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调查调研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现状基础教育少数民族近几年来,**县义务教育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分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教育经费投进逐年加大,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往年年末两基工作已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顺利实现普九。

但是财困民贫、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经费缺口大、教育投进不足、人口素质偏低,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整体上仍落后于全省全州均匀水平,制约着**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认真研究**民族基础教育工作,找准**基础教育落后的成因,研究和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其意义非常重大。

一、基本情况**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交界处,介于北纬23 29 24 28 ,东经104 31 105 36 之间,东连富宁县,南接麻栗坡县、西畴县,西与砚山县、丘北县毗邻,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交界,在建的衡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云南通往两广和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之一。

县城所在地莲城镇,距州府文山城167千米,距省会昆明市485千米。

**历史悠久,5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是秦朝句町古国故地,1913年设置**县,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县辖18个乡、174个村委会、2958个自然村,国土面积7810平方千米,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7%,境内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年均匀气温16.7℃。

居住着壮、汉、苗、瑶、彝、回、蒙古、仡佬等十一个世居民族。

201X年末总人口7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12万人,占总人口的94.64%,少数民族人口47.28万人,占总人口的60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98人。

全县耕地面积6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7亩。

201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3914万元,财政总收进13632万元,财政总支出54643万元,教育总支出19979万元,教育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6.56%。

农民人均纯收进1300元,农民人均有粮300千克。

目前,全县尚有尽对贫困人口14万人。

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二、201X年-201X年**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201X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942所,其中:普高5所,职高1所,中心学校21个,幼儿园17所。

全县教职工总数6314人,其中:代课教师66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0.4%。

全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中50.7%,初中73%,小学84.36%,幼儿园100%。

全县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35220人,其中:高中在校生5394人,初中在校生34482人,小学在校生93144人,幼儿园2200人。

全县校舍建筑面积643661平方米,中学生均5.2平方米,小学生均4.7平方米,全县危房面积39600平方米。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进学率为98.91%,停学率为0.73%;初中适龄少年毛进学率为94.14%,年停学率为3.89%,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5.2年,普九人口覆盖率100%。

、2016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908所,其中:高中5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所,中心学校23所,完小494所,教学点362个,民办幼儿园21所。

全县共有教职工6601人,其中:在职在编教职工6008人,代课教师593人,代课教师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9.0%,比201X年降落了1.4个百分点。

全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完中47%,普通中学75.68%,职业中学76.36%,小学86.07%,幼儿园100%,均比201X年有所进步。

全县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28660人,其中:高中6357人,初中34273人,小学85217人,幼儿园2813人。

进学率:高中20.56%,适龄少年毛进学率96.30%,小学99.11%,幼儿园21.00%,分别比201X年上升1、16、 0.20、9个百分点。

停学率:初中3.43%,小学0.71,分别比201X年降落0.46、 0.02个百分点。

全县有校舍建筑面积673724平方米,比201X年增加3006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0817平方米,比201X年增加1217平方米。

全县初中学生均校舍面积8.0平方米,比201X年增加0.61平方米;小学生均建筑面积5.0平方米,比201X年增加0.4平方米。

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5.95年。

、201X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59所,其中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中4所、职高1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24所、小学501所、教学点365个、幼儿园27所。

有小学教学班3105个,在校生83987人;初中教学班622个,在校生35679人;高中教学班144个,在校生7546人。

有小学专任教师3549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获得相应教师资历证书的合格率97.35%;有初中专任教师1955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获得相应教师资历证书的合格率95.40%。

全县适龄儿童进学率99.27%,小学在校生年停学率0.62%;初中阶段进学率97.01%,初中在校生年停学率63%;7 15周岁三类残疾进学率71.31%;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21%,17周岁人口低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23%;现有青壮年总人口435146人,其中青壮年文盲人口3197人,文盲率为0.73%,抽考复盲率50%。

全县小学校舍建筑面积429124平方米,生均5.11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285584平方米,生均8.00平方米。

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6.07年。

从以上三年的数据来看,我县教育发展发展势头较好,响应了国家提升教学质量集中办学的政策,校点逐年减少,教师逐年增加,校舍逐年改善,进学率逐年进步,教育的各项指标均呈良性发展,往年年末普九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是全州最后一家实现了普九验收。

三、**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根据我县县大、财困、民贫,人口多、基础差的实际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云南省两基攻坚计划》,在认真算清实施普及教育的总人口帐、贫困学生人口帐、普及帐、校舍帐、教师帐、资金帐的基础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前后出台了《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县两基攻坚方案》、《**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暂行规定》、《**县普九工作责任追究制》和《**县县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挂钩联系普九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各级、各部分明确了普九工作的责任。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顺利实现普九,我县各级各部分采用多种情势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法律法规,讲授实施普九的重要性、必要性,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普九。

一是全面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展开《义务教育法》宣传活动。

县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法》印制、张贴到学校、村寨、集市、街头醒目位置,并将《义务教育法》摘要印成册发到各乡镇学校和村寨。

二是利用有线电视播放《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致全县适龄儿童少年朋友的一封信》,努力营建避免适龄儿童、少年外出打工的社会氛围;以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大打普九攻坚战为主题的宣传动员;天天转动播放普九宣传标语,及时报导普九专题快讯。

三是利用标语的宣传功能,在公路、学校、村寨等醒目位置制作宣传牌100多块、宣传标语1万多平方米,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国家、省、州有关义务教育和普九的要求。

四是展开情势多样、内容丰富的普九宣传活动。

几年来,县、乡召开普九工作专题会议515次,宣传、研究和布置普九工作,各乡镇利用标语、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车、派出普九工作队进村进户、展开普九文艺演出等情势,对普九工作进行宣传,全县仅出动普九宣传车辆就多达2100多辆,普九专题文艺演出378场,普九工作队进村进户宣传60000多人。

宣传工作基本上做到了电视上有图象、广播里有声音、墙壁上有文字。

普九工作在我县深进人心,引发强烈的共叫,社会各界支持普九、参与普九的氛围较为浓厚。

如珠街镇老山坡村小组长魏仕才看到本村8名学生开学两周后还没有上学,他挨家挨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卖了自家的耕牛帮助8名学生解决生活费,并帮学生扛着行李走了10多千米的山路将8名学生送回学校;篆角乡沙牛村张昭福积极配合普九工作,常常到村民家宣传《义务教育法》,每一年还组织村民举行普九文艺演出,在他的宣传动员和教育下,该村70户人家65名适龄少年,几年来无一人停学。

在**,像魏仕才、张昭福这样支持普九、参与普九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四、**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为使我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管好、用好,切实保障贫困学生学有所助,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管好用好义务教育经费,教育经用度在学生的身上,做得专款专用。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财政常常性收进,2003年为5255万元,2016年为6034万元,201X年6804万元,2016年为7513万元,增长比例三年分别为14.82%、176%、10.42%;财政对教育拨款2003年为10803万元,2016年13135万元,201X年1543万元,2016年18407万元,增长比例分别为21.59%、17.50%、19.26%。

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16年969.57元,201X年1041.36元,2016年1310.19元;初中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16年10067元,201X年1086.20元,2016年14819元。

财政拨发的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2016年1526元,201X年241.63元,2016年258.02元;初中年生均公用经费2016年2576元,201X年2757元,2016年337.70元。

城市教育费附加:2016年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223万元,并全部用于教育。

2016年中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共2071万元,用于教育980万元,其中用于义务教育980万元,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公道。

多渠道张罗义务教育资金展开勤工俭学:2016年全县多渠道张罗义务教育资金195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学生。

勤工俭学收进小学131万元,生均14.77元;初中75万元,生均21.20元。

教职工工资:全县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同一按时足额发放,无拖欠现象。

二是认真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和结对帮扶政策。

为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我县制定了《**县贫困生救助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