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的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的复习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信用信用关系信用的基本形式利率的决定因素理论实际利率
二、问答题
1.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2.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4.试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5.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论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6.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7.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8.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三、案例分析题
“达芬奇”假洋品牌拷问商业信用
日前,又一则家具行业造假的新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自称100%意大利原产的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其相当一部分产品不是产自意大利而是广东东莞;这些家具从中国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中国,便变身为达芬奇公司所说的100%意大利原装、“国际超级品牌”家具。

这样一则新闻让很多追捧达芬奇家具的消费者大跌眼镜,原来他们花30多万元购买的双人床不仅没有“洋品牌”的真实身份,甚至连最基本的产品质量标准都远未企及。

这样一个假洋品牌到底是如何出炉的?对此,达芬奇公司公开声明,将在最近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产品销售情况。

即便如此,失去信誉的达芬奇家具已经引发了网友对其“不诚信”行为的联合声讨。

实际上,戴上洋品牌的“面具”来欺骗消费者的故事已经不是个案。

近年来,这样的“闹剧”一再在国内市场上演——自称原产意大利的“吉诺里兹”服装,其实有着地道的中国血统;标榜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其代工厂就在北京通州;所谓丹麦国际知名音响品牌“香武仕”,其实就产自东莞卢村……如今,当“达芬奇”造假事件再次浮出水面,一轮新的信任危机再次席卷中国的家居行业,并对我国的产品质量监管发出新的拷问。

我们知道,假洋品牌“闹剧”不时重演,确实有着多种原因。

比如,消费者“崇洋媚外”,迷信“洋货”的虚荣消费观,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为什么“达芬奇”之类的假洋品牌能“驰骋”多年,经媒体曝光后才被有关部门调查?在对具体市场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反思其中的制度成因和监管漏洞,就显得更为重要。

详细分析此次事件,可以看到,东莞生产的家具,在“达芬奇”公司运作下,从深圳口岸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最后从上海报关回到国内,于是这些家具就有了“全套进口手续”。

我们不禁产生一系列疑问:经过那么多环节,工商部门为何没有检查出其中的任何破绽,而面对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实,质检部门缘何也从未给出任何质疑?为何等到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才紧急出动、突击检查,而平时却对潇洒、神气了那么多年的假洋品牌视而不见?无疑,这些问题都是监管部门需要反躬自省的。

假洋品牌事件给我们的市场秩序和产品质量再次敲响了警钟。

笔者认为,解决假洋品牌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理念,政府部门要加强相关环节的监管,消费者也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当前,如果我们仅仅就事论事,一个品牌出了问题就解决一个,那么“达芬奇”事件之后,出现问题的品牌也许会更多。

资料来源:2011年07月13日08:29:12 来源:光明日报
问题:谈谈商业信用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用主要指“诚实守信”,“履行承诺”,在经济学中是指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方式
2、一般来说,信用关系的构成涉及四大基本要素:信用主体,信用标的,信用载体和信用条件。

3、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等几种。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通过延期付款形式或提前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形式向社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信用的形式,是现代信用体系的主要形式;国家信用,即政府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举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消费信用是指,商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以消费品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国际信用,属于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4、利率的决定因素理论。

包括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理论和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5、利率可以发挥调节功能,也可以发挥分配功能,在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6、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二、问答题
1、(1)利息的概念;
(2)利息属于信用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也不同。

(3)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本质,脱离经济关系本身,无法揭示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

(4)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说明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国际经济的环境;
(5)政策性因素等。

3、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现在:
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
(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4、(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2)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

(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

(4)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

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

5、(1)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其核心机制,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宏微观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率在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日益重要,利率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利率充分、有效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适当的利率水平,一个合理的利率结构。

因此,我国应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6、(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7、(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2)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的消费信用会造成消费需求膨胀,在生产扩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况,促使物价上涨的繁荣。

8、(1)信用的经济含义。

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上述各种信用形式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地加以引
导和运用:规范商业信用,发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发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范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发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调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三、案例分析题
提示:从商业信用的含义,形成的必要性,作用以及失信的危害等多个角度论证。

相关主题