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红兴隆中心医院院区A、B连廊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
施工单位:黑龙江农垦泰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4年7月10日
一、编制依据
1.1 黑龙江省新奥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图纸
1.2 《红兴隆中心医院院区A、B连廊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1.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1.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7 《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8 《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二版)
二、工程概况: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混凝土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采取下列措施对商品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工程结构施工质量。
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由于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坍落度大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开裂。
为减少由此产生的裂缝,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前应严格按照试验室配合比进行拌制,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以160-180mm为宜,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其坍落度进行检测。
现场应对每台班的混凝土的坍落度至少检测一次,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少水化作用以外的其他水分,减少因此产生的塑性裂缝。
2.施工工艺控制
2.1运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二次振捣、多次抹压”的施工工艺,有效的控制了混凝土面层因混凝土密实度不良引起的开裂。
时间控制是“二次振捣、多次抹压”的施工方法的关键,施工步骤合理的按时进行,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2.2、混凝土浇筑→首次振捣、找平→初凝前振捣、抹压→终凝前抹压2.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首次振捣密实,将混凝土内的气体和水分振捣排出,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洞,振捣后及时用刮杠进行粗平,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尺寸及平整度,从而也减少了内部孔洞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密实,同时由专业的抹灰工进行面层抹压,有效的减少因混凝土自身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板面开裂;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最后一次抹压,抹压采用小型平板振捣器或铁抹子进行施工。
采用“二次振捣、多次抹压”的施工工艺,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裂缝,达到了防止混凝土开裂的目的,同时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4、混凝土浇筑、振捣:
2.4.1、混凝土浇捣前要进行模板内部清理,干净后用水湿润方可浇筑,振捣方法要正确。
混凝土构件根部先浇同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顶部浇筑时加入适量洗净的石子,这样既保证根部、顶部混凝土的强度,又可使材质均匀一致。
2.4.2、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为防止漏振,采用“行列式”“交错式”方法振捣。
振捣时以混凝土不沉落、无气泡为度,确保振捣密实。
现浇梁板混凝土振捣完成后挂线找平、拉毛、多次抹压。
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及振捣由有经验的专业振捣工负责操作,专业瓦工配合抹压找平。
2.4.3、混凝土振捣一要均匀,二要保证时间,振捣要密实,不得漏浆,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依据振捣器所振动的范围布置卸料点,卸料高度超过2m时,则采用串筒或溜槽进行卸料。
2.4.4施工缝留置:
2.4.4.1、若设计图纸中有明确规定按设计执行,否则按如下方式留置:2.4.4.2柱施工缝可留在柱根或梁底,梁板尽量不设施工缝。
若遇特殊情况必须设施工缝,可按以下方法:
2.4.4.3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用钢筋网片插入梁板,留置直槎。
2.4.4.4混凝土新旧接槎时要首先清理接槎部位,接槎处用钢钎凿毛,清除杂物,浇水湿润,浇素水泥浆(或1:1水泥砂浆)接槎,新浇筑混凝土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时方可施工。
2.4.4.5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楼层标高、钢筋、模板再次核对,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要及时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7-14d。
混凝土养护期间,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3、加强混凝土养护
合理、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收缩所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1、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并在终凝前的最后一次抹压完成后进行覆盖养护,混凝土养护可采用塑料布覆盖方法。
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覆盖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量,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在养护期间,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混凝土有裸露的部分应及时覆盖,同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
3.2、混凝土充分养护避免了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度、收缩的不均匀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4、掺加外加剂
混凝土拌制前由试验室出据配合比报告单,根据配合比报告在混凝土中掺入混凝土膨胀剂、早强剂,减少混凝土由于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及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加快施工进度。
5、成品保护
5.1、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未达到1.2Mpa前,禁止任何人员在混凝土楼板上进行施工,防止造成混凝土表面的破坏;下道工序的施工材料、工具准备不应集中堆放,尽量分散放置,避免外部荷载的集中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5.2、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如不加以保护易使阴阳角受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故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成品保护:
5.3、主体结构中,门洞、墙角、窗台均采用2cm×4cm的板条,组成阳角,护在阳角上,用铅丝扎牢,楼梯间踏步采用铺板保护。
四、混凝土试块
商品混凝土进场后,核对随车配比单及混凝土开盘鉴定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在混凝土泵浇筑部位检测其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误差过大时通知商品站退货。
坍落度误差:误差±20mm。
混凝土试块由现场试验工在浇筑地点(随楼层)随机采集制作。
混凝土试块写明时间、部位、强度等级等情况。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放在该层施工的
楼面中,并且用钢筋做钢筋笼,将试件锁起来放置,免得丢失。
养护同楼面。
所有试件均应要做好台帐,详细写明结构部位、强度等级、配比编号、浇筑时间、原材料、混凝土数量、制作试件组数、坍落度、室外气温等。
试件取样应由监理工程师在场,有见证取样记录。
五、质量标准
混凝土外观质量,拆模以后要达到以下标准:
平整:表面平整光滑,2米长度内在3mm以内,无流淌。
密实:无气泡或少量气泡孔,无蜂窝、麻面、漏筋、裂缝、孔洞等缺陷。
口:预留洞口方子,尺寸正确,无变形、扭曲。
角:阴角方正、垂直,阴角无漏浆,墙与顶交接线顺直,无槎。
根:无烂根,通视。
顶:顶面模板接缝看不出,无下沿,预留预埋规整。
接槎:接槎处无明显痕迹。
接合层露出石子,干净。
施工缝:按要求留设,施工缝规整。
六、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作业高度超过2m,系安全带。
2.施工前工长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好安全教育。
3.现场施工用电、机具必须符合用电规定,施工用电机具必须接零接地,手持电动工具须有安全保护器。
4.作好四口(楼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电梯口)防护,并设警告牌。
5.现浇楼板强度小于1.2Mpa,不得在面上进行操作和安装结构用支架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