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营养状况,贫血程度,乏力,疲倦,
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皮肤和结膜与粘膜的色泽,出血征象,感染等。
3、了解病人的血象,骨髓象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
4、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适度活动,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5、按医嘱做好饮食护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
能力。
6、加强感染的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病室内的空气,地面和用物表面,每日均应进行消毒处理,严
防合并呼吸道感染。
(3)做好口腔,鼻腔,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防止局部破损或感染。
(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宜住隔离室或层流室。
(5)对接受化疗者,静脉注射时保护血管,药物不可溢于皮下,并
鼓励多饮水。
(6)出血严重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穿刺和注射部位须加压
止血,并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
肤,粘膜,口腔,四肢活动情况,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骚动,意识不清的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
3、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小组。
4、开放静脉通路2条,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以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
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7、监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等。
8、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的发生。
9、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尿色,量,性质。
10、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
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11、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
12、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
同时密切关注化验结果。
13、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
疗。
14、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要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护理记录
上,并用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缺铁性贫血护理
【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骨髓肝脾等器官可用来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贫血程度及面色。
(3)有无乏力,头晕,心悸,体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
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