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一般常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肺栓塞、压疮、感染、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51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
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特别对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标签:股骨粗隆骨折;手术;并发症;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下骨折。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已被人们接受,现多主张采取手术治疗[1]。
PFNA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防旋转、防切割,并发症少及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特别适合老年伴骨质疏松及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2]。
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51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并取得满意效果。
Harris髋部关节功能评定[3]治疗优良率达92%。
1临床资料
本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60~92岁,平均74.9岁。
均为新鲜骨折,股骨颈经颈型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股骨粗隆下骨折6例,合并高血压病21例、脑血管后遗症4例,糖尿病8例、慢阻肺6例,泌尿系疾病7例,老年痴呆2例。
全部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PFNA内固定术治疗。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51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少数原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有好转。
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51例髋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均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
根据harris髋部关节功能评定[3]:优39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为老年痴呆和脑出血后遗症患者。
优良率92%。
2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术前充分准备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与家属加强沟通,一起制订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
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PFNA 内固定手术的方法、优点、成功率等,积极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
术前主管护士参加手术医生查房和术前讨论,了解手术的方法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备好各种急救物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要掌握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积极配合治疗基础疾病。
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2.2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入院后予常规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和D2聚体测定排除深静脉血栓,对患者和家属讲解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使其主动配合。
指导患肢肌肉作等长收缩活动及足趾的屈伸运动,避免下肢静脉采血、
输液。
手术当日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指导其在床上做些简单的康复运动,如上肢运动、股四头肌功能收缩锻炼、踝关节屈伸、深呼吸运动等。
术后12h或血浆引流管引流量明显较少时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或者利伐沙班治疗,术后1d 即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
要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肢体的颜色、皮温及肿胀、疼痛程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肢体的感觉,与术后感染区别,如患者突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情况应考虑急性肺栓塞,立即报告医生,予吸氧、止痛、抗凝和溶栓,并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运动,视病情尽早下床活动。
2.3褥疮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由于术前骨折导致疼痛不愿意翻身,又多有骨牵引或皮牵引,卧床时间长,使局部软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踝关节、足跟部等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
因此,患者入院后指导臀肌收缩,双肘和健肢三点支撑床面做抬臀动作,同样动作可训练床上大小便,尾骶部垫防压疮水垫,q2h 更换,因水垫垫久会吸收体温发烫,特别是夏天,多更换可增加皮肤透气,缓解压力,踝关节用海棉圈保护。
特别消瘦或体力差不配合者也可给予气垫床。
2.4感染术前严格皮肤消毒,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伤口情况,敷料渗血湿透需要及时换药,注意无菌操作;患糖尿病的患者术前术后积极监控血糖,以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及不愈合的机会;患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的患者,术前积极控制感染。
术后尽早采取半卧位,鼓励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等呼吸训练。
保持会阴部清洁,有留置导尿的患者按留置尿管的常规护理,视病情尽早拔除尿管。
2.5其他并发症老年患者多有基础疾患,因创伤和手术及卧床,易并发心梗、心衰、脑梗、应激性溃疡,以及精神方面症状,还可因食欲差引起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便秘等并发症,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多和患者沟通,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康复功能锻炼
鼓励和指导患者尽早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后功能良好康复的必要保证,也是预防并发症最有效的措施。
具体锻炼方法应根据患者全身健康情况、受伤情况及手术内固定稳定性而区别制定。
术后麻醉一过即可进行股四头肌功能收缩锻炼、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运动,术后3~5d主动活动膝关节、屈髋练习及抬臀练习,7d后可扶拐、助行器下地或部分负重行走,以增加肌肉的力量,防止关节粘连,促进功能恢复。
粉碎性骨折内固定稳定性较差的情况,视X摄片骨折愈合情况适当延迟下地时间。
4结论
PFNA是一种安全有效、新型的治疗髋部骨折的髓内固定系统,该系统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能早期活动,为患者早期下床、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提供了良好条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祝天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疗效及功能评定[J].现代康复,2001,5:11.
[2]焦锋,张小海,张永,等.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1093-1094.
[3]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9-153.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