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农学2.作物3.作物生育期4.作物生育时期5.叶面积指数6.经济系数7.光能利用率8.需水临界期9.种植制度10.作物布局11.复种12.轮作13.连作14.套作15.间作16.土壤耕作17.少耕18.免耕19.土壤肥力20.种子21.作物品种22.种子寿命23.杂种优势24.农田培肥25.杂交育种26.诱变育种二、填空题1.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2.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的分类方法,可将作物分为、、和。

3.作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进程呈现出形生长曲线。

4.根据作物的光周期特性可将作物分为、、和定日照作物四种。

5.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有、、、。

6.影响作物的品质因素主要包括、、。

7.作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及。

8.低温对作物的危害,可分为和两种。

9.作物所受的干旱有和两种类型。

10.农作学上常用的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 ”表示,“×”表示。

11.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在%之间。

12.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有、、、和生物技术育种.13.“三系”配套制种中的“三系”是指、和雄性不育恢复系。

14.种子检验各项指标中,其中、、和为必检指标。

15.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

16.影响施肥的环境条件主要有和。

17.作物染病后,首先发生的是生理变化,称为;接着发生的是内部组织的变化和外部形态的变化,分别为和。

18. 、和是作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19.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

20.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体内的侵染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21.土壤是由、和三相组成。

22.作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和。

23.目前国内外育种的总体目是、、、和。

24.作物病害的传播主要方式主要、、和。

25.植物的根系分为和两大类。

26.用于作物生产促进果实成熟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是。

27.昆虫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体躯分成明显的、、三个体段,具六足,多数还有两队翅。

28.昆虫的口器分为和两大类。

29.种子的质量分为和两方面。

30.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代表包括、和全球定位系统统称为3S技术。

三、判断题1.我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玉米、马铃薯、大豆均起源于我国。

()2.C4作物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合点都比C3作物要低,因此C4作物对环境中CO2的利用率要高于C3作物。

()3.作物水分临界期就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4.套作和间作都有作物共生期,所不同的是,套作共生期长,每种作物的共生期均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

()5.全变态昆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6.品种纯度是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的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

()7.在可以实现多种作物的杂交育种中,对杂种后代的选择依据是根据性状遗传力的大小和世代的纯合百分率进行的。

()8.转基因育种能够打破生殖隔离,但不能实现不同种间的遗传物质交流。

()9.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10.良种是指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其优良性状由品种遗传物质决定。

()11.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12.北方冬油菜向南方引种,生育期会由于温度升高而缩短。

()13.同为收获籽实的作物,产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比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作物经济系数高。

( ) 1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系数高。

( ) 15.作物增产值与土壤耕作深度呈直线相关,即耕作深度越深增产效果越显著。

()四.选择题1.对作物生育期长短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

A.密度高低B.营养条件C.水分条件D.光温条件2.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

A.环境B.措施C.品种D.肥料3.作物实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达到平衡时的光照强度是。

A.光饱和点B.光补偿点C.光合有效辐射D.光能利用率理论4. 是指一年之内在同一土地上种植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A.复种B.复种指数C. 间作D. 套作5.下列种植方式中属于间作的是。

A.玉米||马铃薯B.小麦/玉米C. 大麦×豌豆D.小麦/玉米/甘薯6.下列种植方式属于一年两熟制的是。

A.小麦×豌豆B.小麦/玉米C. 小麦‖玉米D.小麦/玉米/大豆7.下列作物中属耐连作的作物是。

A.烟草B.玉米C.马铃薯D.番茄8.下列作物中属忌连作的作物是。

A.水稻B. 小麦C. 马铃薯D. 棉花9.下列作物都属于C3作物的一组是。

A.水稻小麦玉米B.甘蔗棉花大豆C.小麦烟草棉花D.水稻油菜高粱10.根据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下列作物中属于高温短日型的是。

A.小麦B.油菜C.燕麦D.玉米11.某农场有耕地100公顷,2014全部采用“小麦/玉米‖大豆”种植模式,该农场2014年土地的复种指数为。

A.150%B.200%C.250%D.300%12.下列作物中属于两性花的有。

A. 玉米B. 菠菜C. 小麦D. 蓖麻13.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以上光照。

A. 10B. 12C. 14D. 1614.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A.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15.自然异交率小于D 的属于自花授粉作物。

A. 1%B. 2%C. 3%D. 4%16.下列不属于三基点温度的是。

A.最低温度B.最适温度C.最高温度D.致死温度17.按作物对温光条件的要求分类,下例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油菜B.棉花C.小麦D.大麦18.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是。

A.积温B.有效温度C.活动积温D.有效积温19. 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20.玉米的高产性能,一般是指。

A.单株生产力B.群体生产力C.环境适应性D.杂种优势21.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A.打破不良连锁B.实现有性杂交C.打破生殖隔离界限D.实现无性嫁接22.下列作物中属于养地作物的是。

A.蔬菜作物B.豆科作物C.谷类作物D.薯类作物2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为左右,全生育期需要较的积温。

A.10℃,高B.1-3℃,低C.15℃,高D.5℃,低24.下列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A. 小麦B. 水稻C. 高粱D. 豌豆25.下列作物中属长日作物的为。

A.小麦B.烟草C.荞麦D.甘蔗26.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27.下列作物中对土壤肥力的适应性上属耐瘠型的是。

A.小麦B.大豆C.棉花D.荞麦四.简答题1.简述农学的特点。

2.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3.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4.作物的“源、库、流”理论中“源”、“库”、“流”分别指什么?三者之间有何关系?(6分)5.简述作物布局的原则。

6.简述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途径。

7.简述轮作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8.远缘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与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9.作物的播种方式有哪些?10.地膜覆盖的效应有哪些?11.简述种子播种前处理的方法及步骤。

12.土壤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分别包括哪些措施?13.农田培肥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14.作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15.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6.影响复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加以说明。

17.简述良种繁育的概念和任务。

五、论述题1. 请分析目前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具体途径。

2.试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

3.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作物的品质?4.试述间套作技术要点。

5.试述连作有哪些危害?生产中如何消除这些危害。

6.以当地作物为例,谈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7.试分析作物施肥技术为何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