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1、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种零件,4天完成248个,,甲每天加工32个,乙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48米,小红绕操场一周走了150米,操场的宽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肥厂计划9天生产化肥6300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85吨,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料厂生产了1200罐饮料,要将这些饮料每8罐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这些饮料共可以装多少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根51米的绳子在树杆上饶了18圈还剩15米,饶树杆的一圈长度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训练,如果每列15人,需站28列。

如果每列20人,需站多少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3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120千克豆腐,16千克黄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做200千克豆腐要用黄豆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筑路队计划20天筑路960米,实际提前4天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每天筑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通道,在通道的一边从起点开始每隔12米放一盆菊花,共需放多少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师傅要加工658个零件,已经完成274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能全部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壶麻油重1000克,把这些油倒入只能装80克的小瓶中,至少准备多少个这样的小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星火小学共有22个班级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其中低年级捐了1800元,中年级捐了2650元,高年级捐了3250元,平均每个班级捐款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修建一块占地8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如果每50平方米要用地砖40块,修这个广场至少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张经理白天开车从甲城去乙城,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

晚上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到达甲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0袋大米相当于50袋面粉的重量,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水果店上午卖出40千克苹果,比下午少卖出15千克,这一天共卖出苹果多少千克?这天卖苹果共收入380元,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服装厂计划30天生产1560套服装,实际提前4天完成了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校购买了12副羽毛球拍和一台电脑共用去5604元,这台电脑的价格是5340元,一副羽毛球拍的售价是多少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李师傅和张师傅同时工作8小时,李师傅共加工了456个零件,张师傅共加工了440个零件。

李师傅每小时比张师傅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
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0、粮店运来6车大米,每车85袋,每袋40千克,一共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