阅了许多有关马相伯的作品、文集、视频后,结合我班学生成长中的出现的问题,我班提出了“励
志、实干”的班风口号。

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创建班级文化特色的途径
(1)教室布置体现特色
学生和教师一起设计自己的家园:
1、开设了“实干评比”园地,让语文和英语课代表把每位学生背诵内容和进度展示在“园地”里,每周再评选“背诵明星”和“进步之星”。

通过竞赛的方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早读课,教师还未到班,学生的朗朗书声响彻校园。

尤其是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做背诵进步之星,被老师表扬,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

别的学生也不再歧视他们,有利于班级的凝聚力。

2、开设“班级之星”评比区
针对学生一个月的综合表现,在班会课,全体学生投票推选“学习之星”“书写之星”“劳动之星”等等。

被当选的要即兴演讲,进一步锤炼学生的应急能力。

然后老师用照相机留下他们最满意的造型,张贴在评比区上。

3、开设“马相伯名言”和“我想对马爷爷说……”专区
班委会推荐书写好的学生撰写马相伯先生的名言,张贴在墙。

学生们要在一个星期中背会了它,并能说说其大意。

同时和语文老师合作,让学生有针对的写些“想和马爷爷说的知心话”,选择写得好的上墙。

总之在班级布置中要做到精选内容,常换常新,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特点,体现教育功能。

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办好板报体现特色
班级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要体现特色内容。

班级里应该培养一批自己的小记者、小通讯员。

从文字编辑、新闻采访、版面设计可全由学生动手,彰显“实干”精神。

(3)主题班会体现特色
联系本班实际,依照班级特色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地、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丰富多彩集体活动。

这些活动的宗旨就在于焕发出孩子自我教育的潜质,在老师的协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自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特色文化。

例如:
1、“我学会了整理”----每天放学前1分钟整理比赛,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桌椅、桌兜。

2、“我学会了倾听”----利用每日中午的广播时间,让学生闭上眼睛学会倾听,随后即兴提问学会思考。

3、“我学会了做饭”----让学生在假期亲自动手做饭,体验劳动的乐趣,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

4、“我学会了听、读、背”----每日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每周背两首古诗,领略文字带来的魅力。

5、“我长大了”----让学生回忆身边的点滴,随心得历程懂得长大的酸甜苦辣。

6、“我要做一名励志少年”——通过阅读马相伯少年励志故事,谈谈自己的志向。

7、“我最想为班级做的一件事”——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学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能通过自己的具体行动来改变其。

三、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文化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的思想,就有什么的行动。

建设班级文化的前提是要求班主任和全班同学要有文化意识,必须认识到建设班级文化很必要,认识到班级文化的
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文化意识,思想上认为文化无足轻重,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

所以,意识到并重视文化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2)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战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

班级文化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

先把软文化建好,再考硬文化。

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能定型、一个班级的考风要经过数次考试才能显现、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才能定格。

即使班级文化形成了,也需要与时俱进,常抓不懈。

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想要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3)要全员参与,调动每个人积极性
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

这里的全员包括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班主任是班级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些思想会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

有什么样的带头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团队。

班主任思想开放,班级就不会很保守;班主任做事效率高,班级就不会很拖拉;班主任有大局意识,班级就不会很自私。

除此之处,班主任应积极指导、引导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这是第一。

其次,同学们也要积极参与,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配合工作,全班一盘棋,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的氛围。

相反,班主任不支持,同学们不配合,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天方夜谭。

总之,通过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世界中,让教育不仅限于课堂、学校,而且延伸到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学生日常生活中,使教育不仅只限以书本为中心的知识教育,而且拓展到人生更为本质的道德与人格教育。

把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把教育作为生活本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